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土建工程常见问题分析与改进

2021-05-26 06:51朱祖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5期
关键词:土方屋面变电站

朱祖森

(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国家电网与变电站建设的相关政策的提出,对于变电站土建建设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两型一化”的相关要求,应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变电站工程,通过对变电站施工细节的合理优化,从而促进变电站土建工程的顺利实施。由于目前我国在进行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变电站后续的使用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该文将针对当前变电站土建工程中所涉及的道路、屋面、门窗、室内底层以及结构防腐等多角度进行探索,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为变电站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1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1 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永临结合”道路,也就是将临时施工道路作为永久性道路的路基,并在临时性施工道路上面铺设永久性道路的面层,通过这种做法降低资源的浪费,提供资源的利用率。而这种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道路缩封间距一般设置在4 cm~6 cm,并且对于弯道处、纵坡变化处、板宽变化处,会设置横向胀缝。这种设置在正常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施工产生任何影响,但当温度上升至35 ℃以上时[1],部分道路的胀缝处会出现起拱现象,这不仅会使道路局部产生裂缝,也会影响道路的整体美观。

1.2 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变化导致道路表面的温度急剧上升,当环境温度上升至35 ℃时,道路表面温度经常会上升到60 ℃以上,这种温度的剧烈变换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而且由于路面受热面积较大,路面厚度较薄,而混凝土的温度敏感度较强,因此在受到高温时,会出现结构变化,而由于道路胀缝的设计无法满足膨胀量的需求,从而导致道路出现了起拱现象,由于路面是临时改造的,路面下方的碎石垫层不稳定,受到压力和问题的影响也会使路面的起拱现象更加严重。

1.3 解决措施

为了有效地改善路面起拱的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永临结合”道士路面层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先将临时道路的路面进行打毛和粉碎,并且在路面添加材质和铺设软性材料作为道路的地基,通过增加路面应力的方式,缓解路面膨胀量对路面造成的损坏。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应当对道路的胀缝进行一定的调整,结合季节的差异,冬天应当将胀缝控制在30 mm左右,其他季节应当将胀缝控制在25 mm左右。而且为了优化混凝土的结构,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现象,应当对混凝土添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通过添加优质粉煤灰、防水剂等材料,提高混凝土的耐热力。在进行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采取表面拉毛或者压痕的施工手法,从而帮助道路在受热之后气体的排出。

2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屋面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屋面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结合变电站土建工程运用过程中所反馈的信息可知,在屋面施工的过程中,屋面渗漏的问题是严重影响变电站及电气设备使用的重要问题。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1)屋面积水。由于屋面坡度较小或者屋面排水分区设置得不合理,导致屋面内的积水不易排出,而且由于积水的堆积导致屋面的防水层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了渗漏现象。2)温度变化过大和屋面阳角处的配筋较少也会使屋面出现渗漏现象。在温差变化剧烈的情况下屋面板材会出现收缩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屋面的应力发生变化,由于应力的集中导致屋面产生了45°角的裂缝,出现了屋面渗漏的现象。3)屋面防水层老化,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性经常会选择建筑柔性防水材料,这种材料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老化、变形,这将严重影响防水材料的防水功能,使其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出现屋面渗漏的现象。

2.2 解决措施

屋面防水工程的开展是1项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把控,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对屋面排水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缜密地设计使结构坡度满足排水坡度的需求。其次,屋面板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配备足够的配筋,有效防止温度变化的过程,屋面裂缝的发生。并且应当加强屋面、板面以及四周阳角之间的配筋用量,降低屋面板开裂的风险。最后,在进行防水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屋面的强度和刚度进行设计,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防水性。采用多种措施进行防水设计,提高屋面的防水性能。在防水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不易受到温度变化和应力影响的新型防水材料,减少房屋渗漏现象。

图1 屋面防水工程设计

3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门窗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门窗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门窗问题是当前变电站维修中的1个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窗台渗水、窗口渗水和窗扇渗水3个方面。窗台漏水主要在窗角周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窗台安装的过程中对于窗台间的填缝没有彻底清理,在填缝的过程产生了填缝不实的现象,而且在进行填缝的过程中产生了空鼓现象,这使密封膏之间有空隙,因此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而窗口漏水和窗扇漏水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安装过程中,拼接缝隙不严造成的。

3.2 解决措施

结合门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来说,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善。首先,在窗台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建筑外围的坡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确保高度不低于20 mm,摒弃在窗体的下方设置滴水线,避免由于下雨或其他情况对墙体造成水渍污染。其次,在进行窗框周边的填缝过程中,应当选择品质优良的发泡膨胀材料,减少涂抹不实、空鼓的现象。最后,对于窗框的安装工艺也应该严格把关,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门框安装,并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水实验,确保施工质量。

4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室内底层地坪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4.1 室内底层地坪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变电站所处的场地也十分考究,如果变电站所处的场地位于高填方区或基础持力层下具有软弱下卧层,那么室内底层地坪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有裂缝出现,而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陷,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回填土使用的不够密实,从而出现了不均匀的地基下陷现象。

4.2 解决措施

为了有效防止地基下陷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基础的沉降率进行有效的计算,结合《建筑地基基础建设规范》的相关内容,合理估计建筑物沉降的指标,通过采用相应的结构措施和构造措施,确保基础持力层下无软弱下卧层,并且在回填土的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层夯实的方法,确保回填土的密实程度能够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在回填土使用的过程中,回填土过深,可以搭配配筋地面共同使用,通过添加配筋地面的方式,提高回填土的结构,通过设置地下框架梁板的方式增强地面负荷的强度,从而促进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的增加。

5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结构防腐施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1 结构防腐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变电站处于滨海地区,且随着变电站工程的发展,我省变电站建筑物为钢结构,但是钢结构防腐漆需要确保表面清洁干燥,相对湿度<85%。滨海地区的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腐蚀物质,因此,地下水在和钢筋混凝土接触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腐蚀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中含有丰富的氯盐,是1种腐蚀性较强的物质,会破坏钢筋的强度,而且结构耐久性也会有所降低,结合部分地区的施工经验,地下水会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微腐蚀现象,长期浸泡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微腐蚀性,钢结构具有若腐蚀性,则会导致钢结构的强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常用的钢结构防锈漆种类很多,对结构防腐具有重要的作用,涂层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环境,根据不同的腐蚀条件选择合适的耐受性较佳的涂层。在日常防腐工作中,可以采用热浸锌、涂层法和阴极保护法等措施。

5.2 解决措施

在特殊地区的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地下水的特性,对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由于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于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因此会对钢筋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基础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粉煤灰改变混凝土的抗氯盐性,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增强建筑物的耐受程度。

6 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中土方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1 土方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土方计算与变电站站址选择密切相关,站址的选择应当不侵占耕地或少侵占耕地,通过选择较为平坦的地区,尽可能地减少土石方量。虽然土方计算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方的类别和施工工艺,考虑不周会影响土方的压缩性,而且就目前的土方计算现状来说,实际施工的土方数量与设计的数量会存在极大的差距,这严重影响了施工进程。

6.2 解决措施

场地标高的设置需要满足当地部门的要求,而且应当设置高于百年或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标高,通过尽量使土方计算所得的取土或弃土量得到最小,从而提高土方计算工作的效率,在进行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全面了解场地各层土壤的地址情况,通过对土质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对土质的处理方法,对于土质较为松散的地区,土壤的表层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因此可以根据土方实验进行仔细地分析,选择合适的土壤手法技术,降低土方计算中的误差。

7 在整体施工中常见危险点及预防措施

结合上述分析,不同的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施工阶段都存在不同的施工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有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的施工问题,下面将以表格的形式,对整体施工中准备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常见健康安全危险点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见表1和表2,以供相关人员借鉴。

表1 整体施工中准备阶段常见健康安全危险点及预防措施

表2 整体施工中基础施工阶段常见健康危险点及预防措施

7.1 准备阶段

在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准备阶段,临时电源电缆老化,接头过多,接头不当会造成安全隐患;用电设备电流引线过长,会造成安全隐患;缺乏完善的警示标志会造成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生活电源乱接现象严重,乱扯电源不规范接法都会造成安全隐患。以下针对这些常见的安全隐患以表格的形式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见表1。

7.2 基础施工阶段

整体施工中基础施工阶段常见健康危险点及预防措施见表2。

8 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变电站后续的使用,结合目前变电站土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汇总起来一共包括6个方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提高变电站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坚持“设计是基础,施工是主导的原则”,确保各方通力合作,在完善管理制度和施工技术的同时,实现工程创优的目标。

猜你喜欢
土方屋面变电站
一场屋面火灾引起的思考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
建筑屋面防水及排水设计
变电站,城市中“无害”的邻居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深基坑土方开挖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AutoDesk Map 3D的土方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