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住院患者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

2021-05-20 11:33赵燕菊张丽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年2期
关键词:溶媒酚酸注射用

赵燕菊,张丽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云南 大理 671000)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其余成分为丹参乙酸二钾、异丹参乙酸二钾、紫草酸镁、紫草酸二钾等。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1-2]。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3],其合理用药问题也日益突出,超适应证、超疗程等用药现象普遍存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某院2019年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HIS系统中随机抽取2019年1月1日- 12月31日使用该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共计纳入115例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给药剂量、疗程、溶媒选择、药品配伍、不良反应等进行汇总分析,采用Excel表格进行分类整理。

1.2 超说明书用药评价标准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用药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给药途径、适用人群不在药物监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此外还包括禁忌症下用药、注射剂的超溶媒类型用药等[4]。依照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00 mg∶80 mg)、《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相关文献等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调查的115例患者中,男性72例(62.61%),女性43例(37.39%),年龄最小13岁8个月,最大86岁。其中小于18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2例(1.74%),18 ~ 60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61例(53.04%),大于60岁的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该药的有52例(45.22%)。

2.2 科室分布

使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科室共计7个,分别为心内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内科、ICU。其中59例(51.30%)超适应证用药,4例(3.48%)无指征用药。详见表1。

表1 各科室丹参多酚酸盐使用情况Tab 1 Usage of salvianolate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2.3 溶媒选择及给药剂量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规定一次给药剂量为200 mg,用250 ~ 5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GS)或0.9%氯化钠注射液(NS)溶解。临床使用中与说明书相符的有89例(77.39%),溶媒用量不足的有26例(22.61%),其中22例为NS 100 mL,4例为5%GS 100 mL。给药剂量按说明书规定的有24例(20.87%),给药剂量不足的有91例(79.13%),其中89例给药100 mg(77.39%),2例给药130 mg(1.74%)。见表2。

表2 丹参多酚酸盐溶媒选择及给药剂量情况Tab 2 Solvent selection and dosage of salvianolate

2.4 用药疗程

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中表示用药疗程为14 d。统计结果显示,符合说明书用药疗程的有111例(96.52%),超疗程使用的有4例(3.48%),最长疗程为19 d,最短疗程为1 d。

2.5 混合配伍

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规定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此次调查发现有1例与胰岛素注射液混合配伍使用的情况,其余均无混合配伍现象。

2.6 药品不良反应

调查发现115例患者中未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3.1 超适应证用药

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规定适应证为活血、化瘀、通脉,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此次调查发现该院存在大范围超适应证使用该药的情况,涉及7个科室,其中心内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使用较多,分别为12例(10.43%)、23例(20.00%)、10例(8.70%),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糖尿病等疾病,原因是医生依据丹参多酚酸盐具有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用于以上疾病的治疗。由此可见,目前在该药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超适应证用药情况。有文献[5-7]报道,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高血压、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有治疗作用,但该药的说明书适应证中并没有标明,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同时对以上新发现的治疗效果缺少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其用药安全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有效性也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通知,限制使用药品目录(新版国家医保)中,该药仅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明确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患者使用。超适应证使用,医保将不承担费用[8]。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应避免超适应证用药。

3.2 溶媒不适宜

该药说明书规定用250 ~ 500 mL的5%GS或NS溶解,要求配置浓度为0.4 ~ 0.8 mg·mL-1。通过调查发现该院不存在超溶媒用量的问题,但存在溶媒量不足情况,其中使用100 mL NS作为溶媒的有22例(19.13%)、5%GS 100 mL作为溶媒的有4例(3.48%),且大多数溶媒量不足发生在心内科,这主要与心内科患者大多限制液体入量因素有关[3],溶媒量过低时,会造成药物溶解不充分、不溶性微粒增多、输液浓度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8]。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建议应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中的配置标准来合理选择溶媒及溶媒量。

3.3 给药剂量不适宜

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中要求给药剂量为200 mg,qd,本研究发现该院有89例患者给药剂量为100 mg,2例给药剂量为130 mg,两种剂量均低于说明书的推荐剂量。由此可见,目前在该药的临床应用中,仍存在部分给药剂量不合理的情况。这种不合理情况多出现在肾病或其他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身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该药半衰期较短、清除率较高,连续用药不会出现药物蓄积情况,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较大负担,故通常无需刻意降低给药剂量,但若患者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可在初期根据其肝肾功能情况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并加强肝肾功能监测,后期再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此外,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70 ~99岁)肝肾功能减退,丹参多酚酸盐超剂量及超疗程用药,易引起药物蓄积,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反应,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因此对于老年患者不建议超剂量及超疗程用药,建议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在本研究中未发现单次用药剂量> 200 mg的情况。

3.4 用药疗程不适宜

通过调查发现该院存在4例超疗程使用情况,其中最长疗程为19 d,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中表示用药疗程为2周。目前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中的疗程用药的情况占比较少。分析其原因,疗程不足情况主要与医生不够重视用药疗程、患者住院时间< 2周、患者经济条件受限等因素有关,而疗程> 2周的情况则主要与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有关。

3.5 混合配伍

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中表示禁止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通过调查发现该院存在1例混合配伍情况,即与胰岛素注射液混合配伍使用。丹参多酚酸盐在pH 4 ~ 6内较稳定,而胰岛素注射液在pH 6.6 ~ 8.0内较稳定,胰岛素注射液相较于丹参多酚酸盐而言偏碱性,当两者混合时可能会使pH上升,导致输液不溶性微粒增多,稳定性下降,其有效成分下降10%以上,并且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因此建议单独使用该药。

3.6 药品不良反应

此次调查未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药说明书中所记载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等反应。由于该药成分复杂,除主要成分丹参乙酸镁外,还含紫草酸镁、迷迭香酸钠等多种成分,会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的概率。若溶媒量过低,易造成药物不能充分溶解、不溶性微粒增多,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另外超疗程使用,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11]。为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避免超说明书使用,同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

综上,该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超说明书用药问题普遍存在,应加强监管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目前临床上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但我国尚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具体疾病和用药种类的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数量较少,且推荐分级不统一[4]。超说明书用药仍缺乏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存在较大风险,为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减少医师的职业风险,建议临床严格按照丹参多酚酸盐说明书的要求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溶媒酚酸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热毒宁注射液与溶媒配伍稳定性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参麦注射液溶媒选择合理性探讨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及药师审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