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2021-05-25 10:49李晶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李晶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全民阅读;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数据库资源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纸媒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样,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完全依赖电子设备的年轻人的节奏。要想跟上大时代的步伐、推动全民阅读并实现图书馆的完美转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加强及数据库资源建设工作更是迫在眉睫。文章基于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分析,对如何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相结合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2-0130-03

1 如何定义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本质是运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大众所需的各种文献数据的图书馆,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把不同地区和不同载体的电子资源通过数字技术加以存储,跨越不同区域和不同地点,读者从任何一家有网络的图书馆就可以实现信息查询和传播。数字图书馆涉及信息资源的不断整合、反复加工,对信息资源进行长久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并保证读者查询的信息资源不断得到实时更新的实效性的全过程。通俗来讲,数字图书馆就是一所虚拟的,没有实体图书馆的围墙,没有人员限制,任何想要获取知识的人都可以自由查阅的图书资源站。

2 数字图书馆在当代社会的角色

互联网潮流给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大众公共服务不断朝着“以用户为主”的方向加强和完善,我国对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和关注程度越来越大,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就能直接彰显出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随着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经费的不断投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图书馆,然而,图书馆也面临旧书堆积如山、文献查阅不便、文献的摆放与排列结构不合理等挑战,并且呈现出年轻读者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因此,如何增加年轻读者数量及做好阅读推广工作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而数字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 数字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推动者

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建设和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年轻读者有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读者早就已经习惯了直接用智能手机查阅工作、学习所需的资料和信息,通过平板电脑或便携式电脑等终端设备阅览图书、网上冲浪等。数字化阅读带来的便捷性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人们在等地铁、公交时都可以阅读电子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享到网络上,实现新时代图书馆的快速转型,适应年轻人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改变傳统的服务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走入图书馆。

2.2 数字图书馆是全民阅读重要的实施者

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直接影响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体验,读者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输入在图书馆申请的专属账号和专有密码就可以实现上网,大部分读者对纸质图书资源还是比较青睐的,通过输入想要获取的图书题名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的位置,将传统纸媒资源与互联网有效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直接在网上阅读电子图书,省去查找纸质图书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有不同阅读爱好和习惯的人群,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开展。

3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3.1 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

我国图书馆从2011年开始才真正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加以实施,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极大地改善了33家省级馆和185家地市级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络的搭建初步实现了各区域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节省了读者查阅时间和成本。高科技造就了如今的数字图书馆,我国只有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研究才能使数字图书馆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产业调研网发布了2014年至2022年关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包括很多国家级计划和实施项目,如CPDLP项目、知识网络—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国家教育部数字图书馆计划、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图书馆群软课题研究项目等。

3.2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状况

中小型图书馆的网络都存在无网络或网络的稳定性不高等问题,图书馆网络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甚至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图书馆的4G网络环境都存在问题,读者要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或者通过手机查询知识和信息都非常不便,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网络技术的不成熟,会使当前对互联网极为依赖的年轻人产生不适感,从而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3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严峻挑战

虽然我国自2011年开始关注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各方面仍需提高和完善,如:不同图书馆的数据资源之间如何通过网络建立紧密的联系;用户要想获取信息应通过哪种途径;通过信息技术如何对资源进行分类,使用户在查找信息时条理清晰且有针对性;如何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安全,不受黑客肆意攻击,保证上网用户的信息不被窃取等,都是数字图书馆现阶段需要认真考虑的严峻问题。数字图书馆只有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研发,才能解决目前大众担心的问题,才有望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得更大、更强,也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到图书馆阅读、学习。

3.4 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

目前,我国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纸质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老化、破损等现象,而数据库资源查询不仅便捷而且存留时间长,现在的年轻读者也越来越倾向于数据库资源。然而,从长远来看,我国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数据库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当前我国的数据库资源还不够丰富,很多纸质图书仍没有办法通过网络实现查阅,导致很多读者不愿意通过数字图书馆查阅信息,而是直接通过百度等搜索工具,任由这个问题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数字图书馆失去存在的意义。

4 基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考

4.1 公共图书馆的全网络覆盖

网络是当前年轻读者群体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备条件,图书馆必须保证每一位读者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网络,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具体做法包括:首先,部分图书馆网络需要登录密码才能连接的特殊设置应予取消。部分图书馆出于网络安全和网速限制问题可能会有特殊设置,其实通过网络安全区域设置可确保安全和网速,图书馆里的读者可以自由连接网络,图书馆外的无关人员则无法连接。其次,图书馆要加大网络检测力度,定期检测网络状况和网速,通过技术人员对网络的不断修复和加速,确保读者在登录数字图书馆时能有更好的体验。

4.2 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加强

各个城市之间的图书馆应就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各个城市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实现相互链接,保证资源的互联互用,解决数据库资源丰富性不足的问题。图书馆应做好电子图书资源的分类工作,借鉴纸质资源的分类方式对电子资源进行分类,如社会心理、历史文化、军事政治等。读者点击分类目录后再进行搜索,会使搜索工作变得清晰快捷。图书馆对网络安全防御系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用更加优秀的技术人员,保障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使他们安心登录数字图书馆和浏览网页。

4.3 数字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权限的设置

在知识付费年代,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公共服务的特殊性质,开放免费阅览电子图书的权限,读者通过网络自主申请图书馆的账号和密码,实名登录数字图书馆免费阅读资源,这一举措将会吸引大量的年轻读者走进图书馆,而不需要在网络上购买电子书。读者需与公共图书馆签订阅读协议后才可以阅读资源,且图书馆对购买的数据库资源应有特殊说明,如出现私自将资源发送给非本馆读者,或利用一些网络工具对资源进行批量下载,用于其他非法牟利行为则绝不姑息,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5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首先,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图书馆建设将会摆脱传统、簡单的文献管理方式,以读者阅读内容为主的管理模式将升级变革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导向”,数字图书馆会从内容、服务、智能技术三个维度展开智能图书馆建设。其次,数字图书馆将会集海量数据于一体,读者只需登录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阅读海量资源。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信息种类的全覆盖和学科领域的全覆盖,读者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查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再次,不同地区的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当代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每个地区的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短板,通过特色资源的互相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短板,也能避免资源内容的重复,从而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范瑞英,王玮.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效能[J].科技信息,2013(26):266.

[2] 黄柱燎.图书馆服务效益探讨:以广东省科技图书馆服务工作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5(5):178-181.

[3] 陈雅沙.关于提高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效益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2):160-164.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刍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及其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