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的效果研究

2021-05-18 16:46程芳芳,刘桂琴,范先明,朱小丽,李洁,肖玲
健康之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眼肌眼眶眼球

程芳芳,刘桂琴,范先明,朱小丽,李洁,肖玲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本实验选择2019年5月15日~2021年5月15日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38例Trapdoor眶壁下骨折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前为患者开展CT扫描检查,后使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分析结果。结果:术后半年,共计118例患者患眼复视消失;14例患者周边残留少量复视或者正前方阅读位无复视;6例患者正前方阅读位残留复视。在本组之内,没有患者术后出现复视和眼球运动受限加重的情况。全部患者在手术之后双眼突出差异水平小于2 mm。共计2例患者术后形成永久性眶下神经受损。患者在手术之后均没有出现诸如感染、排斥等不良反应。结论:针对发生Trapdoor眶壁骨折的小儿患者来讲,使用采用可吸收材料手术治疗联合术后眼肌功能锻炼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应用。

关键词:可吸收材料;儿童患者;Trapdoor眶壁骨折;效果分析

眼眶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中Trapdoor眼眶骨折为一类相对特殊的类型,属于眼眶爆裂性骨折,常见于儿童病患眼眶下壁。相较于成年人而言,小儿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弹性比较高。当发生Trapdoor眼眶骨折之后,一般表现为小型骨缺损、线性骨折、类似活瓣门的“青枝样骨折”。因此,患者在骨折之后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临床表现。正是因为如此,决定了Trapdoor眶壁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以及具体修复方式和成年人眼眶骨折有着较大差异[1]。

眼眶手术的风险比较高,进而限制了此类手术多元化方式推广。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有很多眼科医生尚缺少专业化眼眶病培训,令很多病患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诊治,特别是小儿Trapdoor眶壁骨折患者如果未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影响其预后转归。可见,选择一类有效的方式对于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开展治疗,意义重大。为了全面分析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儿童Trapdoor眶壁骨折的效果,本文开展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2019年5月15日~2021年5月15日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38例Trapdoor眶壁下骨折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为3.15~12.51岁,平均年龄(8.15±1.62) 岁;病程为1.51~15.26 d,平均病程(5.51±1.51) d。诊断标准:病患均存在明确性眶周外伤史;受伤之后病患出现眼球运动疼痛、眼球运动障碍以及复视的情况;少数病患合并呕吐、恶心;经眼眶CT检查证实眶壁骨折伴下直肌嵌顿;被动牵拉实验为阳性结果;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术后随访记录均在半年以上。纳入对象:经诊断确定为Trapdoor眼眶下壁骨折者;监护人同意参加实验调查者;通过水合氯醛灌肠/表面麻醉下处理之后,发现下直肌牵拉试验为阳性结果者。排除对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严重心脏病者;未能按期复诊者;手术禁忌证者;精神疾患;家属拒绝参加试验调查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本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相关精神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有关内容。

1.2 方法

1.2.1 CT扫描方法

在患者手术前后,为其开展螺旋CT扫描。应用满足图像最低剂量完成扫描工作,详细包含矢状位、冠状位以及水平位。通过CT检查,可以明确地展现出小儿患者眶壁骨折和眼外肌、眼眶组织发生嵌顿。CT扫描为现如今临床中诊断眼眶骨折的优秀辅助检查方式。

1.2.2 手术方法

在小儿患者的下睑穹隆结膜制作一个切口,将其分离到眶缘。在此之后沿着眶缘实施骨膜开放,以钝性方式完成分离,有效暴露骨折区域。把嵌入到上颌窦眶内的组织和下直肌还纳眶内。医生针对患者发生塌陷的骨片进行整复处理,在此同时需要测定出患者骨缺损的具体范围,把可吸收材料填充修复眶壁骨折位置,同时完成框壁缺损修复工作。将医用生物黏胶涂抹在边缘,并固定于四周眶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眼球的突出水平,以患侧突出高度比健侧高1~2 mm为适合,开展被动牵拉试验,查看患者软组织嵌顿以及眼外肌运动详情。针对结膜和骨膜切口加以缝合。患者手术后第1天起,医生对患者开展眼球运动训练,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患者眼肌功能顺利恢复。

1.3 观察指标

患者完成手术后半年,调查其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以及复像检查。调查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详情,比如囊肿、排斥、植入物感染、眶下神经压迫、下睑内外翻、退缩等。

2 结果

患者完成手术后半年,共计118例患者患眼复视消失;14例患者周边残留少量复视或者正前方阅读位无复视;6例患者正前方阅读位残留复视。在本组之内,没有患者术后出现复视和眼球运动受限加重的情况。全部患者在手术之后双眼突出差异水平小于2 mm。共计2例患者术后形成永久性眶下神经受损。患者在手术之后均没有出现诸如感染、排斥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Soll等就第一次报道了Trapdoor眼眶骨折。儿童为发生此疾病的重要群体,该疾病为单纯爆裂性眶壁骨折。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Trapdoor眼眶骨折占据小儿总眶壁骨折的36.00 %~93.00 %[2],且该疾病的发生概率和患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因外伤发生的一瞬间骨折片会在短时间内弹回到原位,在此刻骨折表现出裂隙型、线型,被弹回的骨折片导致疝入副鼻窦眼外肌和眼眶组织箝闭在骨折位置。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患者会表现出非常严重的眼心反射以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上述临床特征和成年人爆裂性眼眶骨折有非常大的差别。有文献表明[3]:当小儿在出现Trapdoor眼眶骨折之后,会表现出呕吐、恶心等典型的胃肠道反应,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特别是患者在转动眼球时最为显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眶内组织箝闭之后,人体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病患眼球内陷往往不显著,但不容忽视的是患者眼外肌被骨折片箝闭之后引发其眼外肌缺血,导致患者眼球运动受到极大限制。针对通过被动牵拉实验无效的Trapdoor眼眶骨折患者来讲,必须尽早为其开展手术治疗[4]。

从该疾病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来看,主要为:因本组患者存在下直肌和相关腱膜、四周存在软组织嵌顿的情况,因而医生需要精准掌握患者的手术时间。在本组中就诊时间最短者为发生眼眶骨折的当日,最晚者为出现外伤之后15 d。当病患就诊之后,医生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为其开展了手术治疗。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下直肌嵌顿的情况,更应当尽早开展手术。医生应当注意在对患者开展手术时全部解除患者的眶内组织和眼肌嵌顿粘连,去掉内部所有碎骨片,以缓解患者眶下神经压迫,有效矫正眼球内陷。本组中,医生对患者完成手术之后半年进行随访,发现共计20例患者复视情况没有完全消退,通过分析证实这些患者外伤时间均在1周以上。

当前临床用于开展眶壁修复的材料非常多,比如羟基磷灰石、患者自体骨、Medpor材料等。羟基磷灰石为人类松质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和人体骨组织实现骨性结合。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材料塑形困难、脆性高,非常容易发生断裂。线性高密度聚乙烯为Medpor材料的主要物质,其有着无排斥组织、相容性良好、血管化作用高、塑形轻松、患者术后反应轻微等优势,进而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5]。本实验中选Medpor材料有可吸收性,对患者开展手术过程中,将其视为患者框壁骨折修补材料取得了满意效果。可吸收板的特点在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逐渐被人体所降解和吸收。大约经过一年,该材料可实现完全降解。且这种材料被应用于人体之后能够有效刺激骨组织替代,因而能够避免小儿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取出材料,可缓解患者苦楚,降低再次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针对手术过程中全部解除眶内组织和眼肌嵌顿粘连之后未发生眼眶显著移位的病患,术中可以不植入人工材料[6]。在本实验内,对植入可吸收性材料完成眶壁修复的小儿患者,手术之后没有出现诸如感染以及排斥等不良反应。

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进行早期眼肌功能锻炼特别重要。尽早开展此项锻炼能够有效消除术后下直肌水肿,促进眼肌功能恢复,同时也可达到预防粘连的效果。患者在手术后1 d即可进行眼球训练,具体方法为:医生让小儿病患取平卧位,在其眼前悬吊小方块,令方块垂直摆动。工作人员告诉小儿患者随着小方块转动眼球。每天共计进行3组训练,100次/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组患者年龄偏低,加上其术后疼痛等因素,因此治疗依从性不高。对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对小儿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有效提升了其对眼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

总的来讲,对于发生Trapdoor眶壁骨折的小儿患者,采用可吸收材料手术治疗联合术后眼肌功能锻炼能取得满意效果,该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登明,陳明,柴广睿,等.眼眶骨折修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38(3):290-294.

[2]吴鹏森,孙红,RESHVIN MATOO,等.儿童Trapdoor眼眶骨折23例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5):488-491.

[3]吴婷,景作乾,张瑞君,等.31例儿童Trapdoor眼眶下壁骨折手术治疗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29(1):52-54.

[4]李月平,宋钰,赵红,等.未成年人Trapdoor眶下壁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10):1086-1089.

[5]李志强,刘桂琴,祝天辉,等.伴或不伴下直肌箝闭的trapdoor眼眶骨折的临床特征[J].眼科新进展,2016,36(10):953-956.

[6]杨丽红,唐东润,孙丰源.未成年人眶壁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4):336-339.

猜你喜欢
眼肌眼眶眼球
北京黑猪FUBP3和USP43基因多态性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悲伤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眼眶病多学科协同诊疗》新书发布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