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和钱锺书的海上交谊

2021-05-23 23:03周岩壁
博览群书 2021年4期
关键词:郑振铎钱锺书晚餐

周岩壁

郑振铎比钱锺书年长12岁,根据郑振铎的日记,他们是在抗战胜利后认识的,或者说交际渐多。当时,俩人都在上海,郑振铎在暨南大学任教,并和李健吾筹备出版大型文学月刊《文艺复兴》;钱锺书“在中央图书馆有正式职业,又在暨南大学兼任教授”(杨绛《怀念陈衡哲》)。

第一次见面,是在李拔可家,郑振铎在1945年9月14日日记中记载:“至拔可处茶叙,遇锺书诸人。”李拔可和郑振铎是福建老乡,所以经常走动。李拔可,即李宣龚,是当时在上海的旧体诗人,也是个实业家。他很欣赏钱锺书的才华,是长辈。钱锺书的《槐聚诗存》有六首诗,是和“拔可丈”酬唱之作。所以,这位老诗人,一手托两家,对郑、钱交谊是有促进作用的。

1945年10月6日,郑振铎日记载:

午归,请客:到者有一樵,锺书,健吾,西禾,辛笛,联芝诸人。慰堂、振吾亦为不速之客,后来唐弢、柯灵来。森老来,沈仲章来。谈甚畅。——《文艺复兴》决可实现出版!

这此聚会的成员,多是即将创刊的《文艺复兴》的主要撰稿人。这家杂志由郑振铎、李健吾主编,1946年1月推出创刊号,发表钱锺书的短篇小说《猫》;从第二期,也就是2月开始连载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直到次年1月第一期,连载完毕。

所以,郑振铎和《文艺复兴》对钱锺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难怪1946年5月,《围城》出单行本时,钱锺书在《序》中专门加了一段致谢:“承郑西谛、李健吾两先生允许这本书占去《文艺复兴》里许多篇幅。”云云。

郑振铎1947年的日记,关于钱锺书的有15条。我们先把它移录于下:

一、1月28日:四时半,默存来,谈了好久。同行至安定,不遇其主人,即至马宅晚餐。

二、3月21日:六时许,偕至知味观,家宝(曹禺)、健吾、傅雷、锺书诸人为予做寿也。夜冷甚,喝了酒,冒风而归。(按照旧习,是年是郑振铎五十大寿。)

三、3月23日:五时许,偕建功到玄伯宅晚餐。有森老(徐森玉)、君谋、默存诸人。

四、6月9日:傍晚马平叔、森玉、汤临石、起潜、默存、玄伯、守和、存训、葱玉陆续来,谈甚畅,酒喝得不少。

五、6月27日:赴中美,访慰堂,遇钱默存。

六、7月19日:七时许,至瑞璜宅,晤冰心,默存夫妇,健吾,大杰等。谈甚畅。

七、8月19日:六时许,至晋成。文艺复兴请客也。到艾芜,克家,巴(金),靳(以),宗融,郭(沫若),茅(盾),唐,锺书夫妇等。谈至十时许,散。酒喝得不少。

八、10月22日:应咸来,慰堂来,默存来,起潜来。谈久之,圣保来。五时半,出,至各肆一行。六时许,至开明,今日酒会也。持螯饮酒,颇见高兴,稍有生趣矣。半醉而归,已十一时矣。

九、11月5日:至大来午餐,森老(徐森玉)请客也。有默存、起潜(顾廷龙)等。

十、11月13日:晨,金華来,温知来,默存来,介绍了西服裁缝来。

十一、11月23日:默存偕英人McSleavy来,谈甚久。

十二、12月5日:六时许,靳以,默存夫妇,巴金、西禾、嗣群、伯郊、哲民及辛笛相继来,在此晚餐,谈笑甚欢。

十三、12月19日:夜森老来,默存、以中、起潜、健吾、绍虞、济川诸人,在此晚餐,谈笑甚欢。(此日是郑振铎生日。)

十四、12月23日:六时,至叶葵初宅晚餐,有慰堂,森老,默存,玄伯诸人在座。九时许,散,谈颇畅。

十五、12月31日:六时半,至洪长兴,默存夫妇请客也。有马德良、森老诸人。

郑振铎1948年的日记,只有上半年的。但有12条提到钱锺书。为便于下面的检讨,我们把它排序征引下来:

十六、1月1日:下午,默存送书《书林季刊》十册来,中有余《黄鸟》篇之英译。五日许,至会宾楼晚餐,应慰堂约也。在座者有伯祥、默存、起潜、周宽甫、伯郊、辛笛,及南京中图的人二位,谈颇畅。八时半,散。

十七、1月8日:至新雅,中央图书馆宴请从日本来之英国图书馆家Brown及Clapp二君。在座者有默存、震寰及周连宽诸位。默存说话甚多,而有风趣。十时,散。

十八、2月2日:至国际饭店,晤杭文武。在座者为默存、王芸生及储安平,谈颇畅。

十九、2月12日:十一时半,至李玄伯宅午餐。在座者有森老、慰堂、默存、刚主(谢国桢)及玄伯之弟等。喝了几杯酒,谈甚畅。

二十、2月15日:整理客厅,等候客来。威东夫妇来拜年,即留之晚餐。默存来,靳以来,嗣群来,西禾来,Headley来,萧乾来,McAleary来,谈笑颇欢,酒喝得不少。近十时,客始散。

二十一、3月14日:十一时许,默存来,慰堂来,觉明,傅雷,屈,顾,苏,玄伯,森老等陆续来。在此午餐,喝白酒。三时许,散。

二十二、4月27日:午睡。少顷,默存来,谈颇久。

二十三、5月13日:至孙(大雨)宅,到者有大杰,默存夫妇及健吾等,谈颇畅。九时,散。

二十四、5月24日:六时许,萧乾来,默存夫妇来,嗣群来,起潜来,玄伯来,王崇武偕李君来,森老来。谈论古事及版本,甚欢。十时许,散。

二十五、5月29日:十二时许,至玄伯宅,午餐。有乔大壮,马慕轩,默存,起潜等。菜甚精而酒不佳。四时许,回。

二十六、6月10日:六时许,予同、伯祥来,默存来。顾起潜来,周连宽来,在此晚餐。谈得颇畅快。十时许,散。

日记中多次(第五、八、十四、十六、十九和二十一条)出现的“慰堂”是蒋复璁。他是南京的中央图书馆馆长。抗战胜利后,钱锺书应聘为该馆英文总纂,郑振铎是中文总纂。钱锺书编的《书林季刊》创刊于1946年6月,至1948年9月停刊(参看日记第十六条)。其中有不少钱锺书写的英文书评。另外,钱锺书同时还担任英国文化委员会文化丛书编辑委员。日记第二十条所提到的Headley就是英国文化委员会在上海的负责人。(汤晏《钱锺书传》)

汪荣祖说:

自抗战胜利以来,钱锺书夫妇所属的文化圈内,几乎都是学者、作家,大多厌恶国民党的统治,不满社会经济的现状。他们有较多往来者如郑振铎、傅雷、陈西禾、王辛笛、徐森玉、徐燕谋、刘大杰、顾廷龙、张联芝、曹禺、巴金、唐弢、柯灵等人都留在大陆;只有少数人如蒋复璁等转往台湾。(《槐聚心史》)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郑振铎相关日记的精炼概括;或者说,郑振铎日记是对钱锺书20世纪40年代末在上海的文化生活松散真实的注脚。

当然,这并不能包括钱锺书在上海的全部重要交际,甚至是和郑振铎有关的。杨绛曾说,钱锺书参加过一个送别胡适的宴会,同席有郑振铎(《怀念陈衡哲》)。钱锺书自己回忆说:“上海解放前一年,合众图书馆主人叶景葵先生请胡适博士在家吃饭,弟与郑西谛先生皆被邀作陪。”(钱锺书致汪荣祖信1984.7.17)这大概是1948年下半年的事,但郑振铎期间的日记没有存留。我们也弄不清叶景葵和日记第十四条的叶葵初是否同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钱锺书夫妇决定重返清华,于是举家北上,从此,离开了上海的文化圈子。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些峥嵘岁月中的日子和交谊。1974年,在给王辛笛的一首诗中写道:

雪压吴淞忆举杯,卅年存殁两堪哀。

何时榾柮炉边坐,共拨寒灰话劫灰。

并自注:

忆初过君家、冬至食日本火锅、同席中徐森玉、李玄伯、郑西谛三先生陈麟瑞君皆物故矣。

这次深情款款的聚会,我们在郑振铎日记里也查不到。

(作者系文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郑振铎钱锺书晚餐
钱锺书的幽默
“斑点”狗的晚餐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兔子的晚餐
郑振铎炒股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偷吃大象晚餐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