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艺文志》(增订本)读后

2021-05-23 15:18黄镇伟
博览群书 2021年5期
关键词:著录书目苏州

黄镇伟

2019年歲末,《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下文简称《增订本》)由凤凰出版社隆重推出。透过洋溢着浓浓书卷气的封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份经过全体编写和编辑出版者精心制作、倾情奉献的文化大礼。

《江苏艺文志》初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至1996年出版,凡11卷。《增订本》根据2016年江苏省的行政区划更新为13卷:南京卷(3册)、镇江卷(2册)、常州卷(2册)、无锡卷(4册)、苏州卷(9册)、扬州卷(2册)、泰州卷、南通卷、淮安卷、盐城卷、宿迁卷(盐、宿两卷合册)、徐州卷、连云港卷(徐、连两卷合册),最后一册为作者笔画索引和作者首字拼音索引。各卷按地区首列本地区作者索引。这样,就编辑检索体例来说,各卷分可相对独立,合则俨然一体,方便不同需求的读者使用。

《增订本》共收录作者29617人,著作85309种。以《清史稿艺文志》为参照,其著录四部书9633种,武作成的《清史稿艺文志补编》增补四部书10438种,二者共得20071种。若以50%为散佚之本,《增订本》的著录书仍达《清史稿艺文志》的一倍强。编制这样一部规模空前的区域艺文志,从一开始,原主编赵国璋教授就提出求全求实的编辑原则。求全,就是要求搜集材料广泛深入;求实,就是著录要信而有征。19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大放异彩,好戏连台,古籍整理,古籍珍本的影印大规模有序推进。进入21世纪,《故宫珍本丛刊》《中华再造善本》《明别集丛刊》,以及美国、日本珍藏中文善本丛书等陆续影印问世。这些昔日深藏库房难觅身影的古籍善本,现在现身各大藏馆,随时可与其握手见面。

2014年启动的增订工作,任务主要针对初版在作者、小传、书名、著作、版本、出处等项内容上的舛误和失载进行订正和增补,同时补充著作的收藏单位,以发挥联合书目的功能。编目的基础和依据是文献资料,《增订本》列出了自己的参考文献,包括一般和地方两部分共1590余种。一般部分体现宏观视野,凡345种,包括史传(包括传记资料索引)84种,目录126种,总集61种,丛书74种等四部分,其中129种是1995年以后,也就是《江苏艺文志》初版以后出版的,尤其是丛书部分,74种中有53种是后出的,且大部分是大型古籍珍本影印丛书。地方部分展示微观深度,凡1240余种,主要包括地方志、地方文献目录、家(族)谱等。如《苏州卷》地方部分多达320余种,其中地方志乘96种,宗谱111种。有这样广泛扎实的文献基础,《增订本》才能在初版的基础上,人数和著述有所增加,著述存佚有所界定,各项信息有所匡正,使人物和书目信息相对完整和准确。

《增订本》正文包括两部分:作者小传和所著(刻)书目。

著刻书目是全书的主要部分,信息量最大。由于书籍有多种书目著录,信息或许彼此有重叠交叉,存在异同,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名家更是著述丰富,版本繁复,尤其需要耐心定力,纵有八斗之才,也不能逞半点之能,必须仔细核对,反复求证。《增订本》在这方面可谓表现出色。

版本系统梳理清晰

唐苏州陆德明撰著《经典释文》30卷,内以所释经典分卷,计有序录、周易、古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公羊、穀梁、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各若干卷。今见存有30卷本,也有各随经刊行之本。《苏州卷》(一)陆德明条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详尽著录了各随经刊行本的版本。其所著书目首列《经典释文》30卷,其下依次为《周易释文》《尚书释文》等13种,各种下依刊行年代列出不同版本。这14种书共列出143个版本,其中有22个影印辑入《中华再造善本》。读者一目了然。又如《南京卷》焦竑条,整理出焦氏著述(包括辑、注等)凡110余种,而其中《国史经籍志》《养正图解》《焦氏笔乘》等整理出的不同版本多达10余个。此外著述超过百种的还有苏州的王世贞,202种,陈仁锡,112种,王韬,108种;淮安罗振玉,252种,等等。有的版本难以一一罗列,则采用参见例。如《淮安卷》吴承恩条:在遴选4种《西游记》100回版本后,有按语“有关清刻本可参见《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南京卷》邓邦述条,在按语中指出其校勘之书甚多,其目详见《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对读者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稿本、抄本著录丰富

明清以来,稿本、抄本多为地方士人的著作,是图书典籍中最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部分。《增订本》中著录有丰富的稿本和抄本,多为地方图书馆的收藏。如《苏州卷》沈钦韩条,著录其辑著28种65个版次,其中稿本14种,抄本20种,除独山莫氏旧藏《幼幼堂文集》100卷(未刊稿)外,均一一注明收藏者。王汝玉条,著录著作5种10个版次,8个为抄、稿本。翁心存条,著录29种,其中15种为稿本,5种为抄本;杨沂孙条,书目部分著录34种,其中稿本20种,抄本4种;而徐兆玮条更是著录多达89种稿本,皆系常熟图书馆藏本。《淮安卷》童振藻条,根据杭州图书馆所藏童氏260种稿本整理所著书目。《南京卷》宗舜年条,著录南京图书馆所藏《金陵艺文志》《咫园书目》等稿本。淮安区藏书世家陈氏曾两次将祖上遗存古籍700余部2000余册捐赠淮阴师范学院,其中包括近200种淮地文人的珍稀手稿或抄本。这些稿本或抄本,在《江苏艺文志》初版中多标注为佚或仅存书目。这次增订将信息一一增补在《淮安卷》中。说明《增订本》重视地方人文资源的发掘整理,并由此成功树立起地方艺文志的文化品牌。

著作与刻书合璧

著述与刻书本是古代文化传播中互相促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古代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史志书目或记藏书,或载著述,多不及刻书。《江苏艺文志》明确提出收录重要的校刻之书,对于艺文志的体例具有创新意义。一书在手,著刻合璧,不仅为江苏艺文志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历史内容,也使我们看到了明代金陵书坊、苏州金阊书坊的通俗文学出版、无锡华氏、安氏的活字印刷、常熟毛晋汲古阁刻书等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上书写的精彩篇章。如《南京卷》明代金陵著名书坊唐昶富春堂,周曰校万卷楼,陈邦泰继志斋,仅三家所刻图书就达110余种。然而收录校刻之书,其搜集、甄别、汇总的难度超过著作,因为古代版权意识淡薄,很多书籍并没有校刻者的记录。所以难免有所遗漏。如岳浚、张习、胡正言等三人宜设专条而未见。宜兴相台岳氏荆溪家塾以刻九经、三传名闻天下,明清以来,公私藏家无不珍如球璧,然已稀如星凤。清乾隆年间,高宗弘历得其中《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经传集解》五经,特于昭仁殿后庑辟专室贮藏,名之曰“五经萃室”。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以为相台岳氏为岳珂。1943年,张政烺先生撰《读〈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对相台岳氏家塾校刊九经三传之事,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和严密的史事考证,还原了元代宜兴岳浚主持校刊九经三传的历史事实。

岳浚的刻書活动是江苏古代刻书史上的重大事件。实际上,《苏州卷》陆德明条,已经著录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所刻《周易》《左传经传集解》《论语集解》《孝经》等四种善本,并均已影印辑入《中华再造善本》。明代苏州张习,刻书以精雅知名于世,曾先后刊行过萨都刺《雁门集》、郑元祐《侨吴集》、陈基《夷白斋稿》、高启《搓轩集》、《姑苏杂咏》、杨基《眉庵集》、徐贲《北郭集》、张羽《静居集》等。其中《雁门集》《侨吴集》二集被选入《中华再造善本》。休宁胡正言明末侨居金陵,在鸡笼山侧设十竹斋刻书,其《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名闻天下。

多功能的按语

随着大量新资料的发现,检索手段的升级,古籍查阅的便利,旧有书目的著录错误逐渐显露,对进行辨证纠错,是现代编目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有些著作的内容和价值特别需要加以说明。这些问题,《增订本》都采用按语的形式加以解决。辨证纠错例,如《苏州卷》陈仁锡条:据雷梦水《清代禁书书目汇考》著录集部别集类《白松堂稿》《苟全集》《壑云集》三种,按语称:后2种“江西巡抚海成奏缴。考江西临川人李伍渶有《壑云集》,江西德安人郭贤操有《苟全集》,后两种疑是此二人所撰,雷氏混入者”。《苏州卷》陆釴条:按语曰:清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均著录陆釴有《贤识录》一卷,而《四库全书总目》等则以为鄞县陆釴所著。确认前者著录有误。检宋慈抱等《两浙著述考》“小说考”著录宁波陆釴撰《贤识录》一卷《病逸漫天》无卷数,则又将昆山陆釴的《病逸漫天》误为宁波陆釴所著。足见编目工作中广泛搜集与准确甄别之难。对部分著作增补简要说明例,如《南京卷》许穀条:《石室先机》5卷,按语曰:“本书是明代出版的围棋综合性古谱集。比较完整地收集了明代以前的围棋文献资料。”《苏州卷》归有光条:《归有光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下有按语:

整理团队将全国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珍藏的归氏论著孤本及善本予以搜集、考订、整理、校勘,全面结集。其中大量珍本、孤本整理面世,属抢救性编纂出版。

《淮安卷》阮葵生,著录《茶余客话》12卷本、22卷本,用按语引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出版说明中有关两个版本系统的异同。此类按语甚多,都有助于读者对著作的理解和使用。

再看作者小传。《江苏艺文志》的体例是“以年系人,以人系书”,所以人物小传当是全书的灵魂。《增订本》收录江苏古代人物达29617位。我们以臧励和等编纂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为参照,这部近现代发行最多,规模最大的人名辞典,共收录中国历代人物约4万余人,而《增订本》以一省之域即达其三分之二强,足见编者们搜讨之勤,发掘之力。尽管如此,《增订本》在小传各项内容的取舍上,依然坚持求实的原则。元代平江有一位陆友仁字辅之者撰写了《平江旧事》,又有一位陆友字友仁者撰写了《墨史》《研北杂志》等。自清顾嗣立辑《元诗选》,疑将二者视为一人。臧励和《中国人名大辞典》也疑为同一人。《苏州卷》在立目时,对此据文献记载进行甄辨,将二人分立。《镇江卷》沈括条,按语称:

沈括生卒年有1029—1093,1030—1094,1032—1096,1033—1097等说,此从胡道静《梦溪笔谈》之说。

都采取了审慎的态度。而《苏州卷》沈津条,辨明《吴县艺文志》《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将其与浙江慈溪沈津混为一谈;明吴县人李日华条下,指出王国维《曲录》误为万历进士嘉兴李日华的问题;叶顒条则辨《吴县志艺文志》将其与金华叶顒相混之误,可以说都是求实精神的体现。《增订本》虽然以作者立目,但其收录人物的社会身份覆盖非常广泛,同时参考了大量已有的人物传记资料,又深入发掘地方文献资源,其提供的江苏古代人物信息远较其他人名辞典丰富和准确。所以她不仅是江苏艺文志的重要内容,且完全可以独立作为江苏古代人物辞典使用。

《增订本》是江苏历代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但其用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走出江苏,为其他地区的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和资料。历代流寓徙居江苏者,如宋王安石、沈括,元郑元祐,清李渔、方苞、袁枚、俞樾等,其祖籍故乡的父老不能忘怀。所以,他们的著述,《皖人书录》《两浙著述考》等地方文献书目都有收录。但是《增订本》后出转精,收录的资料较之旧时的著录更为详尽。如《南京卷》王安石条,著录所著103种,包括王水照主编的《王安石全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镇江卷》沈括条,著录所著64种,包括杨渭生新编《沈括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南京卷》袁枚条,著录所著106种,包括王英志编《袁枚全集新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等。即便江苏文士,或宦迹南北,或游学东西,其官声文名往往远播四方,而南朝皇室成员的编纂著述活动、唐代扬州的文选学、清代以苏州为中心的考据学研究等等,都具有全国影响。无疑,《增订本》的出版,将对推动全国的文化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

白玉微瑕

《增订本》作为一部地方性艺文志,其编目工作勉力追求完备,其编例、规模都创造了历史,充分展示了当下文化建设事业欣欣向荣的时代特色。检阅之下,在全书数十万条信息中,难免仍有一二之误。如《苏州卷》毛以燧条,在小传中述及天启五年(1625),毛氏受王骥德临终所托,为刻《曲律》四卷。今毛刻本已辑入《中华再造善本》,按例,毛氏刻《曲律》当列为刻书专条。《南通卷》张朝乐条,据《淮海英灵集》著录所著《佛理篇》《鹊印堂诗集》二种。检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藏有张朝乐刻宋人编《两汉策要》12卷,卷首有翁方纲乾隆五十三年题识,称:“竹轩郡伯将摹勒而传之,属予为识于卷端。”目录叶首行题下有小字“如皋子长甫张朝乐较阅”一行。此书以赵孟頫体手书上板,翁方纲称之“与文敏真迹无二”。当可补录。《常州卷》李朝正条,著录“备急总效方40卷,子部医家类佚”。其实此书尚存。此书宋板最早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后,该书罕见明清官私书目提及,故日人丹波元胤在道光六年(1826)成书的《中国医籍考》中著录为“佚”。民国时期,傅增湘、王文进先后经眼此书。后来这部递经清初江苏藏书家徐乾学、季振宜收藏的宋版《备急总效方》流入日本。日人冈西为人在所著《宋以前医籍考》中著录,并引李朝正序。此书写刻精良,傅增湘盛赞道:“写刻既工,印尤精妙,桑皮莹洁,墨采静穆,真稀世之珍也。”现藏于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贵·四二一)。

大型珍本古籍影印丛书本,如《四部丛刊》《故宫珍本丛刊》《中华再造善本》等,其重要性在于版本价值,故著录上宜标明其影印底本。这一点上,《增订本》执行不一,有的标注,有的未标;同时存在漏列重要影印本的情况。如《中华再造善本》,其辑入江苏作者著述和刻本甚多,如仅常熟毛氏汲古阁影宋元钞本就达18种之多。对此《增订本》已标注大部分,但仍有漏列,如《扬州卷》张方平《乐全先生文集》(宋刻本)、《南京卷》崔子方《西畴居士春秋本例》(宋刻本)、《常州卷》孙觌《孙尚书大全集》(宋刻残本,清黄丕烈跋)、《镇江卷》葛刚正《重续千字文》(清影宋抄本)、《徐州卷》陈师道《后山诗注》(周叔弢跋)、《扬州卷》徐铉校定《说文解字》(清丁晏跋)等。20世纪80年代,笔者有幸在赵国璋教授的指导下,与《增订本》主编江庆柏教授、《苏州卷》主编曹培根教授等共同参与《文献学辞典》的编撰工作,而其时两位已经承担《江苏艺文志》的编撰任务。时隔30多年,两位分别主持《增订本》和分卷的编撰工作,指挥出色,成绩傲人。增订工作有29位同仁参与,这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术队伍。薛以伟在徐州卷《增订本后记》详细记述了自己为搜求寻访资料,踏雪顶日,披星戴月,奔走于城市街巷、远乡僻村的过程,这应该是全体成员投入增订后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正如薛以伟在《后记》中的诗意表达:“一件事情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件事情的开始。寻找,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著录书目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我国档案著录的基本概况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试析协同应用国际档案理事会系列档案著录标准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