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对脑卒中康复早期干预的应用价值

2021-05-18 19:57李玉莲,杨雁楠
健康之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卒中

李玉莲,杨雁楠

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对脑卒中康复带教护生早期干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54名康复带教护生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带教过程中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分为对照组(27例:未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 与实验组(27例: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 ,比较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康复带教护生出科时康复护理基础理论成绩以及护理实操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0.05) 。实验组康复带教护生普遍认为临床带教模式可丰富人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毕业后临床护理工作意愿,数据差异明显(P < 0.05) 。实验组脑卒中康复带教护生对康复带教护生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92.59 %) 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0.05) 。结论: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有利于脑卒中康复带教护生早期干预相关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脑卒中康复带教护生对康复带教护生护理干预满意度。

关键词:康复带教护生;强化康复护理意识;脑卒中;早期干预

近10年我国对脑卒中早期康复干预所需康复护理人员社会需求巨大,但是康复专业实习护生往往由于缺乏临床经验,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与康复带教护生之间易产生纠纷与矛盾,康复护生实习为其上岗前熟悉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相关知识,巩固康复护生专业知识提供了可能[1]。康复带教护生带教老师常规临床带教过程中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旨在指导康复带教护生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忽视了对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培养,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以提升脑卒中康复早期干预效果[2]。本次研究为论证上述观点,比较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27例未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以及27例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27例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康复带教护生中男(n = 7) 、女(n = 20) ,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2.42±1.42) 岁。对照组27例未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康复带教护生中男(n = 6) 、女(n = 21) ,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2.45±1.41) 岁。两组康复带教护生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 > 0.05) 。本次研究实施期间共有5名带教老师,其中男(n = 2) 、女(n = 3) ,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6.42±1.44) 岁,工作年限为5~12年、平均工作年限(8.41±0.41) 年。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 参与本次研究的康复带教护生均完成在校相关康复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获知本次临床教学目的与方法,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 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1) 排除入科实习期间迟到、早退康复带教护生;(2) 排除未按时完成入科考试以及出科考试的康复带教护生;(3) 排除确诊精神、心理疾病康复带教护生。

1.3 方法

对照组康复护生入科后结合临床带教老师数量,进行一对多分组,带教老师结合科室收治脑卒中早期康复案例,采取传统灌输式健康教育的方式,向康复带教护生讲解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以及预期疗效。

实验组康复护生入科后参考对照组进行分组,分组带教过程中带教落实在常规临床带教过程中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教学,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 带教老师向康复带教护生介绍康复科接诊脑卒中患者病种特点、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以及康复护理内容,结合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案例,强调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自身专业工作对患者预后造成的影响。(2) 临床代表老师为康复带教护生发放脑卒中专科训练专家讲座视频,同时结合科室脑卒中患者情况对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早期康复护理内容等设置问题,激发康复带教护生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相關知识的学习兴趣,护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练操作,并请康复带教护生通过临床情景模拟的形式,掌握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并鼓励康复带教护生积极参与到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

1.4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入科时、出科时康复护理基础理论成绩(百分制) 以及护理实操成绩(百分制) 变化情况。

(2) 比较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对临床教学的评价。

(3) 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实习结束后,请接受过康复带教护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对康复带教护生康复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进行评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满意度等于十分满意、较满意之和占总受检例数百分率。

1.5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 ”用“t”验证,“(%) ”用“χ2”验证,P < 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入科考试成绩

与入科时相比,两组康复带教护生出科时康复护理基础理论成绩以及护理实操成绩均升高。此外,实验组康复带教护生出科时康复护理基础理论成绩以及护理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临床教学

实验组康复带教护生分为可丰富人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毕业后临床护理工作意愿,见表2。

2.3 满意度

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对康复带教护生康复临床护理干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逐年攀升,脑卒中为常见脑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75 %的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症状,基于神经细胞重构功能,对脑卒中开展早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3]。康复护生入科时掌握的脑卒中护理知识往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由于康复护生入科后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基本知识的缺乏,易增加护患纠纷,常规康复护生带教实施过程中,带教老师机械性向康复护生传授脑卒中相关护理知识,该临床教学模式的实施难以有效激发康复护生的学习积极性[4~5]。康复带教护生强化脑卒中康复护理意识教学中,临床带教老师结合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使康复护生意识到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自身预后造成的影响,使康复护生认识到康复护理服务实施的重要性[6]。此外,康复带教护生强化脑卒中康复护理意识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播放专家讲座,并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知识课堂设问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提升康复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问题综合分析能力[7]。

唐蓉等[8]临床研究显示,实施强化护理意识教学的观察组的基础理论成绩和护理实操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康复护生对教学评价高,脑卒中患者对实验组教学模式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强化康复带教护生康复护理意识在临床教学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志伟,陈艳,王路,等.康复科临床带教中强化医患沟通培养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8):71-73.

[2]陈雷,尹克峰,胡倩,等.多学科协作授课在医学康复专业运动疗法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高等医学教育,2021,11(9):74-75.

[3]吴丹丽,李鑫,范萌,等.微信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87-88.

[4]尹克峰,孙毅,刘静.强化康复理念在治疗运动损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6):106-128.

[5]符雅屏,江莹莹,李优优.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康复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10):124-125.

[6]孙雪.对康复医学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流程的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8,27(17):36-37.

[7]盛井香.临床教学路径在康复科护理本科生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8):185.

[8]唐蓉,向英.康复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强化康复指导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6):181-183.

猜你喜欢
早期干预脑卒中
吞咽治疗的早期干预时间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恢复的影响
早期干预防治围生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晚期早产儿精神运动发育早期干预效果分析
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价值
针灸配合康复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