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用药规律研究※

2021-05-21 11:11刘晶晶杨欣怡张春梅唐丽燕周天玉
中医药通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方组方方剂

●刘晶晶 彭 鑫 杨欣怡 张春梅 唐丽燕 周天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攻击和杀伤CD4+T 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缺陷,各种机会性感染随之发生。引起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很多,有机会性感染、抗病毒药物副作用、肠道菌群失调或者患者自身体质问题,临床上艾滋病相关性腹泻(HIV/AIDS related diarrhea,HRD)的发生率为30%~80%,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90%,是导致AIDS 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病因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目前暂无较好的解决方案。中医药在腹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医药在HRD 的治疗已有三十余年,因此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国内期刊收载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HRD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中文检索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腹泻、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等;英文检索词:HIV、AIDS、diarrhea 等。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从建库至2019年12月收载的与HRD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

1.2 纳入标准①治疗HRD 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包括病例报告、临床试验、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专方专药的研究、专家经验等;②治疗HRD 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中医部分;③文献报道的方剂包括全部药物组成。

1.3 排除标准①综述、动物实验等文献;②护理、食疗等治疗HRD的文献;③针灸、脐贴等外治法治疗HRD的文献;④中药提取物或有效成分的药物类治疗HRD的文献;⑤重复收录的文献。

1.4 研究方法

1.4.1 原始资料的保存 把检索到的文献输入保存到计算机资料库中。

1.4.2 整理原始资料 逐项记录文献的标题、作者、发表年份、文献来源、中医证型、方剂名和中药名。

1.4.3 数据的预处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和2015年版《中药学》[3],将表达同义的中药归类后进行标准化处理。如“生白术”“麸炒白术”“焦白术”统一为“白术”,“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规范为“附子”等。

1.4.4 数据录入 整理原始文献资料,确定统计变量,为每个统计变量采用规范化的名称,按照规范好的中药名称来描述;将所有数据依据上述方法输入到中医传承平台中。

1.5 数据分析打开“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选择“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组方规律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5次,置信度为0.8;新方分析应用聚类分析,设置相关度为6,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点击“提取组合”,发现新组方。

2 结果

共检索出1002篇相关文献,筛选后得到114篇文献,文献涉及中药方剂48首,其中无名方14首。

2.1 用药频次48首方剂涉及中药98味,总使用频次为580 次。使用频次≥10 次的药物有20 味,共出现355次,占总用药次数的61.2%,其中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中药依次为白术、甘草、茯苓、党参、黄连。见表1。

2.2 用药功效分类结果显示,治疗HRD 用药功效前五位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在所有用药中所占比例最大,达35.2%,并以补气药为主,在补虚药中所占比例为77%。其中,白术、甘草、党参、山药为常用的补气药,补骨脂为常用的补阳药;利水渗湿药以利水消肿药为主,常用茯苓、薏苡仁;清热药以清热燥湿药为主,常用黄连、黄芩;收涩药以敛肺涩肠药为主,常用五味子、肉豆蔻;解表药常用葛根。见表2。

表1 治疗HRD方剂中频次为10次以上的药物

表2 中医药治疗HRD文献高频用药功效分类

2.3 组方规律分析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5 次,置信度为0.8,选择用药模式得到常用药对22 条,包含10味药物,其中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是“白术、茯苓”,出现频次为29次。见表3。

在此条件下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置信度大于0.8的药物组合共11组,其中茯苓→白术、甘草,茯苓→白术、党参,茯苓→白术的置信度最高,也就是说,针对HRD 的中药组方,使用茯苓,或党参、茯苓,或甘草、茯苓时,必定会使用白术。见表4。

2.4 基于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选择相关系数为6,惩罚系数为2,通过复杂系统聚类分析,演化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见表5。

在核心组方的基础上,再次聚类得到5 首新处方。见表6。

利用软件的“网络展示”功能,直观展示出药物不同组合之间的关系。见图1、图2。

表3 中医药治疗HRD方剂常用药对

表4 中医药治疗HRD方剂中的关联规则分析

图1 用于新方聚类的药物组合网络展示

图2 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网络展示

表5 用于新方聚类的药物组合

表6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HRD新处方

3 讨论

艾滋病是目前临床上难以治愈的疾病,腹泻是其常见并发症。艾滋病相关性腹泻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从目前的文献报道来看,HRD 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汇聚肠道而致[7];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脾胃虚弱、脾肾阳虚和肝脾不和;治疗从培补元气入手,以健脾益气为主,注重温肾健脾和调和肝脾,以参苓白术散为基本方[4-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是由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研发的,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手段,分析用药经验,对于总结某疾病或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发现新方有重要的辅助作用[11]。本研究采用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治疗HRD 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14 篇中医治疗HRD 的文献涉及中药方剂48 首,共涉及98味中药,其中大部分以经典处方加减为主,自拟方14 首。结果显示,高频用药包括白术、甘草、茯苓、黄连、党参、山药、薏苡仁、白芍、干姜等。功效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理气药、收敛药及化湿药等8类。李中梓在“治泄九法”中提出“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疏利法、甘缓法、酸收法、燥脾法、温肾法、固涩法”,从九法中可以看出,与高频药物功效基本一致。其中补虚药以补气药为主,白术的使用频次居首,补气药在补虚药中所占比例为77%,由此可见补气药在HRD治疗中居重要作用。

白术可健脾除湿,燥湿利水,是治疗脾虚泄泻的要药,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白术多糖、白术内酯类等,白术多糖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成分之一,白术内酯Ⅰ是健脾运脾的有效成分[8]。高频用药中除了黄连、白芍、干姜之外,其它均是参苓白术散的组成药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除脾胃大肠湿热,同时黄连有很广的抗菌范围,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较显著抑制作用[3],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本身容易合并机会性感染,HRD 治疗中,可以常规使用黄连预防或治疗肠道感染;白芍具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之功,HRD 患者使用白芍,主要取其平肝止痛之效,配白术治肝脾不调;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HRD多为慢性腹泻,久泻必伤脾阳。

从关联关系挖掘结果可以看出,中医治疗HRD的常用药对为茯苓-白术,甘草-茯苓-白术,党参-茯苓-白术等,各药对组合主要通过相须、相使配伍关系来增强疗效,发挥益气健脾除湿的作用。其中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茯苓-白术,两药相配,增强健脾渗湿功效。杨益萍对古代医籍泄泻医案用药规律的发掘研究也指出,古代治疗泄泻最常用的药对组合为茯苓-白术[9],这也体现了HRD治疗方法还是以中医古代治疗泄泻经验为基础。

本研究发现了5 个新方:方1 由五味子、肉豆蔻、补骨脂、半夏、黄连、干姜组成,由半夏泻心汤及四神丸合方加减,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调和寒热之功,可用于肾阳虚、寒热不调型HRD;方2 由吴茱萸、防风、陈皮、黄芩、半夏、大枣组成,有寒热平调,消痞止泻的作用,可用于肝脾不和,寒热不调型HRD;方3由茯苓、炮姜、车前草、薏苡仁组成,有健脾除湿止泻之功,可用于脾虚湿盛型HRD;方4 由苍术、槟榔、马齿苋、续断组成,有温补肝肾,燥湿凉血止泻之功,可用于寒湿型HRD;方5由升麻、车前草、党参、山楂组成,有益气升阳除湿止泻之功,可用于脾虚湿盛型HRD。

HRD病因较多,病机复杂,治法也较为多样,从文献数据挖掘中可见一斑。从研究结果来看,目前主要以益气健脾、利水渗湿为治法,与泄泻的基本病机较为一致[10];从新方组方规律来看,更侧重于温补脾肾,收敛止泻,这也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方向。当然,数据挖掘也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处方数相对较少,其得到的核心组方和新方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猜你喜欢
新方组方方剂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补精益视片组方分析及研究进展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基于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用药规律探讨
创制新方80首 治疗顽癣新突破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