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效果

2021-05-10 03:24范亚松
系统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左心国药准字有效率

范亚松

单县海吉亚医院急救中心,山东菏泽 274300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 是由心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左室前后负荷过重等原因产生的左室舒张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以及后续引发的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呼吸困难、缺血缺氧等症状[1]。急性肺水肿是最常见的表现,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心脏骤停等。 近年来随着此类病症的越来越常见,且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身上,严重威胁着患者和广大中老年人的健康[2]。 早发现、早治疗、更重视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而临床院前急救处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救治成功率。 现在将2019 年3 月—2020 年4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作为研究对象,对使用不同方法救治的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和对比。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择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这100 例患者分成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 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8 例、 女性患者22 例; 年龄40~66 岁, 平均年龄(56.68±3.88)岁;冠心病15 例、高血压22 例、心肌炎8 例、风湿性心脏病3 例、肥厚性心肌病2 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3 例;年龄39~67 岁,平均年龄(55.37±9.27)岁;冠心病13 例、高血压24 例、心肌炎8 例、风湿性心脏病2 例、肥厚性心肌病3 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②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自愿签字。 排出标准:①患者情况紧急有生命危险;②有相关药物过敏史;③精神异常;④患者及家属不自愿参与该次研究。该次研究通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得到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签署了书情知情书。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急救措施进行救助,给予患者吸氧等简单的应急处理方式,同时快速转移患者到救护车施行处理。

实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方法对患者展开救治。医护人员需要对院前急救的措施进行合理安排,首先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水平[3]。 在症状有所缓解后再使用救护车运转医院进行治疗[4]。 运转时对患者选用头高脚底的姿势进行放置, 同时使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全方面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预防突发事件发生[5]。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强心治疗,选用0.2~0.4 mg 去乙酰毛花苷丙注射液 (国药准字H31021178;规格:2 mL:0.4 mg)、呋塞米20~40 mg(国药准字H31021063;规格:2 mL:20 mg)静脉滴注;然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国药准字H23021574;规格:0.5 mg)1~2 片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血管扩张,之后静脉注射氨茶碱 (国药准字H20033430; 规格:10 mL:0.25 g)0.25~0.5 g。 如果患者出现烦躁、胸闷等症状,对患者使用盐酸吗啡2.5~5.0 mg[6]。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的平均救治时间和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治疗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现: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者服用药物之后呼吸困难、发绀、咳痰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或者消失,即为显效。 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者服用药物之后呼吸困难、发绀、咳痰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即为有效。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或者服用药物之后呼吸困难、发绀、咳痰等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即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经数据整理对比发现,实验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院前急救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院前急救有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0,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所需时间对比

救治实验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所需的平均救治时间(12.53±2.05)min,救治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所需的平均救治时间(44.97±4.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30,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发现,实验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满意率9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满意度68%,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950,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心脏瓣膜疾病、心肌损害、左室前后负荷过重、急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过度劳累等原因产生的左室舒张压力增高、排血量下降、左心排血不足、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增加等临床病理表现。以及后续引发的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呼吸困难、缺血缺氧等症状[7]。急性肺水肿是最常见的表现。有甚者可能会导致心源性休克或者心脏骤停等危险情况,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极有可能损害患者的重要器官,产生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8]。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发病时如果发现早,并能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将很大地降低致死率。 针对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以往的处理方法都是尽快送至急诊作为最主要的手段,但是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急救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9]。院前急救这一特殊的急救方式具有迅速、安全等特点,是增加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院前急救是指在发病现场至医院之前这段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10]。 这种措施有利于维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这就要求出诊的医护人员具有应付急性左心衰疾病相关的知识和更好的操作能力,能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及早发现症状并能够及时处理[11]。 早期患者的双肺处在少量的湿啰音并且心率超过120 次/min,此时就要求医护人员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准确的判断,鉴别患者肺部感染[12]。

经由此次实验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数据得出,实验组的的各项数据均要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施救平均救治时间(12.53±2.05)min、短于对照组施救平均救治时间(44.97±4.06)min(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P<0.05)。 实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8%,高于对照组68%(P<0.05)。

该次研究数据结果与向勇[13]的《研究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采取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的结果基本相符。其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5.7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救治所需时间也与该次研究所得基本相符,充分证明院前急救应用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但是,向勇在文章中提到患者的住院天要长于该次研究, 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 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增加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可以解决。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左心国药准字有效率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很有效率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