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的疗效

2021-05-24 02:23张在成
医药前沿 2021年5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牙齿

张在成

(山东阳光融和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对自身健康程度重视程度升高,加之口腔宣教力度增加,因此人们对口腔健康问题关注度明显提升,牙列缺损为口腔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压列不完整,不仅会影响其咀嚼功能,亦可影响其发音、美观度、舒适度,基于此需寻求有效方案展开治疗,达到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程度的目的[1]。既往治疗牙列缺损以修复治疗为主,虽可改善其咀嚼功能,但无法获得理想效果,但随着口腔医学、修复材料的发展,口腔正畸因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明确其治疗牙列缺损有效性,本文选择2019 年8 月—2020 年8月接收的牙列缺损患者106 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6 例牙列缺损患者均选自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按1:1 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3 例中男/女=30/23,年龄均值(36.48±5.21)岁;病程均值(6.21±0.81)年;28 例前牙缺损者、21 例后牙缺损者、4 例前后牙均缺损者;分类:15 例I 类者、20 例Ⅱ类者、18 例Ⅲ类者。对照组53 例中男/女=29/24,年龄均值(36.62±5.28)岁;病程均值(6.24±0.76)年;25例前牙缺损者、22 例后牙缺损者、6 例前后牙均缺损者;分类:16 例I 类者、18 例Ⅱ类者、19 例Ⅲ类者,数据统计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者;(2)无治疗禁忌证者;(3)X 线检查确诊者;(4)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5)未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6)凝血机制正常者;(7)积极配合治疗及复诊者[2]。

排除标准:(1)精神及心理疾病者;(2)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4)意识障碍者;(5)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6)严重脏器组织损伤者;(7)依从性较差者;(8)临床资料丢失者[3]。

1.2 方法

纳入研究的106 例患者入院后进行系统、全面口腔检查,及时获取准确的X 线检查资料,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治疗前由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告知其该病治疗成功率,缓解其因治疗产生的恐惧感,还需详细为其讲解正确口腔清洁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

对照组选择口腔修复治疗:指导其选择合适卧位,给予其全麻后在牙龈部作切口,切开粘骨膜,采用剥离器自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种植区域骨质;其次选择大小合适的钻头钻孔,置入种植体,而后给予其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口腔卫生清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在修复治疗前使用不锈钢直丝弓形托槽,自上下颌位置黏结固定,完成后对种植体进行修复治疗,方法如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牙齿稳定性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牙齿与解剖形态相符,稳定性高可正常进食(显效);治疗后牙齿与解剖形态接近,轻微松动可正常进食(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无效)[4]。

(2)临床指标包括:咀嚼功能(采用光栅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指导患者咀嚼等量花生米,咀嚼30 s 后将其吐入量筒内,采集牙齿上残留物,稀释、搅拌、静置后分析,光度越大,咀嚼功能恢复越理想)、自我感觉评分(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判定,效度为0.761,包括固定效果、舒适度、美观度、发音等功能,得分越高自我感觉恢复越佳)。

(3)可见口腔炎症、软组织水肿、不适感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评分(± 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评分(± s,分)

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 例数(mol/cm·L) 自我感觉评分 咀嚼功能(mol/cm·L) 固定效果 舒适度 美观度 发音咀嚼功能总分观察组 53 0.51±0.26 62.72±5.21 1.28±0.26 24.05±0.64 24.14±0.62 24.35±0.34 24.14±0.31 92.17±0.62对照组 53 0.53±0.28 63.68±5.25 0.76±0.32 20.02±0.35 20.07±0.28 20.14±0.31 20.22±0.38 80.52±0.32 t 0.3811 0.9449 9.1816 40.2204 43.5548 66.6131 58.1924 121.5594 P 0.7039 0.346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结果

2.1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86.79%临床疗效相比,观察组(98.11%)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统计两组临床指标

治疗前,咀嚼功能、自我感觉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功能(1.28±0.26)mol/cm·L、自我感觉评分(92.17±0.62)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率

与对照组16.98%不良反应率相比,观察组(3.77%)显著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n(%)]

3.讨论

牙列缺损为牙周病、龋齿等引起的口腔疾病,对于患者咀嚼功能、发音均有影响,严重时可造成颞下颌关节病变,降低其身心质量,基于此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及咀嚼功能[5]。既往多采取义齿种植修复治疗,短期内虽可达到理想修复效果,但长期治疗稳定性较差,患者会出现强烈的黏膜压痛感,继而损伤或破坏其基牙组织,影响咀嚼功能恢复效果,究其原因其牙列缺损治疗效果受基牙条件、缺牙情况限制;其次义齿种植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种植过程中需考虑种植部位骨质量、修复空间、余留牙健康程度等因素,导致其在牙列缺损治疗中效果受到限制,正畸治疗通过直丝弓托槽进行矫正,提高人工种植稳定程度。

经对比,观察组临床疗效98.11%高于对照组86.79%,不良反应率3.77%低于对照组16.98%,证实口腔正畸治疗牙列缺损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分析:(1)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程度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修复治疗,还需在确保牙齿功能同时,提高牙齿美观性;随着修复材料、修复技术的发展,为确保修复治疗效果,对基牙要求逐渐升高,因此在修复治疗前使用金属或陶瓷制成的托槽达到矫正牙齿的目的。(2)义齿种植通过将金属种植体植入缺失牙槽嵴下方,使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紧密切结合,稳定的种植体相当于人工牙根,与上方的义齿人工牙连接后达到固定牙齿,承受咬合力的作用,但人工种植体无法达到最佳的吻合效果,而正畸治疗通过降低弓丝与托槽摩擦力,在柔和、轻力下实现牙齿移动,不仅可减轻机体疼痛程度,亦可改善预后效果,使其更符合牙齿移动规律,提高牙齿稳定性,改善其咀嚼功能。

经对比,观察组咀嚼功能(1.28±0.26)mol/cm·L、自我感觉评分(92.17±0.62)分高于对照组,证实口腔正畸可改善牙列缺损患者预后效果,提高其咀嚼功能、自我感觉评分,分析:口腔正畸不仅可为修复牙体创造条件,还可减少不良修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其整体修复效果;其次口腔正畸可纠正颌关系,减少牙体预备过程中产生的磨损,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亦可改善牙齿美观性。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在改善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自我感觉评分中发挥重要作用,亦可提高治疗后牙齿稳定性及治疗安全性,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牙齿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可怜的牙齿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如何保护牙齿?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