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2019年高血压患病率及流行病学调查

2021-05-06 15:52杨南南莫智琴陈小燕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患病率流行病学高血压

杨南南 莫智琴 陈小燕

【摘要】 目的:分析深圳市龍岗区某社区2019年高血压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1-12月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2 639例居民的累计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慢性病史、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及文化程度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结果:2 639例居民中,1 00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37.89%。不同性别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岁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0.58%),其次为60~69岁者(39.08%),不同年龄段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P<0.05)。不同文化程度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者高血压患病率(82.36%)最高,其次为家务(43.57%),不同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慢性病病种数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P<0.05)。劳动强度越轻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P<0.05)。同时有吸烟史与饮酒史者高血压患病率(62.98%)最高,其次为只有吸烟史者(37.80%)。不同生活习惯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周不同中等强度运动时间越短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19年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病风险可能与年龄、BMI、慢性病史、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及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有关,临床需对此引起重视。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患病率 流行病学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y of Hypertension in a Community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in 2019/YANG Nannan, MO Zhiqin, CHEN Xiaoy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1): -126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tension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in 2019. Method: The cumulative survey data of 2 639 residents in a community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ere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gender, age, body mass index (BMI), chronic history, occupation, labor intensity, living habits, weekl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time and cultural degrees. Result: Among the 2 639 residents, 1 000 were diagnosed with hypertension, with incidence of 37.89%.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P>0.05).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the highest in ≥80 years old (40.58%), followed by 60-69 years old (39.0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P<0.05). The higher BMI, the higher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different cultural degrees (P>0.05).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among retirees (82.36%)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housework (43.57%).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different occupations (P<0.05). The higher the number of chronic diseases, the higher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P<0.05). The lower the labor intensity, the higher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P<0.05).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highest in those with both smoking history and drinking history (62.98%), followed by those with only smoking history (37.80%).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mo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living habits (P<0.05). The shorter the duration of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per week, the higher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P<0.05). Conclusion: Community residents in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had a high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2019.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may be related to age, BMI, chronic history, occupation, labor intensity, living habits and weekl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clinically.

[Key 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Epidemiology

First-authors address: Pingdi Prevention and Health Care Institut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518117,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1.03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1]。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患者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原因为长期高血压状态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引发血管堵塞、狭窄等,是心脑血管危险因素[2]。发达国家18%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压所致,我国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有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呈高发病率状态,同时老年人群对疾病知晓、治疗及控制有关知识欠缺[4]。因此从社区出发探讨高血压病因,加强高血压初级预防,对特定高血压人群社区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已成为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之一[5]。本研究拟对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旨在为降低并预防高血压提供有力依据,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深圳市龙岗区2 639例社区居民,通过培训社区医院医师作为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当地户籍居民;年龄≥30岁;近期无迁出当地或长期外出计划者。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或意识模糊;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1.2 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相关调查表格,对该地区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身高、体重、血压、慢性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体力劳动。由当地卫生院实验室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接受检查者均使用统一矫正仪器与相同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在测量血压前至少休息10 min,尽量保持安静且情绪稳定,重复检测3次,取3次测得血压平均值,同时通过远程动态血压监测,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现象。调查表与调查细节有项目组成员共同制定,岗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每次调查后及时总结反馈问题,并采取相关整改措施,调查表在回收过程中由专人核对,对缺漏项进行及时补充,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生化指标测定,对于异常值可再次进行复查,调查表核查无误后,所有资料数据信息均采取一人录入一人监督,2遍录入并反复核对,及时发现错误予以纠正。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累计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病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慢性病史、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及文化程度者的高血压患病率。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接受调查者近两周服用降压药[6]。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在18.5~23.9 kg/m2,分为<18.5 kg/m2、18.5~23.99 kg/m2、24.0~23.9 kg/m2、30.0 kg/m2及以上4个范围。不同劳动强度: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进行评估,共包含140个条目,各项分值1~5分,140~279分表示工作轻度极轻,280~399分表示工作強度为轻度,400~599分表示工作强度为中度,600~700分表示工作强度为重度[7]。吸烟史:戒烟时间不足5年或连续吸烟6个月以上者;饮酒史:每次饮酒50 mL 65°白酒或2瓶啤酒,且每周饮酒5次以上,连续饮酒超过1年者;中等强度运动判定:以慢跑为主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自觉有些吃力,每次运动时间30 min及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所有临床资料,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9年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 2 639例社区居民中,1 000例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37.89%。

2.2 不同性别、年龄及BMI者高血压患病情况比

较 不同性别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331,P=0.565)。≥80岁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0.58%),其次为60~69岁者(39.08%),不同年龄段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360,P<0.001)。BMI>30.0 kg/m2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4.05%),其次为BMI 24.0~29.9 kg/m2者(42.42%)。BMI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633,P=0.001)。见表1。

2.3 不同文化程度及职业者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不同文化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字2=3.158,P=0.206)。退休者高血压患病率(82.36%)最高,其次为家务(43.57%),不同职业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93.028,P<0.001)。见表2。

2.4 不同慢性病史者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4.27%),其次为合并2种慢性病者(34.33%),合并慢性病病种数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23.974,P<0.001),见表3。

2.5 不同劳动强度者高血压患病情况比较 劳动强度极轻者高血压患病率(68.85%)最高,其次为劳动强度轻度者(45.95%)。劳动强度越轻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5.573,P<0.001),见表4。

2.6 不同生活习惯患病率比较 同时有吸烟史与饮酒史者高血压患病率(62.98%)最高,其次为只有吸烟史者(37.80%)。不同生活习惯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556,P<0.001),见表5。

2.7 每周不同中等强度运动时间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30 min者高血压患病率(56.46%)最高,其次为30~60 min者(35.29%),每周不同中等强度运动时间越短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834,P<0.001),见表6。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与健康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中风、心力衰竭风险会增加至3倍,且心绞痛发病率增加至2倍以上[8]。在我国3次高血压随机抽样调查中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经济负担[9]。

在本研究中,2019年1-12月深圳市龙岗区某社区共计调查居民2 639例,其中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病例数为1 000例,发病率为37.89%,略低于山西省忻州市的54.0%[10]。不同性别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義(P>0.05);≥80岁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0.58%),其次为60~69岁者(39.08%),这与老年患者机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有直接联系,老年患者动脉硬化、血压调节机制减弱、胰腺及肾功能减退,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心脏射血时主动脉膨胀不全,导致收缩期血压升高,舒张压相对较低,使得脉压差增大[11]。此外,缺乏运动与生活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使得高血压发病风险增高[12]。有研究指出,BMI指数异常者发生高血压风险是健康者的2倍,肥胖者高血压发生风险是健康人群的4倍以上,同时饮酒、吸烟对高血压患病率产生明显影响[13]。本研究发现,BMI>30.0 kg/m2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4.05%),其次为BMI 24.0~29.9 kg/m2者(42.42%);BMI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时有饮酒史与吸烟史者,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30 min者,职业为退休者及极轻度体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均较高。对此,在高血压社区防治中应针对个体不同年龄、职业、生活及饮食习惯差异,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内容,能够有效降低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除此之外,根据社区高血压人群患病情况,及时将调查信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对患者生活及饮食习惯进行科学有效指导,完善社区运动设备配置,加大社区居民健身运动健康教育指导与宣传力度,普及高血压疾病有关知识,可有效预防并降低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4]。同时提高社区卫生防治工作成效性,减少盲目投入,减轻社会负担,有效利用疾病防治网络系统,降低高血压患病率,优化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并提高社区人群整体健康水平[15]。

有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16]。由此进一步表明,高血压与糖尿病、血脂紊乱、中心性肥胖等多种疾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例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使个体发生心血管等疾病,故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应实行多个疾病联合防治,以发挥更好防治效果[17]。在本研究中,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44.27%),其次为合并2种慢性病者(34.33%),合并慢性病病种数越高者,高血压患病率越高(P<0.05)。基层社区卫生健康宣教的重点内容应集中在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方面,包括高血压防治与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加强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知识普及程度,可联合地区大型医院通过义诊形式加大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工作,为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设立随访机制,扩大宣传范围,利用先进网络等媒体资源,采用多样形式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疾病预防意识,并重视疾病治疗,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措施[18]。

综上所述,深圳市龙岗区2019年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病风险可能与年龄、BMI、慢性病史、职业、劳动强度、生活习惯及每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有关,临床、社区预防保健与宣教应对此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赵丽雪.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1):1339-1341.

[2]谢霏,谢利,李鑫,等.重庆市南岸区中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6):666-669.

[3]冯小勤.吕梁市流动人口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点调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25-127.

[4]鹿子龙,唐俊利,张高辉,等.山东省2013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9):1207-1212.

[5]贾蓓,张志辰,张允岭,等.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2):172-175.

[6]张学军.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298-300.

[7]陆光辉,周发为.糖尿病诊断中生物化学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2,115.

[8]孙晓龙.血清脂联素诊断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4):554-556.

[9]张艳霞,王艳,连玉龙.体力劳动者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相关关系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4):500-503.

[10]王华炜,孟照辉,陆亚南,等.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0,41(1):42-47.

[11]屈宗杰,王浩,李海华,等.重庆市南岸区社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4):437-439.

[12]王改玲,陈还珍.山西省忻州市城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9):997-1000.

[13]何朝,孙昕霙,张艳艳,等.北京市顺义区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59-63.

[14]姜峰,张虹.高血压社区管理的现状及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42(3):172-174.

[15]李星辉,乔燕,谢萍,等.甘肃省东乡县东乡族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9):754-758.

[16]袁早送,黄从新,张琰,等.武汉市洪山区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34-38.

[17]丁亚楠,吴雷,耿国英,等.郑州市居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4):2135-2139.

[18]蒋有琴,庞芬,鲍优丽,等.2014年安顺市西秀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32(7):716-719,722.

[19]刘海宁,闫秀莲,王媛媛,等.山东省高青县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6):399-403.

[20]苏健,崔岚,杜文聪,等.江苏省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9):1139-1144.

(收稿日期:2020-05-11) (本文编辑:田婧)

猜你喜欢
患病率流行病学高血压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Hold住,你的血压!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高血压界定范围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