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性与 LP-PLA2、RDW、UA 的相关性分析

2021-05-08 02:08陈妮萍郝洁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负相关收缩压脑梗死

陈妮萍,郝洁

H型高血压是指伴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Hcy≥10 mol/L)的高血压,过高的Hcy 水平可加重血管内皮细胞及动脉管壁的受损程度,增加血小板黏附性,造成脂质出现过氧化反应,加快平滑肌细胞死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1]。H 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现象,而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是诱发肾脏损伤、左室肥厚等器官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动脉硬化等密切相关[2]。本研究选择杓型组、非杓型组H 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者,分析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尿酸(UA)与血压昼夜节律性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8 年 3 月至2020 年 6 月于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共体白鹤分院就诊的H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98 例,按照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杓型组 52例,其中男 32 例,女 20 例;年龄 49 ~ 73岁,平均(62.6±5.1)岁;体质量指数(22.98±2.16)kg/m2;高血压病程(13.25±3.91)年;脑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0 例,小脑及脑干13 例,外侧脑叶9 例。非杓型组 46 例,其中男 29 例,女 17 例;年龄45 ~ 78 岁,平均(63.3±4.7)岁;体质量指数(23.28±2.06)kg/m2;高血压病程(12.95±4.02)年;脑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9 例,小脑及脑干12 例,外侧脑叶5 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 例为健康组,其中男 31 例,女 19 例;年龄 48 ~ 76 岁,平均(61.8±5.0)岁;体质量指数(23.16±2.05)kg/m2。3 组上述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H 型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且脑梗死病情经MRI、CTA、CT等影像学明确;发病至就诊时间<24 h;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肿瘤、动脉瘤破裂;糖尿病、恶性肿瘤、原发性心肌病、心肌梗死、血液系统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急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近3 个月内服用他汀类药物、-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1.3 方法 (1)使用全自动无创性便携式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型号:Spacelabs 90207 型,生产厂家:美国Spacelabs 医疗公司)测定入选者的24 h 动态血压,将袖带固定于患者的右肘上方5 cm处,有效血压≥总测量次数的80%,舒张压(DBP)40 ~ 13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SBP)70 ~ 220 mmHg。血压监测时间为24 h,白天(06:00 ~ 22:00)测定频率为 30 min/次,夜间(22:00 ~ 06:00)测定频率为 60 min/次。血压昼夜节律以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收缩压均值-夜间收缩压均值)/白昼收缩压均值×100%。(2)于患者入院后第2 天清晨(健康者为体检当日)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10 min(离心条件:半径6 cm,转速3 000 r/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P-PLA2 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BS-480,生产厂家:迈瑞医疗)测定RDW、UA 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24 h 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 非杓型组24 h 动态血压各指标均高于杓型组和健康组,夜间血压下降低于杓型组和健康组(均P<0.05)。见表1。

2.2 3 组 LP-PLA2、RDW、UA 水平比较 非杓型组 LP-PLA2、RDW、UA 均高于杓型组和健康组(均P<0.05),见表2。

2.3 血压昼夜节律性与LP-PLA2、RDW、UA相关性 夜间血压下降率与LP-PLA2、RDW、UA 均呈负相关(r=- 0.722、- 0.423、- 0.593,均 P < 0.05)。

3 讨论

健康状态下的动脉血压会呈双峰双谷或双峰一谷的昼夜波动,即夜间血压比白天降低的杓型改变。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在维持各器官适应机体活动、功能及保护血管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若遭到破坏则会进一步加剧各器官功能的受损程度。因此,积极探讨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指标,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降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程度尤为关键。

本研究非杓型组RDW 高于杓型组和健康组,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与RDW呈负相关。这可能是非杓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改变血管壁切力,破坏内皮细胞,造成血管内皮合成,释放的舒缩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加重高血压病情及自主神经失衡,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导致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加剧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过程,降低红细胞生存率,提升RDW 水平;此外,高血压可通过激活RAAS系统途径对RDW产生影响[5]。LPPLA2 可通过催化 ox-LDL 的氧化卵磷脂Sn-2 位酰基链的水解,而产生游离氧化脂肪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等强促炎物质,在二者刺激下可诱发黏附因子及细胞因子产生,形成级联反应,活化单核细胞,并使其大量聚集于血管内膜,诱发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本研究非杓型组 LP-PLA2 高于杓型组和健康组,且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可见 LP-PLA2 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等途径参与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过程中,且是造成非杓型组患者靶器官损伤较重的机制之一;但关于其作用于血压昼夜节律的机制尚未明确,后期仍需进一步探讨。UA可作为早期微血管损伤的反映指标,且与H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呈正相关[6]。本研究非杓型组UA 高于杓型组和健康组,且夜间血压下降率与UA 呈负相关。这可能是非杓型组患者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可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减少肾血流,增加肾内血管阻力,大量丢失白蛋白,降低UA 水平,诱发弥散性微血管病变。

表1 3 组24 h 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

表23 组 LP-PLA2、RDW、UA 水平比较

综上所述,H 型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与 LP-PLA2、RDW、UA水平呈负相关,非杓型H型损伤更严重。

猜你喜欢
负相关收缩压脑梗死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更 正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