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LDL、hs- CRP 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0 03:24张玲
系统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入院出院脑梗死

张玲

鲁西南医院神经内科,山东聊城 252300

在临床中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常见病,其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主要指的是在患者脑组织中出现缺血缺氧或者血液供应障碍等情况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在临床上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1-2]。 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为脑血管当中有血栓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引起脑部血管不断狭窄,甚至出现完全闭塞,最终引起血液供应障碍[3]。由于在急性期脑梗死中血清LDL、hs-CRP 水平的增高会产生协同作用,导致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和恶化[4]。基于此,该文2018年6 月—2019 年6 月间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 名作为健康组, 分析并研究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血清LDL、hs-CRP 水平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 名作为健康组。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该次研究得以顺利展开,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晓同意,并且自愿参与。 病例组中有女164 例,男236 例;在年龄方面上限为77 岁,下限为46 岁,平均年龄为(57.3±7.1)岁;在发病时间方面上限为46 h,下限为2 h,平均发病时间为(8.7±2.5)h。 健康组中有女43 名,男57 名;在年龄方面上限为78 岁,下限为45 岁,平均年龄为(56.9±7.6)岁。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病例组和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病例组和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采血和检测,方法如下:在入院次日或者体检当日的清晨进行采集,抽取研究对象5 mL 的空腹肘静脉血,然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将血清分离出来。 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人员的LDL 水平进行检测, 通过免疫比浊法对两组人员的hs-CRP 水平进行检测[5]。

1.3 评价指标

按照NHISS 评分标准对病例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两个时间节点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如果两个时间节点的NHISS 评分差值超过4 分, 则判定为预后良好组,如果两个时间节点的NHISS 评分差值为4分及以下,则判定为预后不良组。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例组和健康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比较

病例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病例组和健康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比较(

表1 病例组和健康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比较(

组别LDL(mmol/L) hs-CRP(mg/L)健康组(n=100)病例组(n=400)t 值P 值2.0±0.7 3.2±0.8 3.836<0.05 0.5±0.1 2.0±1.5 3.227<0.05

2.2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LDL、hs-CRP 水平比较

预后良好组入院时的LDL、hs-CRP 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预后良好组出院时的LDL、hs-CRP 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LDL、hs-CRP 水平比较()

表2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LDL、hs-CRP 水平比较()

组别LDL( mmol/L)入院时 出院时hs-CRP(mg/L)入院时 出院时预后良好组(n=185)预后不良组(n=215)t 值P 值1.7±0.4 4.5±1.3 3.644<0.05 1.2±0.1 3.3±0.2 3.926<0.05 1.0±0.5 3.0±1.6 4.057<0.05 0.3±0.1 1.9±0.3 3.582<0.05

3 讨论

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不过还是有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神经功能损伤,极大地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6]。 现在临床上普遍认为,通过有效的血清学指标水平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从而便于更好地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使其临床结局得到有效改善[8]。

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hs-CRP 在正常的血清中具有比较少的含量,而一旦人体出现组织损伤或者相关炎症的时候,hs-CRP 的含量就会不断增加,所以其可以将人体的组织损伤水平或者感染程度反映出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临床检测中,同时该指标还是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进行监测的重要指标。 由于hs-CRP 可以将机体血液的异常状态反映出来,所以临床上在对脑卒中危险性进行评估的时候可以将hs-CRP 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hs-CRP 在机体中的含量越高,表明患者具有越大的脑卒中发病几率[9-10]。LDL 则属于脂质代谢指标,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在各种危险因子的互相作用机制下,促进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对人体的血管壁造成损伤; 可以对LOX-1 受体介导内皮细胞产生诱导作用, 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能够对黏附分子表达进行诱导,使其加快粥样斑块和斑块纤维帽,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损伤水平反映出来[11]。 在该次研究中,对病例组和健康组两组的血清LDL、hs-CRP 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病例组的血清LDL(3.2±0.8)、hs-CRP(2.0±1.5)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2.0±0.7)、(0.5±0.1)(P<0.05)。 预后良好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LDL (1.7±0.4)、(1.2±0.1),hs-CRP(1.0±0.5)、(0.3±0.1)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 (4.5±1.3)、(3.3±0.2),(3.0±1.6)、(1.9±0.3)(P<0.05)。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LDL、hs-CRP 水平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张俊[12]在研究中发现,病例组的血清LDL(3.10±0.92)、hs-CRP (1.89±1.31)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14±0.65)、(0.63±0.03)(P<0.05), 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印证了该文的研究观点。

综上所述,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LDL、hs-CRP 水平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预测时可以将血清LDL、hs-CRP 水平作为重要的辅助指标。

猜你喜欢
入院出院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