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

2021-05-21 05:29樊鸿瑜
北方经贸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域入境山西省

樊鸿瑜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太原030031)

一、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类型,是指一国或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运用可控制的旅游资源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旅游服务贸易一方面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游,即旅游的出口,另一方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游,即旅游的进口。入境游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境外旅游者在山西的入境游。

在山西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旅游业以其污染小、收益高等优势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省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山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从表1 中可看出,山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14 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4 770 人次,2017 年就达到了670 023 人次,年均增长率在6%以上,且增速逐年增长,2015 年同比增长5.14%,2016 年同比增长6.07%,2017 年同比增长6.38%,2018 年同比增长6.4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是衡量一国(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对境外游客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二)山西省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增长较快

除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外,旅游外汇收入也是衡量一国(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且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旅游服务贸易给一国(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表1 中可看出,随着山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也在同步增长,从2014 年的28 073 万美元增加到2017 年的35 014 万美元,增长显著。从增速来看,2015 年同比增长5.83%,2016 年同比增长6.83%,2017 年同比增长10.32%,2018 年同比增长7.95%,增长较快,且增速基本呈上涨趋势。通过比较可知,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速高于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的增速,说明入境游客的人均花费在不断增长,旅游的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这有利于增加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收益。

表1 山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

(三)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较为集中

从表2 中可看出,虽然山西省入境旅游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外国游客人数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但二者的占比一直比较稳定,外国游客在山西省入境总游客中大约占2/3,港澳台游客在山西省入境总游客中大约占1/3,说明山西省入境游客在港澳台地区的集中度很高。根据携程旅行网平台数据分析报告,2018 年,山西省排名前十位的入境客源地为:美国、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法国、德国、英国,其中美国占比高达42.50%,为山西最大的入境客源地。除美国外,山西省的入境游客集中在亚洲、欧洲等地,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较为集中。

表2 山西省入境旅游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外国游客人数(过夜)

(四)山西省入境游客停留时间短

山西省入境游客的停留时间普遍较短,通常仅有1—2 天,这会直接影响旅游外汇收入,因为停留时间越短,意味着游客在当地的花费越少。2008 年,入境游客在山西省的人均消费只有504.68 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山西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不足,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有限,难以将游客留下来。旅游业中的“吸金点”较少,同时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动较弱,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二、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从表3 中可看出,从2014 年开始,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 年为1.29,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从2015 年开始,连续四年都在0.8 以下,竞争力弱。这是因为,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稳定,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在明显上升,说明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3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二)国际市场占有率

从表4 中可看出,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很低,近几年来都没有超过0.5%,2015 年以来更是在0.2%低位徘徊,说明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在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中所占份额非常小。

表4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

(三)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从表5 中可看出,2015 年以来,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变动较为剧烈,说明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非常不稳定,还没有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表5 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综上,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分析可看出,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整体较弱,且发展不稳定。

三、提升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一)发展区域经济,扩大开放度

经济发展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本,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少不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时,才能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山西长期以来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经济发展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同时作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度较低,在国外的知名度较小,自然不能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现在,山西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旅游业已被作为新的主导产业,因此,应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旅游业上来,将以前投入到传统产业上的资金转投到旅游产业上来,实现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山西。现在,山西省正在作出努力,如2017 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世博会上,山西举行了旅游推介会,树立了山西旅游的对外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省内旅游企业还和哈萨克斯坦的旅游企业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

(二)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

发展全域旅游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山西省也已在2018 年提出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全域旅游就要突破传统景区的限制,将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变成一个大景区,这对于一地发展旅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全域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在2019 年9 月25 日公布的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中,山西省有三个县上榜,分别是临汾市洪洞县、晋城市阳城县和晋中市平遥县,但是,这距离建成全省范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山西省要学习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绿化、娱乐设施等,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现代旅游资源的建设,实现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链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旅游人才培养

首先要将高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省内有专门的旅游学校,如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以及各地市的旅游院校,很多高校也开设有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形成了本科——专科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这些现有资源为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去培养学生。另外,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出台一些对人才的鼓励政策。例如,从2017 年开始,山西省对导游的奖励大幅提高,对获得特级导游资格的一次性奖励10 万元,获得高级导游资格的一次性奖励2 万元。参加全国导游大赛获得金奖、银奖、铜奖的分别给予5 万元、3 万元、2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这类鼓励措施多多益善。

(四)发展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

山西省餐饮住宿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是制约入境旅游的一大原因,因此,应鼓励餐饮住宿企业的创立和发展,特别是具有涉外接待能力的企业,应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合并等方式,增加企业的集中度,增加大型企业的数量,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在交通运输领域,要特别加强国际航空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国际航线,便利境外游客的出入;同时还要继续进行景区之间的公路建设,将各景区连接起来,加强景区之间的通达性,不仅可以方便游客的游览,更是增加旅游收益的重要途径。

(五)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要发展山西省的旅游服务贸易,必须改变省内旅游企业“小、散、乱”的状况,通过整合重组,创建龙头旅游企业。2017 年8 月3 日,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山西文旅集团是在整合山西省经贸集团、山投集团资产,晋能集团、能交集团文化旅游资产以及省直单位相关经营性资产基础上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运营,进入全国旅游20 强。山西文旅集团的成立无疑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打了一剂强心剂,也为创建龙头旅游企业做了很好的示范。

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旅行社发展,从2017 年开始,山西省对首次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的省内旅行社,一次性奖励100 万元,这必将激励旅行社不断做大做强。

由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虽然较弱且不够稳定,但通过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全域入境山西省
山西省发现刺五加种群分布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正式施行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