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寿停售风波!32款短期健康险惨遭下架,代理人集体逼宫要求继续履约;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6.4%!

2021-05-25 11:15邢莉
金融理财 2021年5期
关键词:宣导续保健康险

邢莉

五一大限将至,据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百万医疗险即将大批下架。对于诸多保险公司来说,转保迫在眉睫。

普遍而言大众认为转保最难通过的是客户这一关,而近日,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下称:太平人寿)黑龙江地区代理人集体要求继续履约事件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自家代理人集体行动且如此轰动,在行业并不多见。

据悉,太平人寿对保险代理人进行培训时,以及在相关宣传材料中反复提及“保证续保”,而保险代理人对于客户的推介中,同样也引用了“保证续保”。业内观点认为,太平人寿这一行为涉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权益。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同样给行业敲响了警钟,短期健康险转保过程中,作为重要一环的代理人群体亟需被关注。

宣导中多处强调“保证续保”

日前,涉及黑龙江太平人寿代理人集体要求履约的视频在业内广为传播,视频显示七台河、佳木斯、五大连城、绥棱县、绥化、肇东等多地代理人,集体要求太平人寿售出的医无忧和超e保系列产品按照公司宣导要求,保证产品续保到80周岁和100周岁。

据网络上流传出的太平人寿保险销售代理人内部培训PPT显示,太平人寿在产品宣导和代理人培训过程中突出了该产品“保证续保”,并表示未收到被保险人停止续保合同的书面申请,将为被保险人自动办理相关续保手续,并保证保证产品续保到80周岁和100周岁。

“一年期医疗险产品的特点就是产品的不可延续性和每年续保都需要核保。”一位保险从业人员告诉《金融理财》,“但太平人寿为达到短险长做的目的在宣导课件中提到的字样,均作出了保证续保的承诺,典型的销售误导短险当长期险来卖。”

据上述人士介绍,保证续保实际上是一种长期险,长险的定价包括了准备金提取,还要算新业务价值和内涵价值这些与利润相关的指标。而短期险一年一理赔,一年一结算,算综合成本率即可。

“保证续保”、“自动续保”等一度成为保险公司的营销利器。“部分公司销售行为不规范,把短期健康险当做长期健康险销售,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此前指出。

不过对于太平人寿而言,有不少代理人则按照培训话术,向客户推销产品。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有代理人表示,“突然停售并要求存续客户转报其他险种属于违规行为,损害了客户权益,我们对客户无法交代。”

目前,太平人寿方面尚未对该事件做出公开回应。多位从业人员向《金融理财》表示,“这个事情是非常棘手的,代理人的诉求就是不能停售。但是不停售是不可能的,不是公司层面能解决的,银保监的文件不是儿戏,必须严格执行。”

32款短期健康险产品停售

此次事件的起因在于,太平人寿宣布停售了包括“医无忧”、 “超e保”在内的32款短期健康险产品。

3月31日,太平人寿发布公告称,自 2021 年 5 月 1日零时起,停止销售 “太平超 e 保 2019 医疗保险”等 32款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产品停售后将不再接受续保。太平人寿称,已推出新短期健康险产品以补充产品线,更好地满足客户对短期健康保障的需求。

长期以来,短期健康险产品凭借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广的优点,一下成为了互联网保险时代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产品。但短期健康险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2021年1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要求,严禁保险公司通过异化产品设计,“短险长做”误导消费者。明确短期健康保险不得保证续保,不得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新规除了对“短险长做”等销售行为做了规范外,还对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核保理赔不规范;无序竞争等问题做出了相关要求。并明确新规印发前,保险公司已经审批或备案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不符合新规要求的,应于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销售。

不止太平人寿,近日多家保险公司相继发布了停售的公告。3月25日,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将于2021年4月30日停售不符合通知要求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3月31日,信泰保险公告自4月30日起停止销售3款短期健康保险产品……

此外,《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决定停止销售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除了要及时通知保险消费者外,还要为已购买产品的保险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内继续提供保障服务,同时在保险期间届满时提供转保建议。对此,部分保险公司会出一个新版产品,让老产品的客户转保。不过转保为保护客户权益,一般不需要重新健康告知和核保。据悉一些险企公布的2018年至2020年停售产品和有效保单信息中,有的停售产品卖出了近十万件,转保难度可想而知。

2020个险代理人减员数千人

近日,中国太平公布了2020年财报数据。根据中国太平财报数据显示,去年境内寿险原保费同比增长3.3%,不过,寿险新业务价值87.84亿港元,同比下降16.4%,人民币口径同比下降21.5%

太平人寿方面,实现保费收入及保单存款为1719.94亿港元,同比增长2.5%;股东应占溢利为111.17亿港元,同比增长13.6%。同时,太平人寿的总资产也同比大增30%至8681.88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太平人寿在2020年的个人代理人数从385655人减少至381239人,减少了4416人。太平人寿透过个人代理队伍分销的保费由2019年的1238.41 亿港元下跌至2020年的1197.67亿港元,下降3.3%。本年度内代理人每月活动人力人均期缴保费下跌至 12570 元人民币,而这一数据在2019 年为14455 元人民币。

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太平人壽要力争新业务价值的增速跑赢大市,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业务价值率努力提升;在人力上要做到有效人力和规模人力的同步增长。而此次代理人集体要求继续履约事件发生后,是否会导致人员进一步流失呢?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宣导续保健康险
基于二元Logit模型对车险续保影响因素的研究
车险客户续保率
国外健康险什么样
聚焦商业健康险
商业健康险“很苦恼”,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