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在肺结核空洞诊断中的应用

2021-05-07 19:10高姬岭沈风奇王秀丽赵喜家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3期

高姬岭 沈风奇 王秀丽 赵喜家

【摘要】 目的:探討高分辨率CT在肺结核空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空洞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高分辨率CT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对肺结核空洞和周围病灶征象、结核病显示、空洞性病变显示及诊断符合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钙化、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变、支气管扩张、纤维化、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树芽征、实变、小叶中心结节、空洞壁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检查局限性空气潴留、支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壁结节影、叶段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狭窄、叶段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检查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多发空洞、浸润干酪灶空洞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肺结核空洞检出率高于常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肺结核空洞中,高分辨率CT对空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结核空洞 高分辨率CT 常规CT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vity. Method: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vit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with conventional CT and high-resolution CT.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the high-resolution CT and conventional CT in th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vitation and peripheral lesion signs, tuberculosis display, cavitation lesion display a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Result: Between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of calcification, thickening of interlobular septa, ground glass change, bronchiectasis, fibrosis,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avities and bronchi, tree bud sign, consolidation, central lobular nodules, cavernous wall nodule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results of high-resolution CT in the detection of localized air retention, tuberculous shadow of bronchial and left and right main bronchial wall, irregular stenosis of bronchial lumen and irregular thickening of trachea wall in leaf seg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T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resolution CT and conventional CT in the detection of worm-etched cavities, thick-walled cavities, multiple cavities and wet cheese oven hollow result (P<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pulmorary cavity high-resolution C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vity, high-resolution CT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avity, it should be further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Tuberculosis cavity High-resolution CT Conventional CT

First-authors address: Jiamusi Central Hospital, Jiamusi 15400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3.039

近几年因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患结核病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并且多种形态的病理对影像学的征象呈现多样性,其中空洞属于继发性肺结核中的一种表现,空洞的出现可以有效提示结核病的发生,同时也是主要传播的来源[1]。在对肺结核诊断过程中,胸膜活检、临床症状和体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影像检查、结核菌痰检是主要的诊断依据。使用影像学进行诊断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如果在早期发现患者出现空洞,可以及时的制定治疗方案[2]。高分辨率CT是1985年Zerhouni提出的检查方法,经过不断的完善技术,临床应用概率不断增长[3]。这项检查技术包含着两个方面:高空间-频率算法(骨重建算法)和薄层的扫描层厚算法不断重建,诊断肺部疾病中被多次使用。国内目前对高分辨率CT诊断肺结核空洞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更多人群认为肺结核空洞是判断活动性的主要特征[4]。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空洞患者76例,均进行常规CT、高分辨率CT检查,探讨鉴别诊断和空洞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空洞患者76例。其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24~67岁,平均(45.7±3.4)岁;病程1.5~5年,平均(3.7±0.4)年。(1)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肺结核;②均出现低热、胸痛、咳血、气喘等症状。(2)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的肺部空洞;②合并严重的肾、心功能衰竭;③智力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使用东芝Aquilion4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从肺尖到肺底均需要扫描,3 mm×4,螺距3.5;5 mm层厚、层距重建;研究对象均分别进行常规CT、高分辨率CT检查,1 mm×4,螺距5.5,1 mm层厚、层距用骨算法重建,对比剂为碘海醇100 mL,注射的速度为3.5 mL/s,在经过肘静脉给药后的21~25 s,1、2 min期间进行动态扫描再实施双期扫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肺结核空洞和周围病灶征象。其中包含的内容有:钙化、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变、支气管扩张、纤维化、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树芽征、实变、小叶中心结节、空洞壁结节。(2)比较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对结核病显示。包括局限性空气潴留、支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壁结节影、叶段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狭窄、叶段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3)比较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对空洞性病变显示。空洞型病变分为: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多发空洞、纤维空洞、厚壁空洞、浸润干酪灶空洞。(4)比较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肺结核空洞和周围病灶征象比较 钙化、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样变、支气管扩张、纤维化、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树芽征、实变、小叶中心结节、空洞壁结节两种检查方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对结核病显示的比较 高分辨率CT检查局限性空气潴留、支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壁结节影、叶段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狭窄及叶段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分辨率CT对局限性空气潴留漏诊1例;常规CT对局限性空气潴留漏诊18例,支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壁结节影漏诊3例,叶段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狭窄漏诊3例,叶段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漏诊3例。见表2。

2.3 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对空洞性病变显示比较 高分辨率CT诊断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多发空洞、浸润干酪灶空洞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诊断纤维空洞、薄壁空洞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高分辨率CT和常规CT诊断符合情况比较 高分辨率CT肺结核空洞检出率高于常规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人体中有两个肺部,属于呼吸性的器官,分别在胸部的两侧。肺空洞的发生主要是肺部的病变组织坏死之后,经过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吸入气体导致,属于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同时也是影像学中常见的表现[5]。空洞是根据形态和数目分为肺段、肺叶实变内空洞、多发空洞肺内空洞、单发空洞[6]。在肺结核中发生空洞的概率在39%,浸润干酪灶空洞是通过增生的结核性肉芽组织形成,干酪空洞以及纤维干酪空洞是因为干燥病灶或者结核球出现空洞,洞壁会有较厚的干酪层、纤维包膜、比较薄的结核性肉芽组织[7]。

形成空洞的主要原因有外在因素以及内在因素共同导致肺脏的器官液化和坏死,再经过支气管将其排出,促使形成空洞[8]。在現阶段中,因为临床中使用抗生素较多,促使感染性的空洞发生率降低,并且感染性空洞具有脓肿壁厚、存在液平、感染症状显著等特点,诊断过程中比较容易辨别[9]。但是肺结核导致的空洞属于主要类型,并且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误诊现象,如果出现误诊后患者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在临床中,肺结核空洞需要引起重视,做好相应的诊断[10]。

肺结核是因为肺部受到感染,由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特征是干酪性坏死,如果患者同时发生液化症状以及干酪性坏死,呼吸时就会导致空洞发生[11]。痰液诊断时,大部分的肺结核空洞都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部分患者在诊断中没有显示结核杆菌,所以给临床鉴定肺结核空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发生肺结核空洞的组织附近,空洞壁比较薄,存在卫星灶,内缘发生规则光滑形态,部分患者还存在壁结节[12]。大部分肺结核空洞患者纤维条索并没有完全坏死,没有出现血管影像,少数患者还带有毛刺、分叶等现象。胸膜组织形成胸腔积液,厚度异常的增加,还可以看到和胸膜连接的粘连以及通向肺门位置的引流支气管[13]。

病理学上空洞是在病变坏死之后,和液化的成分共同通过支气管排到空气中。发生病变的位置没有将气体引入到空洞中,在临床中被称之为坏死[14]。对于发生病变的,病灶位置和外界相通之后,会导致感染。肺结核空洞是结核干酪病变液化后导致的,空洞壁还存在原来病变的相关特征[15]。

通过影像显示肺结核空洞有完整壁的含气腔隙,一般洞壁厚度超过1.5 mm。较多种疾病在发展中会导致空洞的形成,疾病的不同,空洞的形态和病因也会有所不同[16]。对空洞影像充足的认识可以更好地诊断患者的疾病,对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CT诊断可以更加清楚的确定问题所在,并及时做出诊断[17]。

在1995年Zerhouni提出高分辨率CT,之后是Mayo不断完成这项技术,肺部的高分辨率CT是作用在肺部的细微结构[18]。因为使用的高分辨率重建法以及改变扫描参数,可以有效的提高图像分辨率,薄层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帮助显示病灶的概率增高。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常规的CT扫描并不能完全展示,通过高分辨率CT诊断后,征象会有所提高,患者可以得到更加及时的治疗[19]。

高分辨率CT的扫描技术,每一个机体产生的参数均有所不同。时间为2.0~3.5 s,层厚一般在1.5~3.5 mm。如果是<5 mm的分辨率,需要使用513×513矩阵,窗位在410~800 HU,窗宽在1 100~2 000 HU。中间的间隔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其他的情况制定。一般病变是间隔1.5~4.0 cm全肺扫描,局限较小的病灶一般是1.1~5.0 mm间隔扫描。总而言之需要根据病情、机器等情况制定扫描方案,才可以对CT以及常规的胸片做到弥补作用[20]。

使用高分辨率CT诊断的优点为:(1)更加清晰的显示空洞。(2)清楚地显示空洞壁更加细小的结构,其厚度可以更好地鉴定出空洞良恶性。在本次研究发现肺结核空洞使用高分辨率CT诊断优势为:病灶的位置一般是在肺部的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并且还会包含钙化灶,空洞呈现的是近心型空洞,内部壁较为光滑,卫星灶出现较多,外缘却比较整齐,胸膜凹陷征、毛刺分叶征却比较少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分辨率CT检查局限性空气潴留、支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管壁结节影、叶段支气管管腔不规则狭窄及叶段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还可以显示出空洞的分类:高分辨率CT诊断虫蚀样空洞、厚壁空洞、多发空洞、浸润干酪灶空洞结果与常规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果均可以显示出高分辨率CT可以清晰地观察肺结核空洞,促使医生充分的了解疾病的情况,给予对应的治疗。

高分辨率CT肺结核空洞检出率高于常规CT(P<0.05),常规的CT虽然对肺部可以更加完整扫描,获得综合性的诊断信息,但是高分辨率CT比常规的CT空间分辨率更高,同时可以有效地观察到外结核病灶、空洞、卫星灶、肺结核空洞的特点,有效提高肺结核空洞的检出率。

虽然高分辨率CT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特殊形态的结核性空洞或者继发其他特异性感染时较难诊断,尤其是空洞单独存在肺部没有出现支气管或者肺部中没有结核病变,导致误诊事件的发生,漏诊是因为下叶病灶被肺门或心影遮挡等因素。举例来讲,如果患者主要是肿块样病灶为主的偏心性空洞,空洞的外壁呈现分叶状,在实施高分辨率CT中很难辨别是癌性空洞还是结核性空洞。所以在临床中对于肺结核空洞诊断要更加的认真,避免误诊现象的发生,价值大于劣势。

综上所述,在诊断肺结核空洞中,高分辨率CT对空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影响,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琦.利福平治疗菌阳性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7):39-42.

[2] Trapero A,Pacitto A,Singh V,et al.Fragment-Based Approach to Targeting Inosine-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MPDH) fro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8,61(7):2806-2822.

[3]戴伟荣,李莉,占扬清,等.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在尘肺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4例报道[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36(3):282-286.

[4] Anzuino K,Knowles T G,Lee M R F,et al.Survey of husbandry and health on UK commercial dairy goat farms[J].Veterinary Record,2019,185(9):105274.

[5]方瑞,吳重重,吴坚,等.活动性肺结核的烟花征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3):196-199.

[6] Carpenter S M,Behar S M.A new vaccine for tuberculosis in rhesus macaques[J].Nature Medicine,2018,24(2):124-126.

[7]王雪竹,罗亚平.肺结核并多发骨及骨髓受累18F-FDG PET/CT显像一例[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9,39(8):496-498.

[8] Ambaw F,Mayston R,Hanlon C,et al.Untreated depression and tuberculosis treatment outcomes, quality of life and disability, Ethiopia[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2018,96(4):243-255.

[9]马俊杰,王姬,谢固雅,等.中药与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6):691-695.

[10] Zhu M,Dai X.On the intrinsic constraint of bacterial growth rate:M. tuberculosiss view of the protein translation capacity[J].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2018,44(4):1-10.

[11]杨清銮,艾静文,刘倩倩,等.基因突变的难治性播散性结核病一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4):243-244.

[12]黄自坤,黄清水,罗清,等.血浆环状RNA hsa_circ_0009024表达在肺结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5):399-404.

[13]杨平平,杨媛华,邝士光,等.大动脉炎致肺部空洞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0):787-792.

[14]马艳,杜建,舒薇,等.飲酒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两个月末痰菌阴转及治疗转归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4):1090-1094.

[15]房学梅,赵大伟,周贵明,等.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的高分辨率CT比较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9,18(6):549-553.

[16]张宏,丁必彪,魏恒乐,等.高分辨率CT对肺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38(3):436-440.

[17]屈艳娟,徐丽莹,曹毅媛,等.基于高分辨CT测量参数对肺孤立性GGO结节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37(11):1839-1843.

[18]李腾飞,马骥,袁慧锋,等.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6):541-546.

[19]吴磊,吕国强,赵晨,等.基于多尺度残差网络的CT图像超分辨率重建[J].液晶与显示,2019,34(10):1006-1012.

[20]吴凯悦,朱珍,王艳,等.组织蛋白酶S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CT表型的关系[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72-377.

(收稿日期:2020-05-19) (本文编辑:刘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