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演练在儿科急诊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5-17 08:01刘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演练儿科护士

刘燕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急诊科,湖南郴州 423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按照回顾分析法抽选不同阶段入岗新护士共计70 名。 常规组执行传统带教模式教学法(2018年5—12月),对实验组对象执行情景模拟演练模式教学方法(2019年1—5月)。

儿科急诊护理技能带教小组成员共计10 名,其中2 名男性、8 名女性;年龄30~46 岁;临床护理工作时长8~20年;皆为本科学历,其中担任主任护师者3 名,普通护师5 名,护士长2 名。

35 名新护士于常规组中男4 名、女31 名;年龄23~27 岁,平均(25.3±2.3)岁;其中专科13 名、本科22 名,于上岗期间接受共计1 个月护理带教共30 个学时。35 名新护士于实验组中男5 名、女30 名;年龄22~28岁,平均(24.9±2.4)岁;其中专科14 名、本科21 名,于上岗期间接受共计1 个月护理带教共30 学时。

100 例患儿对应常规组,男患儿54 例、女患儿46 例,最高年龄12 岁、最小年龄3 岁、平均年龄(7.8±1.5)岁。100例患儿对应实验组,男患儿52 例、女患儿48 例,最高年龄12 岁、最小年龄2 岁、平均年龄(7.6±1.3)岁。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经诊断,均符合儿科急诊病情实验标准;②患儿家属均在护士长组织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在实验过程中应配合的注意事项;③所有新上岗护士均已获得准考证书;④该次实验计划于参与人员基本资料以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得以实施。排除标准:①儿科急诊常用治疗药物过敏者;②严重肢体功能障碍或者肾脏功能代谢障碍严重者;③护士上岗资料不全者;④进修护士和曾在其他医院进行过儿科护理实习者;⑤不能按时完成儿科急诊考勤要求者。 两组所选护士及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该组新上岗护士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展开教学,带教手段皆应集中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内,为其演示基础护理知识和常见急救操作等,重点针对能紧急缓解患者症状措施,临床带教教师皆为在岗工作经验超过8年者。

实验组:该组新上岗护士接受情景模拟演练模式展开教学,主要内容如下。

(1)做好情景教学实施的各种准备工作。 带教教师应为新护士所实施的教学应首先为其创设情境课堂环境、创建真实病房,并让新护士分别扮演患者、家属、护士和操作现场等,提前告知其相关疾病信息真实模拟现场护理操作环境。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儿科急诊所经常执行的护理工作更加紧急,日常在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情景模拟护理教学能提升其工作熟练度,对于提升急救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相关临床教学演练教学前,临床护理人员应对其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先查找完整的相关护理操作资料,在进行临床护理演练之前带教老师和护理人员皆要做好相应准备,对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控。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阶层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层次且合适的带教人员进行教学,完成最后的整体研究、全面总结,对于过程中可能出现、已经出现的问题做集合归类,进行统一反馈和评价。

(2)规划情景模拟演练护理教学方案。①组织临床工作经验较多的护士长和总带教已经诸多护理带教老师,将其组成一支实际演练小组。 成立目的在于确定情景模拟带教模式的执行方向和大致结构设计,对主要护理步骤怎样开展做全面且完善的分析与研究,将整体教学方向分成很多小的目标,做好每项工作的责任分工。

“另外,”老贾把参考价格表滑到后面,“‘乾隆通宝’里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钱是新疆红钱,这一类钱是在新疆使用的,因为新疆地域辽阔,所以根据铸造地不同,背书也不一样。而且新疆红钱大多背书的不是满文,而是维文,维吾尔族语。要是这一类钱的话,一般来说会值钱很多。刚才给你看的对照图里,除了满文,维文的部分也有。比如这几枚就是红钱。”老贾说着递了几枚给孟导。

②从临床实际治疗案例中挑选,可让护生进行临床实践演练的病例以求真实性。随之对情景模拟化环境和整体方案实施进行组织性质上的判定,完成总结式分析,挑选经典案例并制定规范的急诊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措施,并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流程落实。 锻炼新护士与患儿、家属沟通能力与效率。 培训教师首先应确定某一项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与组织护士演示儿科急诊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此过程中使护士能更加精准掌握与患者家属沟通的尺度和语言模式,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沟通,重点提出护理落实中相对容易出现的操作失误和意外,并解答应如何处理。 防止因为某些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造成抢救工作落实不及时,延误抢救时机、耽误病情。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培养新护士具有足够护理耐心和责任心,以此完成临床护理并将护理伦理教育工作摆在第一位。注意自身涵养的培养,向其灌输人文关怀工作在整体急诊儿科护理中的干预效果,使其重视起人文关怀作用。

促使新护士在儿科急诊中的快速成长,以此促进其在临床中尽快适应工作内容与节奏,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服务。情景模拟演练护理教学法主要为帮助新护士,在为其带教过程中高度模拟儿科急诊常见疾病与症状救护的全过程, 让其在练习中由带教老师提供逼真的护理手段,让新护士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抢救工作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结合患儿病情状况优先筛选必要且重要的护理干预,将余下工作步骤合理安排争取抢救时间。 在情境模拟演练中逐渐加深印象形成自然反应,从而激起实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态度。

(3)情景设置。 为了适应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紧急性,在做情境模拟演练时同样也要规定时间,以此让新护士形成习惯,在演练过程中尽量缩短过程护理时间。故而在带教课程设计过程中,需合理安排每项重要护理环节,设计尽可能贴近临床操作合理性。如在处理小儿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工作时,应针对不同情境实施基本抢救措施并安排流程。例如面对小儿患有创伤性休克护士首先应做好电话通知,准备各种抢救用物同时配合医生工作,注意协助医生做心肺复苏并建立有效呼吸,实时观察生命体征检测指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证每一项急救操作具有连接性并衔接流畅,减少错漏和差错产生。 设定针对性护理情景主要是为了激发新护士的主动思考,面对各种疾病的第一反应并制定解决方案,在带教老师为其设定的既定模拟中将理论知识可付诸实际行动,借此提升护士处理危机情况的能力与办事效率。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针对组间相同情况实施不同护理带教方式,验证其成效需统计其进科前后综合能力成绩考核、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护士带教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

①综合能力成绩考核内容为: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人文关怀、病症评估、团队协作共计5 项,数值结果越高表示对应组护理带教手段执行质量越好。

②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内容:学能效能感、学行效能感、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思项,综合总值相对越高,表示对应组护理带教方式效果越好。

③护士带教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评价分别为收集新护士、患者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执行的效率,此过程中对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总计包括15项调查,分数在25~30 分间设为满意、24~18 分间设为较满意、≤17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例数之和,综合数值越高表示对应组带教护理方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技术考核成绩

相比于常规组新上岗护士,实验组新上岗护士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护理能力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生护理技术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学能效能感学行效能感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常规组(n=35)实验组(n=35)t 值P 值31.5±2.037.9±2.312.422<0.0533.1±1.838.2±2.210.614<0.0580.3±11.088.9±7.03.902<0.0581.3±10.287.4±6.23.023<0.05

2.2 带教满意性

常规组中满意10 名、较满意13 名、不满意12 名,总满意度65.7%;实验组中满意19 名、较满意14 名、不满意2 名,总满意度94.3%。 经比较,常规组护生对带教满意性相比实验组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8,P<0.05)。

2.3 综合能力成绩

进科前常规组新护士经测评沟通能力(32.50±3.58)分、应急能力(35.81±4.03)分、人文关怀(38.11±3.21)分、病症评估(37.10±2.50)分、团队协作(33.70±6.40)分;实验组新护士经测评沟通能力(31.98±3.46)分、应急能力(36.01±4.04)分、人文关怀(37.51±3.30)分、病症评估(36.67±2.70)分、团队协作(34.10±5.10)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4、0.207、0.771、0.691、0.289,P>0.05)。

进科后,常规组新护士经测评沟通能力(48,16±3.15)分、应急能力(47.12±3.21)分、人文关怀(46.81±4.01)分、病症评估(47.84±3.11)分、团队协作(45.67±3.54)分;实验组新护士经测评沟通能力(59.54±4.15)分、应急能力(54.12±3.75)分、人文关怀(56.97±4.22)分、病症评估(57.91±3.61)分、团队协作(58.41±4.0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10、8.3894、10.325、12.502、13.953,P<0.05)。

2.4 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见习护生和新上岗护士的岗前培训教学尤为重视,推行各种优质教学策略,旨在为帮助在岗护士拥有专业素质过硬的知识储备以及职业习惯。随着循证医学逐渐兴起衍生了情境模拟演练教学护理操作带教模式,为治疗的患儿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将其需求看做护理工作实施中心,临床实践和护理知识相结合,为其打造出最为合适的护理方案。 为了让新护士在短时间内尽快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在传统培训方法之上营造情境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科室的实际护理工作关键点设立专门的教学环境,结合基本教学法和临床操作理论让护士们理性地有意识学习[5-7]。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提升,卫生技术的操作规范性不断加强,对护理岗位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儿科急诊作为医院非常重要的一组病房科室,常常收诊较多患儿而且病情较多较复杂,患儿情况相对较重,故而临床医护人员更应具备高素质的护理素养和能力用以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正在渐渐代替传统带教方式的情景模拟演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创造性很强,老师借助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并利用实物演练、角色演练等,让新护士在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实物操作和演示,最终转化为实践。新护士要扮演临床中患儿、护士与家属角色,从而全面融进情景模拟教学中并投身到抢救护理中。此种带教模式能让新护士尽快融入科室环境,并以一种新型方式进行解读与实践,尽快提升其临床抢救能力,积累更多临床经验同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8-10]。

结果显示,新护士在进科前两组对象综合能力成绩考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进科后实验组对象综合成绩考核相比常规组更高,相比较常规组,实验组对象的护理技术考核结果明显更佳(P<0.05)。 实验组新护士对带教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同时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性更佳(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急诊新护士带教工作中使用情景模拟演练模式,能有效提升新护士的职业综合能力,使其拥有人文关怀能力同时能即时判断患儿症状,加强护理满意度,继而提供质量更高的护理服务。

猜你喜欢
演练儿科护士
首次演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圆梦儿科大联合
未雨绸缪演练忙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