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在课堂研究中搅动“蝴蝶效应”

2021-05-08 06:16冯卫东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3期
关键词:蝴蝶效应

冯卫东

【关键词】微型课题;教师研究;课堂等待

【中圖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3-0032-05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微型课题”,我们能搜到近350条结果,而第一条是南通市海安县(2018年海安县撤销,设立海安市)白甸小学王存宝于2005年8月16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的《微型课题,教育研究的“快乐便桥”》。作者在该文中写道:“教师追寻并偏爱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微型课题便成了首选。……这种短、平、快的研究形态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应对新课程的‘快乐便桥。”谈到为什么钟爱微型课题,他讲了四点理由:微型课题以自己为对象,为自己而研究;以行动为引领,为行动而研究;以经历为载体,为经历而研究;以表达为需要,为表达而研究。

王存宝所在学校僻处于南通西北一隅,却得风气之先,把这种群众性教科研做得风生水起,引起县教科室关注和全县中小学校的热烈响应跟进。时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业务负责人的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在白甸小学组织了一场“微型课题研究现场会”,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其后,我们还相继在如皋、如东等地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在市(地级)域层面推动一种大众化、普惠性的教科研活动,这在其时并不多见。全国许多地方(如南京市、兰州市等)都先后组织、推进微型课题研究,不得不说,这与南通的首倡不无关系;也可以讲,南通走在前面,并于不经意间掀起了一场波及大江南北的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教科研热潮。

微型课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就这些问题,我先后在《人民教育》《天津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福建教育》等教育专业期刊发表多篇长文,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这样界定微型课题:微型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的小课题。它往往会用到常规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的严密性;它与实践操作或行为改进紧密互动,又有机融合,更注重过程本身;它不强调研究的学术性、规范性,较为自由,是一种平民化或草根化的研究样式,因而不需要教育行政以及科研机构的认定,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育实践者的日常工作,而又在实践反思、经验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详见拙文《微型课题升华教师实践智慧》,载于《人民教育》2008年第6期)。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微型课题的理解完全不必也不可定于一尊。事实上,也有人对它有不同的称谓(如“小课题”“细节课题”“个人课题”“学期课题”)、不同的价值期许,总结出不同的“技术路径”,等等。没有人能“一统天下”,倘若有,那它的平民化或草根化等特征、意蕴就会被冲淡与损伤,这不利于它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推广和推动。

我写此文,是希望教师们深情地眷注课堂,在课堂细节性现象或事件中发现问题,把问题“转换”为微型课题,再用微型课题研究来化解这些问题;而在“研有余力”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大”那些富含价值的微型课题,使之成为个人今后持恒研究的一项课题、一个方向,并就此成就个人的一种教学风格、教育理想……如此,它名微实巨,由微成著,自微行远,引发课堂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蝴蝶效应”。

在区域推进微型课题研究之初,我意识到应该为广大教师建构、引导和示范一种适合他们的“技术路径”。它不宜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也不宜化大为小,变成“缩微版”的规划课题。最好能让某个课堂细节成为灵感触媒,由此“引出”一个微型课题……

2007年仲春,我有幸应邀赴张家港市沙洲小学参加“新教育理想课堂”研讨活动,听来自清华附小的窦桂梅老师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这课上得很好,但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关注:文中有一个成语“亭台楼阁”,教师让一排学生“开火车”由前往后读,第五个学生读成“亭台阁楼”,教师反复纠正、示范,可学生越来越紧张,一次又一次读错,大约过了40秒,才终于读对,全班响起热烈掌声。

对于这个课堂细节,我有“两说”:既为窦老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而感动,也觉得其间浪费了一点时间,而时间是无法再生的教学资源,“一切节约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语)。而且,这使学生陷入一种紧张状态,想读对却偏偏读错,形成一种“目的性颤抖”以及心理疲倦……这时,我脑子里蹦出一个概念——“课堂等待”。是啊,课堂上要不要等待(特殊的)学生,又如何等待,这可是一个能小中见大的问题,就此,应该可以生成一个微型课题——“‘课堂等待问题研究”。

我还想到,上述事情会不会是一个孤例?或者说,在其他教师那里,有没有类似的问题?于是“左顾右看”,发现重庆名师张咏梅、南通名师李庾南以及窦桂梅老师本人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优秀片段、经典课例,是适时、适度和适当的“课堂等待”彰显了“教育爱”的魅力,也成就了学生的智慧与精彩……总之,上述微型课题完全能够成立。

这其实也是微型课题生成的一个经典案例。我把它的生成方法概括为:由一点引发,再运用相似律进行联想,或在事件之间进行串连,使原本点上的“个问题”得以类型化,成为面上的“类问题”。

我和许多教师后来就此进行了一次现在还在延续的“科研长征”,进行了一场以后还可以续写的“宏大叙事”,相信它将不断结出新的研究成果。由此反观,这条路径是可行的,是有效的,是可以作为更多同仁之范例或“镜鉴”的!

我之所以生成这个微型课题,倒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去做它,尽管我知道它是颇有研究空间和价值的。我的“初心”是,作为一名教科研管理者,我要为全市有此需要和热情的教师探路、指路和带路。不久,我就利用多种机会与平台讲微型课题,讲这个案例。没承想,还真有教师用我所建议的方法去研究“课堂等待”,并出了成果。我欣喜地在2008年第1期《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读到我市一位教师的论文《关于英语课堂等待的几点思考》,作者结合大量的课堂实例论述了四点:1.在学生心情焦灼、陷入“滞涩”状态时不必机械地等待;2.在学生故意捣蛋时不要被动地等待;3.在学生思维偷懒、语言搪塞时不要静止地等待;4.在学生的认知困难暂时无法克服时不要盲目地等待。

上述“课堂等待”研究案例是从负面来说的,其实它更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美国学者罗威(Rowe)通过有关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在那些把等待时间延长了1~5秒的课堂上,发生了下列可喜的变化:1.学生回答的平均时间增长;2.学生回答的主动性和正确程度提高;3.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小;4.学生思考之后回答的现象增加;5.学生从事实推论得出的论述增加;6.学生的提问增加;7.学生做出的贡献更大。

后来我又得知,南通师范二附小一位优秀青年教师也在研究“课堂等待”,并发表《课堂等待改变了什么?》等有一定分量的论文。更可贵的是,他还成功申报了一项市规划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课堂等待实践研究”。是的,基于儿童立场,我们才会想到儿童需要等待,等待有利于促成“真学”的发生;有没有儿童立场,恰恰是教师能否践行“课堂等待”之理念与举措的关键。我主动找到这位青年才俊,和他一起探讨今后还可以就哪几个教学维度、哪一些课堂节点将研究进行下去。我坚信,就像掘井一样,越是挖得深,越能汲取周边更广范围的地下水;就这一微型课题研究,他应能占有更多的研究资源,收获更大的研究成果。

有一次,我应邀赴兰州为来自甘肃省各地的教师讲微型课题,讲完“课堂等待”后就中途休息,忽然我“脑洞大开”:“课堂等待”其实也是医治当下一味追求“高效”、学生较少有机会进行深度思考等教学顽疾的一种良方,甚至是进行“让学习真正发生”之教学变革的所有相关行为的关键所在。我平素所思考的许多问题、所产生的许多理念其实都可以围绕它来连接和重构。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一幅幅连续而美妙的思想图景,于是迫不及待地回到电脑旁,迅速敲打出下面的文字:

“课堂等待”与课堂伦理、课堂公平

“课堂等待”与“捂·焐·悟·晤”

“课堂等待”与“尊重学习”

“课堂等待”与教学节奏调控

“课堂等待”与教学的“科学效率观”

“课堂等待”:以时间换空间

“课堂等待”: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课堂等待”:在减法中做乘法

预设“等待点”,预约“真生成”

讲座下半场开始,我就一一谈对上述这些问题或关系的理解。全场静极了,听课的教师都在认真地记录和思考,双方都沉浸在思想分享和对话的快乐之中。

——“课堂等待”常常是对“学困生”的等待,不等待,他们就会掉队,进而引发后续学习的更大困难,乃至引发未来人生的“塌陷”。等待实际上有着助弱扶困之伦理道德的观照,体现了对微观教育公平的追求。

——“捂·焐·悟·晤”是我早前概括和提炼出来的“‘经历学习四字诀”,尤其适用于概念教学。“捂”即“捂盖子”,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这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一种罪恶”,有时教师要给学生留点陌生感和悬念,要调动他们的求知好奇心;“焐”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把问题放在肚子里“捣鼓”一下,在大脑里“盘算”一番;“悟”是对相关知识认知、了解或明白了;“晤”即彼此遇见,指把心里所知、所想的拿出来交流和对话,其间也会暴露思维的过程以及其中的错漏,进而就此进行思辨、厘清和纠正。这样的课快不了,需要等待。

——“课堂等待”了,学生就多了自我获知、自我发现的机会。教师提前或快速“揭秘”,无形中就使学生失去了这样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信任或不尊重。“尊重学习”的要义之一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教师或同学不帮做、代做。

——当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节奏普遍较快或过快,需要适当调控,适度调慢。而“调控”或“调慢”与“课堂等待”有较强的“一意性”:不等待就不会慢下来,不慢下来也就无所谓“等待”。

——“科学效率观”是我“发明”的概念,说的其实就是要“好”字当头,“快”在其后。有時,教学进程过快,效率看似上去了,而质量却会滑坡,所以我曾撰文呼吁“降‘效提质”(可参见发表于《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2年12期的拙作《降“效”提质:关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点辩证思考》):要统筹效率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在质量与效率有所抵牾的情况下,要放慢进程,下调效率指标,夯实质量之基。“课堂等待”常常是,欲快先慢,以慢求快,似慢实快,由慢入快。

——“课堂等待”将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能进行相对从容裕如和较有深度的思考,他的思维或心灵的空间就会变大。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说,教师教学要善于“让线性的时间空间化”,这其实就是我这里所讲的“以时间换空间”。

——课堂要实现必要或更多的等待,就要腾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体会。教师不宜一讲到底,不能唱独角戏,他要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教师看似“不为”而让学生自己“为”的那些事情换个角度看,其实是教师的另一种“为”;能让学生自己“有所为”,有“大为”,这才是教师的“大作为”。

——在“课堂等待”的大多数情形下,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要减少,要删繁就简。但“简”不是目的,学生思维的丰富和丰富的思维才是,所以我说“删繁求丰”,要努力达成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所说的“简单的丰富”之境界。教师做“减法”,是为了让学生做“加法”,而当学生对某个关键问题、本质规律悟透了,还能在思维世界里引发“裂变”般的效应,亦即我这里所谓的“乘法”。我非常认同一句话:“当我们把学习变得简单,孩子就会回报我们以丰富。”

——教师备课要预设很多东西,包括预设“等待点”,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去等待学生,最好能提前谋划。等待是为了生成,生成不等于都偏离预设轨道,在原定的教学框架内让学生掌握、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智慧,这也是广义上的“生成”,是教学应当追求的主要的生成形态,亦即“真生成”……

用发散思维去想“课堂等待”问题,不经意之间就“产出”了这么多的思维成果。可这些绝不代表全部和终止,充其量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大的部分、更多的景观隐藏于海面之下。难道不是吗?

由于多种机缘,我有机会在一些地方或学校“兜售”自己的教科研经验,“课堂等待”即是我常常提及、谈论的话题,它也是我的一个“热词”。有一次我突然想到,这会不会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我抛出去的东西能不能激起几圈涟漪?我在“中国知网”以“课堂等待”为主题进行搜索,得到60余条结果,一一打开看,几乎都有我思想的影子在,作者所在地也基本上是我讲学所到的地方,可以断定他们受了我的影响。

这样的美事还在继续发生。一天,南通市中青年名师顾娟工作室的几个青年教师一起来向我“请教”,其中有一位是海安南莫小学的小陈老师,工作才第五年。他送给我一本《小学数学教师》杂志(2019年第3期),上面有他的论文,《课堂等待,让学生的思维更舒展——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他说:“冯老师,半年多之前我参加工作室活动,听您报告,深受启发。……后来在学校发起‘课堂等待年系列教研活动,这就是其中的一項成果。”两代人就在这一瞬间确立了“忘年交”的友谊。我不时给他发微信,鼓励他,也指导他。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意愿写成一本专著——《“课堂等待”论》,他竟未有犹豫,一口应承下来,我满心欢喜。

“课堂等待”的“水”太深了,由我所发起的“课堂等待”研究将会在多大的范围和多深的层面引发教师理念与行为的改变,引发教学生态与质态的优化,这是难以说清道白的事。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是啊,缘于十多年前窦桂梅老师课堂中的一个细节及我即时的思考,我和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逐步结成了一个无形的“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又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改变着或远或近、或小或大的学子们,他们不“都与我有关”吗?这样想着,我不由得振奋起来。

苏轼在《成都大悲阁记》中说:“吾头发不可胜数,而身之毛孔亦不可胜数,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拔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不能说课堂中的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毛孔”都富有研究之意蕴,都可以引起蔚为壮观的“蝴蝶效应”,但可以或值得研究的教学细节定有多端,不止一二。每次观评课,我都不做学科教研员的事,他们能把具体课例研深说透,这不是我之所擅。我的优长是,发现别具意味的细节,就此进行我所谓的“建构性点评”,详论由这些细节可以生成哪些微型课题,可以写成怎样的基于课例研析的论文。类似“课堂等待”的例子举不胜举,我还先后抛出“在‘似知区间里重点发力”“让‘概念的生成过程有点难”和“深度教学的关键是‘在不同中看到相同”等一大批微型课题(或命题),自信就此进行研究、掘进,应能看到各种奇异的或瑰丽的教学美景和科研胜景。

不敢讲这样做有什么大智慧,但敢说它绝不是一点“小聪明”。还是那句老话:“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文末行将收笔时,我想再赘言若干,与教师读者朋友共勉:将读、做、观、思、写等融为一体,在这数者之间的互动中,让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品位等“螺旋上升”。特别是要练就一颗会想、善想和常想的头脑。老一辈教育家吕型伟说:“胡思乱想与奇思妙想是孪生兄弟。”起初不惧(羞)于“胡思乱想”,渐渐就会拥有“奇思妙想”……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蝴蝶效应
老来得子隐私惶急:一夜轻狂引发蝴蝶效应
荷兰 阿姆斯特丹 蝴蝶效应
80万元的“蝴蝶效应”,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代价
一份调研报告带来的“蝴蝶效应”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蝴蝶效应”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谈一节体育课引发的“蝴蝶效应”
福喜事件引发麦当劳供应链“蝴蝶效应”
能源反腐“蝴蝶效应”
有趣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