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刀切”切一刀

2021-05-07 07:45王晓河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刀切引导性政绩

王晓河

在现实工作中,“一刀切”式方法时有所见。

顾名思义,“一刀切”即工作要求同一方式、同一進度,“一二一、齐步走”。在一些人眼里,这样的“整齐划一”是干事的良方要诀,但却常常搅得群众有苦难言,基层干部焦头烂额。为何?还是太过简单,脱离实际之故。

为何“一刀切”?有无可奈何用之者,有急功近利用之者,有积陋成习用之者,剖析起来,病灶难除大抵有以下原因:

懒政。一个问题出来,诉求不一、原因繁杂,“剪不断理还乱”,不如一个框子框下去,“凑合凑合、将就将就”;一项活动发生了事故,不管三七二十一,其他活动一律叫停;一家企业排放不合规不达标,为了应付上级环保检查,干脆所有企业一律停工停产。诸如此类,“冷横硬”掩盖着“软懒散”,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坏作风。

无能。此类“一刀切”有如《雪涛小说》载的“剪一刀”: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酬。裨将曰:“镞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少远见卓识之质,乏统揽全局之能,少强基固本之心,乏应对风险挑战之能,自然就只能把露在外头的“矢管”剪去,求得表面之功即可。

失责。“有枣没枣打三竿”,事大事小“大动作”,硬生生把倡导性、引导性工作异化为强制性要求,也是没有“以百姓心为心”。只求立竿见影出政绩,没有精准施为,不下绣花功夫,许多诉求忽视了,许多矛盾掩盖了,许多漏洞留下了,“烂尾”弄不清,往往得不偿失。

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曾说:“一刀切的结果,必然走回头路,结果是改过来又改过去。套一句古人的话:‘改来改去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综上所述,“一刀切”,往往不是显魄力而是逞蛮力,不是有力度而是犯糊涂,不是政绩反是“政疾”。不客气地说,它切掉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必须严加治理,切实祛除。

猜你喜欢
一刀切引导性政绩
让政绩考核跟着民声走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体育动态分层教学从“一刀切”到“重个别”的应用研究
“政绩”何以成“政债”?
延迟退休不可“一刀切”
假政绩也是一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