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深情厚望 描绘精彩画卷

2021-05-26 02:19鲍雅辉
当代矿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矿坑露天矿矿山

□鲍雅辉

抚顺煤矿博物馆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730个日日夜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

“抚矿人”清晰地记得,两年前的那个美好时节——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露天矿时作出重要指示: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这既是对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建设绿色矿山、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命题。

两年过去,西露天矿都有哪些新变化?沿着总书记的脚步,近日,笔者再次探访西露天矿,看他们如何字斟句酌地续写面向未来的“答卷”。

站在西露天矿观景台向下俯瞰,生态修复展示区生机盎然,油水蜡、金叶榆、丹东桧柏组成的绿色魔纹既活泼又俏皮。一条绿色的飘带映衬下,“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矿山”几个字格外醒目。若将视线放远,还会看到挺拔的云杉、翠绿的竹柳,或高低错落,或疏密有致,一排排、一簇簇镶嵌在矿坑边。此情此景,让人对西露天矿生态矿山的模样有了初始想象。

“我们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工作安排,按照‘一闭两转四保障’总体思路,扎实抓好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矿坑安全保障和形象面貌,实现了由采转治的业态转换,百年老矿开启了综合治理、转型发展的新征程。”站在观景台前,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西露天矿党委书记、矿长李森细数两年来的矿山治理成果。

两年来,西露天矿始终坚持把确保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增强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针对综合治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做到季有目标、月有重点、周有安排。同时,突出安全工作重点,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引领,以及实施全过程、全覆盖的现场安全监管等多种有效措施,确保全员岗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实现了安全生产十五周年,目前正在向安全生产十六周年奋进。

两年来,西露天矿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中咨公司等上级部门和机构来抚顺调研开展评估论证,全力参与支持抚顺市完成《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总体思路》及《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总体思路可研报告》的编制论证,顺利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审定。同时,主动邀请王安院士、彭苏萍院士等权威专家及中科院、中咨公司、中煤科工集团等科研机构实地研究灾害治理、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相继完成了安全评价、环境评价、稳定评价、经济评价,完善了具体行动方案,为科学开展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露天矿绿化

近期,西露天矿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会议精神,全力配合国家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上级部门和科研院所,深入开展规划方案的再完善、再论证,并相应成立了5个工作组,主动参与做好西露天矿地质、水文、旧巷道等矿山资料收集整理,得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认可。

露天矿

在评估论证的同时,西露天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大力实施生态恢复治理“2019、2020行动计划”,有力推进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全面开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不间断地实施矿坑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持续做好矿坑削坡减重、回填压脚、疏干排水、消防火治理,共完成回填压脚工程量2000万立方米,全面提高了坑帮的稳定性。

西露天矿积极与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密切合作,共同设置了240个人工GPS岩移监测点,加密重点区域监测周期,实时监控边坡动向,提前发布预报和预警,切实提高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控能力。同时,不断加大新老火区和潜在自燃发火区域的防范及治理,累计清理可燃物料30万立方米,12处冒烟发火隐患均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矿坑安全稳定和环境持续改善。通过采取钻机湿式打眼技术、放炮现场常备洒水车、提升系统转载、破碎现场实时开启喷淋装置等多种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作业扬尘,还在入坑南门和西门自行设计建设了2个车辆喷淋系统,对升坑车辆进行清洗,避免对地面造成扬尘污染。他们还实施了80余项防治水工程,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且成功抵御了“巴威”“美莎克”“海神”三次台风的侵袭。

按照“先治理绿化,再整体利用”目标定位,两年来,西露天矿“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发展新画卷跃然展现。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按照综合治理、生态恢复、产业跟进、绿色发展方针,我们全面推进生态恢复—绿色矿山—景观提升—文化弘扬治理模式。截至目前,治理面积已达1215亩,累计栽植各类树木100万余株。”西露天矿总工程师肖平指着不远处的生态修复示范区向笔者介绍道。

走进示范区才发现,脚下的土壤是由煤矸石、绿色泥岩、油母页岩贫矿及废渣等排弃物组成,栽种培植的10多种植物,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定睛细看,那些种类繁多的小花聚集在一起被称作“繁花似锦”,那些玫瑰的团聚被称作“玫瑰芳踪”,那些紫丁香的集会被称作“丁子之香”,那些太阳花的约会被称作“阳光部落”……除了花儿,示范区还栽种培植了枸杞、钙果、大果沙棘、谷子等,“南国有杞”“棠棣之华”“赤果冰凝”“沧海一粟”就是它们的“家”。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昔日的排土场会变成今日的生态修复示范区。见笔者略有疑惑,肖平笑着说道:“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矿山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已连续两年在这里种植不同的作物,效果都不错。接下来,我们还会组织相关科研人员针对植物品种选择及栽培管理进行科研试验,探寻更好的生态修复方式。”

转过身,市企共建林、爱企林、先锋林、青年林映入眼帘,那些在春天里栽下的树苗,已然茁壮成长。这里,空气清新,阳光耀眼,蓝天白云下不时会有一辆红色的洒水车穿行其间,好一派鸟语花香、蝶飞蜂舞的生动画面。

两年间,西露天矿坚持“宜绿则绿、宜景则景”原则实施绿化工程,累计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先后对7个到界稳定区域实施了复垦绿化、生态修复,并开展了8次千人以上大型植树劳动,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矿山。

前两天,从北京回来探亲的郑女士一家专程赶到西露天矿观景台游览一番。“记忆中,矿山是黑色的,眼前的矿山却是绿色的,真是太美了!”郑女士连声赞叹,并把拍下的照片配上美文发到了朋友圈。

两年间,矿坑的变化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更有身居海外的抚顺人回到家乡后也要前来看一看,纷纷赞不绝口、喜笑颜开。

集团公司董事李朝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工作思路,切实将西露天矿矿坑打造成为全国矿区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让矿区员工和地区百姓尽享更多生态红利。”

西露天矿

猜你喜欢
矿坑露天矿矿山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访小龙潭煤矿
矿坑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
河北将对1881个露天矿山开展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