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教学的分析和探讨

2021-05-11 17:55王士义
天津教育·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

王士义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模式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抽象思维,小学教学重点应该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需要主动摒弃过去常用的说教式教学手段,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践活动。同时,还需要在构建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内化知识的目标,进而为培养品学兼优的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品德少年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136-02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

(Dongzhai Primary School, Yangchengzhuang Township, Jinghai District, Tianjin City, China) WANG Shiy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trend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legal classroom teaching. Becau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not yet formed a stable and mature abstract thinking, the foc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should be to cultivate students' image thinking.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eachers need to actively abandon the teach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in the past, and introduce more practical activities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provide good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young people with good character and learning.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Practical activities;Moral juvenile

對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堂而言,这是一个依托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致力于培养学生优良品德,且为培养生活充满爱和激情的健康儿童的道德教育课程。鉴于此,笔者以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四个维度出发探索有效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路。

一、组织自然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然情愫

在新课标的目标设定中,明确提到“热爱自然”,特别是呼吁学生要“亲近自然,喜欢在自然界中自由活动,充分体味大自然的魅力”。这条规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相关课程,养成热爱自然的行为习惯,形成与之配套的道德认知。基于这条规定目的的实现,部分教师把课堂中范围局限在教室内,借助文字、图片及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展示外界的自然风光及各地的生物风姿,虽然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却仍然没有克服学生在形象思维方面的不足。对此,更为有效的策略是教师走下三尺讲台,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到真正的田野中、大山里、花海内、土地上,近距离地拥抱自然,收获新知,升华情愫。

例如,在讲解《大自然,谢谢您》的时候,和传统的说教式模式相比,组织独具特色的亲子社会活动效果更好一些。比如可以考虑带着学生去附近的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等相关景点,组织秋游春秋等相关活动。部分小学生过去可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们的兴致往往特别高涨。当学生大自然的美景,难免心生热爱之情,在这种热爱中他们也无形中收获了关于大自然相关知识,教师也收获了教学显著提升的效果。

二、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打造学生的劳动自觉

大部分学生在家中极少参与家务劳动,而他们的父母对此也不以为意,这种情况实际上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纠正他们懒于劳动的习惯,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我是班级值日生》的时候,教师可考虑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对所负责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把打扫地面、擦黑板、擦玻璃、洒水及室外卫生等任务分派给各组,完成后然后组织“一起找找茬”,让各组检查其他组的劳动成果,指出其中的不足,同时更要肯定其他组的优点,在基础分为60分的情况下,找到一个问题加5分,发现一个优点加3分,被发现一个问题减10分,看看哪个组得分最多。在这种活动中,大部分学生会更加仔细地检查墙角、地面、玻璃、讲台等各个地方是否存在污迹,化身成为明察秋毫的“小法官”,激发他们参与劳动的动力。

三、组织社区实践活动,打造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社会结构特别是微观的人群结构出现的变化,过去充满浓厚人情气息的单位小区、自然村落被新的地产小区所取代,人和人之间出现了疏离感,特别是现在的邻居和过去的邻里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逐渐失去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掘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注意强化学生的这种本质属性,为他们更多地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尽可能的条件。

例如,在讲授《这些都是大家的》一课的时候,可考虑按照学生的社会社区分布情况进行分组,让居住在同一或相近社区的若干孩子组成一起,集中在他们共同的社区中,就居民、住房、教育、治安、环卫、商业、公共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映具体情况的基础资料,让他们对其居住熟悉的社区的了解更加深刻,为他们以后对社区社会做出贡献提供早年的动力基础,为他们未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打造良好条件。

四、组织爱国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在未来也需要他们去传承,唯有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形成家国情怀,方能形成远大理想及崇高抱负,方能成长为有志青年。其实,新课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确定的重要目标就包含热爱祖国的相关内容。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重点强化重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熏陶和渗透。对此,教师可借力具有发掘潜质的教学资源,考虑组织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将爱国情怀根植于他们幼小的心灵中。

《欢欢喜喜庆国庆》一课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讲授这節课的时候,可考虑组织种类繁多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比如,可考虑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五星红旗,借助绘画、布艺、剪纸及电脑修图等方式,制作不同形态的五角星,在让他们锻炼自己的相关技能的同时,在内心中烙下了关于五角星的深刻印象,五角星所承载的爱国情怀也同时埋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进而让初步了解祖国的教学目的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五、结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和道德相关的知识及理论,更在于将相关意识内化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实现这一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更多地走进大自然、走近他们的身边的社会,让他们所感知的知识在思维和情怀层面得到升华,实现新课改“热爱自然”目标要求,为祖国培育更多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赖其煊.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现代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

[2]陈小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分析[J].考试周刊,2020(90).

[3]高军玉.真小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哲学的课堂实践[J].福建教育,2019(29).

[4]陈芬.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建构实践[J].吉林教育,2020(1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