思辨明关系,厚植家国情

2021-05-04 08:48曾晓宇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德助力浪费

曾晓宇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有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餐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

本次写作有两则材料:第一则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日趋强盛;第二则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列举了铺张浪费严重的社会问题,明确提出了“反对浪费,提倡节俭”的行为举措。结合写作任务“强盛与节俭”这一主题,启示同学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节俭”这一美德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联系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谈对当下的启示,体现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此作文题审题的要点在于:其一,写作任务中提出了“综合以上材料”,这就需要同学们明晰“节俭美德”的提出是有前提的,一定要紧密联系现实,结合国家发展的大背景。其二,“强盛与节俭”这一主题为关系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必须兼顾这两个要素,清楚地点明两者关系,形成有机联系,这对同学们思维逻辑和表达逻辑的要求比较高。

另外,在行文过程中须紧扣“强盛”“节俭”两者的关联深入思考,可从“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两个角度透彻阐释,如“节俭对強盛有什么作用”“强盛时代节俭有怎样的意义”。

佳作一

节俭助力国之强盛

湖北一考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飞速发展,国力日趋强盛。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国力的日趋强盛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现在,我国进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我们更应该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助力国家之强盛。

节俭是缔造强盛伟业的基础。正是在节俭精神的支持和指引下,才有了新中国如今的辉煌成就。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老一辈领导人、革命者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毛泽东同志曾说:“省下来的每一块铜板都要用在建设上。”他还多次提出要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坚决执行到底。革命胜利的伟业、民族繁荣的大厦并非凭空得来,而是一寸布、一根针、一口粮、一分钱这样一步步省出来、挤出来的。《尚书·无逸篇》中曾说:“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的确,我们没有经历过吃草根、吃树皮的三年自然灾害,也不曾体会过“靠天吃饭”农事的艰辛,但回顾历史,我们应当看到节俭美德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它像一道穿越时空的强光,照亮了过去,也应当点亮当下。

强盛当在节俭中不断迈进,更进一步。当下,婚宴酒席后的食物剩余叫人痛心,“大胃王”吃播下的粮食浪费更让人心情郁愤。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朝,我们仍不该忘记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还有三亿人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实情;不该忘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双重影响下农业的大面积减产;不该忘记习近平总书记“节约粮食”的殷殷嘱托。随着经济的发展,变的应是生活水平,不变的应是节俭的生活方式;变的应是消费能力,不变的应是节俭的消费习惯;变的应是经济实力,不变的应是节俭的传统美德。应该牢记的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未改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还少不了节俭品德的“保驾护航”。可以说,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实现中国真正强盛的必然选择、必行之举、必由之路。

节俭助力国之兴盛。应该把节俭培植进新时代社会土壤中,让其香气远播,益处广传。餐饮企业可推出“小份菜”等特色营销;学校可在食堂开展发放光盘奖励券等活动;企事业会议时可提倡自带水杯或提供“小瓶水”。总之,要让节俭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清除铺张浪费、竞奢挥霍的绊脚石,才能让中国的发展之路成为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我们从节俭中走来,也必将在节俭中远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实是强盛之基、强盛之力、强盛之翼。坐在驶向民族复兴和国力强盛的高速时代列车上,我们不能忘记:节俭助力前行,永远不能缺席。

点评

文章紧扣写作任务“强盛与节俭”这一主题,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节俭是缔造强盛伟业的基础”“强盛当在节俭中不断迈进,更进一步”“节俭助力国之兴盛”。分论点明确阐释了“强盛与节俭”的关系,使“节俭”美德贯穿于国家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行文中联系社会现实思考“节俭”美德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论据丰富,论证方法多样,句式富于变化。

佳作二

民之俭,国之盛

湖北一考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可谓“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九洋捉鳖”。但一个社会总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铺张浪费”这一问题就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的思考是:民之俭方筑国之盛。

民俭可减少物质财富的浪费,为国家强盛奠定物质基础。

从粮票、油票到超级市场,以食不饱腹到科学饮食,从灰砖青瓦到摩天大楼,五千年华章永续,七十载弦歌不辍。中华民族发展到今日,是一代代人筚路蓝缕不畏艰苦,以节俭造就今日之繁华。那些开启山林的先驱们各有千秋,但节俭永远是他们的主旋律。正是隋文帝杨坚身体力行,带头节俭,“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有“开皇之治”的繁荣景象;正是汉光武帝刘秀身衣大练,色无重彩,以节俭图治国,方成就“光武中兴”;正是毛主席提出“节约每一颗粮食,每一个铜板”,方有了如今的新中国。一个人节俭,可不愁吃穿,一个国家节俭,可创造无数物质财富以养民、恤民、富民,而每一点物质财富所铸就的繁华,正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家对节约一事势在必行,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节约行事,杜绝铺张浪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添砖加瓦,打好经济基础。

民俭是美好品德的传承,为国家强盛涵养道德品格。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古人流传至今的道理。《资治通鉴》中亦载有“俭约,所以彰其美也”。一个人的品德,可以从节俭中显现;一个民族的气节,可以从节俭中绽放。颜回以俭为乐,一箪食、一瓢饮中培养出君子“温其如玉”的品性;周总理以俭为任,旧衣上打满了蕴藏着民族节俭品格的补丁。新时代,节俭的内涵更为丰富,节俭美德再绽芳华。退休飞行员马旭夫妇一生节俭,却将全部积蓄捐出;袁隆平爷爷无数荣誉加身,创造粮食奇迹,却仍穿着旧衫,骑着电瓶车在田里劳作——他们节己之俭,却助力他人,彰显了自我精神的富足,树立了新时代的节俭之风!节俭精神内涵的丰富促使更多的人去修身,更好地去齐家,我们的社会风气才会由污浊变得清新,才会让更美丽的社会之花绽放,让我们的国家太平昌盛。

由此观之,国家的强盛不能只有物质的富足,还要有精神的富足,二者相结合,以此化为更强大的力量,推动国家向前发展。

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国盛后,不可弃之,更应坚持之,国方更盛。

点评

文章紧扣主题,分两个层次论述了“强盛与节俭”的关系。作者思考深入,对“强盛”的理解不局限于物质富有这一点,更是上升到精神的富足,深入挖掘出“节俭”对于国家强盛的意义所在——奠定物质基础、涵养道德品格。文章脉络清晰,语言优美,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事例材料丰富且挖掘角度新颖独到,显示出作者开阔的视野、高远的站位与丰厚的积累。

猜你喜欢
美德助力浪费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欧几里得:助力几何学的独立与发展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道人善即是善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爆笑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