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不同带教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研究

2021-05-17 08:01李素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案例教学法

李素梅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医院神经内科疾病复杂、治疗难度大,护理工作困难。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常规带教方法单一、内容存在局限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刘慧慧等[1]提出:以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疾病护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掌握事物变化规律,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增强合作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整合学科知识、学习先进的护理方法,增强个体化护理水平、病历书写水平、综合素养等。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如下:教学方法与临床实际靠近,可以将抽象的护理知识变得具象化,让学生主观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增强了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今后神经内科护理人才队伍扩大奠定基础。 鉴于此,该文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神经内科护生46 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带教模式教学效果作进一步探究。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护生46 名;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3 名。 对照组:男14 名,女9 名;年龄22~26 岁,平均(24.1±0.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10 名、本科及以上13 名。 研究组:男12 名,女11 名;年龄20~25岁,平均(22.3±1.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11 名、本科及以上12 名。 研究组、对照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 介绍神经内科护理内容、预期内容,制定教学知识大纲,护生温习护理流程。教学结束后,布置护理任务。

研究组给予案例教学法(CBL)。 ①第1 周,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神经内科各班工作流程,科室专业护理知识,基本护理操作示教并练习。第2 周,熟悉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掌握科室专业护理知识。②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教师提出典型案例如:患者,高空作业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并跌落,颈椎摔伤,随后不能言语,意识清醒,被送入医院进行头颅CT 与颈部平片检查,未给予特殊处理转诊该院后出现意识障碍,无呕吐、肢体抽搐。 医疗诊断:左侧大面积脑梗死、颈部骨折。 随后,学生搜集相关案例知识总结护理问题如:抑郁情绪的干预、肢体功能训练、皮肤护理等。教师补充检查并逐一详细说明,护理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展开辩论,阐明论点、论据。具体问题引申出的知识点为:意识障碍的分类与正确判断、基础护理:根据Braden 评分展开护理。 ③归纳不同观点。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3~4 名/组,组织对上述案例讨论分析,根据病例介绍疾病病因、病理、护理方案,教师展开针对性指导。 学生对该疾病包含的知识点达成共识,分享学习成果。 护生在操作过程中由带教老师监督指导。 如果进行专科护理应先由教师演示,再由护生操作。 每周组织1 次师生交流会,会议内容主要针对护理时常见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可行性建议。 ④教师对重点病例分析,给予科学的护理方案。 ⑤护生结束护理工作后应对护理工作总结与探究, 探究时教师也要融入其中。案例作业: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护生分析总结,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其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学方法护理病历。 最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实践、操作能力。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不同带教模式带教效果:理论分数、实践分数、操作能力,每项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带教效果越好。②以该科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生对不同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展开调查: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带教效果比较

研究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s),分]

组别理论成绩实践成绩 操作能力研究组(n=23)对照组(n=23)t 值P 值84.22±10.2272.41±11.843.621<0.00186.41±12.4480.11±6.492.1530.03782.64±13.4474.31±10.222.3660.022

2.2 两组护生对带教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神经内科作为医院组成部分,发病急、病情严重,除了科学治疗外临床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其关系着康复效果。这就要求护生必须要具备高专业水平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快适应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繁琐,要求护理人员之间合作[2]。 为此,带教中培养护生协作能力也尤为重要。传统教学多以问题为基础,但带教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护生被动参与,缺少主体地位;护理问题掌握不扎实;参与积极性不高等[3]。为此,该科基于传统带教模式下实施案例教学法,但该种带教模式还未实现全范围推广应用,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推广[4]。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典型独特的医疗案例为基础,教学交互为途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能够促进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将所学应用到临床护理中,该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因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满意度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现代医学中临床实践是重要过程。 但由于学生之间差异明显,因而产生的学习效果不同,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 为寻找一种适合全部护生的教学方法,对神经内科护生采取案例教学法,现已获得了良好反响。该研究中,研究组带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案例教学法在上世纪末进入我国,在血管外科、儿科等科室的报道较多,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少之又少。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以典型案例为核心,以生动情节为护生展示护理方法、文书书写、常见护理问题,便于理解记忆,增强职业责任感[5]。案例教学法秉承着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讨论、探究、分享,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总结归纳、问题解决能力。据调查:98%护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后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升,职业责任感强,感觉自己身上赋予了神圣的责任,并且在护理中坚持原则、运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6]。 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特点,教师事先策划与准备典型案例并告知提前熟悉,带教中组织讨论,反复交流互动。此外,该种教学方法根据护理学理论知识,将各种知识、经验、观点融合在一起启发护生思维[7]。 选择的案例既不是老师编写的也不是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根据事实整理出来的真实案例,护生在带教中交流总结经验,逐步培养问题分析和总结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护理技能、综合素养[8-9]。通过调查得出,护生对案例教学法比较满意,总满意度高,带教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10-11]。 通过知网文献搜索发现,关于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的应用,许多学者得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护生对基础知识和疑难重点的理解记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口头表达交流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案。 其中,冯玉珍[12]通过对2011 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8 名护生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法得出:典型案例教学法学生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考核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学典型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推广应用。张楠等[13]通过对100 名护生分组,研究组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生3 项专业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典型案例教学法可以确保教学内容系统性,提高学生专业成绩[14-15]。 以上两项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相似。神经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属于二级科室,主要收治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氏病、周围神经疾病等,患者病情复杂且年龄较大[16]。 因此,护理要求严格、护理过程繁琐,而案例教学法将复杂的护理工作变得简明,护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容易上手,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水平[17]。 最终通过带教考核得出:CBL 教学法无论是在理论分数还是实践分数、操作分数,护生成绩优于传统带教模式,而且护生对该种教学方法满意度高,教学效果显著,建议将该种教学方法作为神经内科首选带教模式[18-19]。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带教中效果显著,而且优于传统常规带教模式,建议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可以扎实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为今后临床护理实践奠定基础。带教满意度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案例教学法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