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科学

2021-05-25 07:47熊波翔
科幻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上尉电量电池

“我讨厌科学。”

很奇怪的,上尉从休克中醒过来时,这是出现在他脑海中的第一個念头。

从旁边拽过那个黑色的手提箱,他艰难地爬出了已经冲出路基、倾覆在雪地中的全地形车。越过一个仍在无助地旋转着的轮胎,他抬头望去,天边那一抹雪尘,是已经远去的敌人。看来在带走了所有能用的电池之后,他们并没有多加逗留。

毕竟,谁会在一个死者身上浪费宝贵的弹药呢?

由于十年前的那场灾难,现在这里白天的气温稳定在零下120摄氏度左右,到了晚上,则会降到零下160摄氏度。

在刚才的战斗中,一颗钢芯覆铅的穿甲弹击穿了他密封服上的两层绝热层,最终在合成纤维制成的气密外层上结束了它的旅程,或许在此过程中还造成了内出血和几根肋骨的断裂。在紧急止痛剂自动注射后,电加热装置正在接近最大功率工作,以弥补散失的热量,并使密封服内的温度维持在4摄氏度—— 一个让他足够难受却刚好不会被冻僵的温度,来减缓电量的损失。还有一个小时就天黑了,在载具损毁的情况下,气温骤降和电池耗尽都能轻而易举地夺走他的性命。

他已经是一个死者了。

电池剩余电量:80%

上尉跨过曾经是橱窗,现在已经有一半被积雪掩埋的店面,努力地将自己逐渐麻木的身躯拖到了一张曾经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糟的?”

在他还不叫上尉的时候,他曾是一个农夫。

在衣阿华州广袤的平原上,他管辖着超过一千公顷的玉米耕地。当然“管辖”这个词并不是很贴切,毕竟真正的耕种都由那些无人机和全自动的联合收割机代劳了。毫不夸张地说,作为一个农夫,他的技艺十分精湛,但自从农业全自动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后,他就失去了用武之地。自己靠经验勾兑的肥料,又哪儿能和实验室中千百次实验得出的精确到毫克的配方相比呢?不过,他还是能够享受自己仅存的快乐的。

经常地,他躺在松软的土地上,看着女儿扶着玉米秆,蹒跚学步,又或是半闭着眼睛,享受那午后灿烂的阳光和和煦而又温暖的风。美中不足的是,天空中盘旋的无人机发出的噪音常常打搅了他的美梦。

从地上捡起一块土块,他向嗡嗡叫着的无人机扔去。当然不可能打中——在他看来,无人机群就像一只只硕大而又丑陋的苍蝇,盘旋在世界的上空。

不过,在战争爆发后,一切就都结束了。

电池剩余电量:60%

黄昏来临了。

冰封的楼群好似一根根直刺天空的巨柱,夕阳在残存不多的玻璃上映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天空流下的血滴。拉长的阴影在积雪覆盖的街道上缓缓移动,大地即将再一次被黑暗笼罩。

天边浮现出了三轮月亮,那是仍在忠实工作着的埃俄罗斯①系统。

作为一名士兵,他的生活和从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这个时代,士兵和电脑操作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作为一名无人机的目标甄别员,他甚至不需要懂得任何技术细节,只需要操作几下鼠标,用绿色的小光圈套住目标,然后耐心地等待一会儿,让光圈从令人烦躁的红色又重新变成绿色,这就代表着又一个目标从世界上消失了。

是埃俄罗斯气象武器系统,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在对技术一无所知的他看来,埃俄罗斯的使用,就是天上月亮数目的增减过程。

在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是可以看到几个同时闪耀的月亮,多时有五个,少时也有三个,大小、亮度都与月亮相差无几。

那其实是一百千米高度同步轨道上的一面面反射镜,直径在一千米上下,都由超薄的纳米级反光材料制成。在夜晚,它们将太阳的光反射到地面特定的角落,巧妙地聚焦大气中的能量,给敌人的土地带来飓风、海啸和冰雹。

偶尔,可以看到反射镜上出现一点光斑,这光斑稍纵即逝,但镜面却如同被投入了石头的池塘,激起一层层的涟漪,这涟漪很快扩大,使整个镜面皱缩、变形,最终失去了形状,隐没于黑暗之中。这是敌人的天基武器和从地面发射的战术核武器偶尔躲过了镜面全自动反导系统的拦截,命中了镜面。不到0.1毫米厚的膜在强劲的冲击波中顿时扭曲、褶皱,最终被无情地撕碎。但是,隐藏在深空中的备用反射镜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出现,以给予敌人持续的打击。

问题的发现是缓慢的。以至于人们很晚才把那些在错误的地方出现的极端天气与埃俄罗斯系统联系起来。

人们终于发现了它的失控,而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在进行了最后的努力却没有结果后,政府下达了全民疏散的命令。

长途汽车早在一年前就全部停开了,他好不容易才挤上一辆开往衣阿华州的军用巴士,迎面吹来了阵阵的寒风。成排枯黄的玉米飞速从车窗旁掠过。

“这不是家乡的风。”他想。

在车轮的颠簸中,他回到了家—— 一片玉米地。

在两年前的一次F7级龙卷风中,他的家,连同附近的一个小镇,全部被彻底地从地图上抹去了。在这前所未有的强大风力下,现场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大于半米的残骸。

接着,在这个往年最炎热的季节,天空飘起了雪花。

他瘫坐在地上,从天亮到天黑,又从天黑到天亮。

第二天, 他返回了驻地,放弃了南迁的名额,成了留守故土的士兵中的一员。

电池剩余电量:40%

他看到身旁的雪地中有一枚暗绿色的东西,表面的油漆已经脱落了一部分,露出锃亮的金属外壳。虽然现在它们已不再使用以黑索金为主要成分的无烟火药,形状也因适应低温的需求而有了变化,他还是一眼就能够认出,那是一枚子弹壳。它或许是刚才的战斗留下的,或许更早,因为极度的严寒几乎能让时间凝固。

“五十枚子弹壳,可以换一杯热茶。”这是基地的规矩。

一杯热茶,这正是现在的他所需要的。在那个他度过了十年的地下基地中,这是为数不多的消遣。

即使深埋在地下,地面的严寒还是能透过超过一百米的泥土和几米厚的绝热层,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来。靠着地面的光伏板阵列和柴油发电机的供电,基地才能勉强维持住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温暖。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杯热茶,已经是奢望了。

那些传言他是听到过的:据说在更深的地下,靠着无穷无尽的地热能和地面基地的供养,上流社会的富豪们享受着与战前没有区别的、花天酒地的生活。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指挥官阴沉地说,昏黄的灯光在他的脸上勾勒出大片的阴影,“如果没有那几十个亿资金的投入,基地从哪里来?你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你们现在的生活……”

出发前他就感觉到这次的任务与往常不同。

穿过陌生的街道,在进入破败的工厂大门时,他隱隐约约看到了残碎的招牌上“Cigarro”的字样。在小心地用防冲击物品箱装好那几个符合指挥官描述的,印着西班牙文的木盒后,小队不敢多留,迅速离开了。

毕竟,这里是旧城区最危险的区域。

袭击还是发生了。

在被迎面射来的步枪子弹击中后,他最后的行动是拼命拉起了刹车,然后就陷入了昏迷。这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他的死亡,让他恰好躲过了随后的12.7毫米重机枪的扫射。而车内的其他成员就没这么幸运了:尽管被至少3颗大口径机枪弹洞穿了身体,负责保管箱子的年轻下士在最后的时刻仍紧紧地抱着箱子。而他的鲜血,甚至还来不及喷出就已经在极度的严寒中冻结了。

电池剩余电量:20%

上尉看向那个箱子,那个他和他的战友用生命保护的箱子。

“即使死也要死个明白。”

他打开了箱子,又用冰冷而僵硬的手拿出随身的匕首,艰难地撬开了其中一个木盒。

他看向其中。

那是一盒整齐排列的,上好的哈瓦那雪茄。

他笑了。

他因寒冷而麻木的嘴角抽搐着,开始是微笑,随后变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大笑,直到内出血让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弯下了腰。再直起腰后,面罩上已覆盖上了一层细细的血沫。让眼前的景物都覆盖上了一层血色。

一条人命值几支雪茄?这可真是个好问题。

木盒从他手中滑落,任由逝去的生命滚落一地。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他解除了控制面板的自动锁定,将设定温度调到28摄氏度,闭上了眼睛。

他嗅到了一股成熟玉米所特有的香甜气息。

他睁开眼,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玉米,脚下是松软的泥土。温暖的微风吹过,粗糙的玉米叶拂过他的面颊。

这是家乡的风。

在逐渐模糊的视野中,他的女儿向他奔来。

电池剩余电量:0%

“我讨厌科学。”上尉喃喃地说。

一滴泪水从他的眼角滑落。

在零下160摄氏度的严寒中,这泪水很快冻结了。

【责任编辑:邓 越】

小雪说文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是一愣的;但看完整篇小说,我是唏嘘的。全文出场人物只有一位上尉,他甚至没有资格拥有一个名字,就为了一盒不属于自己的雪茄在寒风中慢慢死去。整篇文章更像是一位濒死的可怜人的“走马灯”,从安宁到流离,从幸福到悲凉,而带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他最讨厌的科学吗?我想每个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同时,从写作上来说,小作者对于结构的把握是比较良好的,剧情虽没有展开描写,但也一环扣着一环,能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感情的细腻变化,首尾呼应,点题且不突兀。希望熊波翔同学以后能更上一层楼,小雪看好你哦!

从本期开始,“校园之星”栏目投稿邮箱变更为:

xiaoyuan@sfw.com.cn

原邮箱xiaoyuan@sfw-cd.com继续沿用至2021年3月31日。

征稿对象:中小学、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作品篇幅:5000字左右,特别优秀可适当放宽

小雪等着你的来稿哦!

①埃俄罗斯:希腊神话中的风神。

猜你喜欢
上尉电量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电量越低越透明的手机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四川2018年7月转让交易结果:申报转让电量11.515 63亿千瓦时
电量隔离传感器测试仪的研制
救人
救人
北斗通信在小型水电厂电量采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