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2021-05-28 13:35张斌
考试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责任心培养策略

张斌

摘 要:社会责任感是衡量个人素质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基于构建美好社会的出发点。小学阶段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的最佳时期,也是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时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且有助于学生个人教育的健康发展,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根据强者生存的价值规律,最重要的目标是个人利益优先,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会损害自己的名誉。丧失诚实和道德会受到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没有帮助,甚至会阻碍他们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所谓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他们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周围的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他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完成他们所做的事情,尽最大努力认真完成并且负好自己的责任。什么时候出了问题,应该勇敢、主动承担责任。不要逃避责任或推卸责任。强化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发展技能的基础,是社会赋予学生权力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拥有社会责任感还可以保证家庭的幸福,因此,社会责任感对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一)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逐渐渗透

想要授予别人知识,就必须先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想要教育别人道理,就必须先严于律己。教师不仅要注重授予知识,更要注意教导道理;不仅只是口头阐述,更要注重以身作则,这是教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的道理。为了彻底改变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达到期望,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榜样,身先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例如,对学生有不迟到或不提前离开的要求,教师就也要必须提前一点到达学校,并在学前做好准备。在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课程的作业的同时,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必要的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完成作业,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感化学生。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培养,使他们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室清洁必须由所有人维持,而不是依靠他人。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动自觉的意识,而且有助于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校里的教学时间是最长的,教师可以最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例如,在参加竞赛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单独展示自己的才能。告诉他们这是一场为班级荣誉而战的比赛,他们不能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而感到羞愧,最好让积极参与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表彰和口头祝贺,然后通过全班教师的综合评价,选择出最终参加的学生。到了竞争性考试,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都应受到教师赞扬,因为他们的勇气可嘉,为班级争光。这样做不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增强他们对班集体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班上开会,学生可以在会上的一段时间里谈论他们对课堂的贡献,或者谈论他们所做的有意义的工作,想要感谢的教师或同学,使他们能够在班级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能让学生懂得感激。

(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和责任

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做一些事情,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赋予学生一些权力,最终学会一起工作。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必须按照轮班制对学生进行教室管理方面的教育。新学期开始时可以进行主题课“我能为新学期的班级做什么?”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业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和个人意愿制定管理计划。使他们能够感兴趣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并向学生传授在其活动中的经验和方法,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尽职尽责的乐趣。教师可以向表现得更高工作效率的学生提供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教师也要向工作效率不理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工作指导,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课堂服务的热情,让所有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对自己发展的信心,从而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教师也可以采取班干部轮流制,让学生相信自己,在经历了班干部的体验之后,得到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个互助会,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和同学学习;教师还可以设立宣传小组,让有绘画和文学天赋的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才能;教师也可以设立卫生检查站,使每个学生都能专注于教室和学校的卫生。教师尽量确保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找到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当家作主,让所有人都有要做的事,让所有人都去做,让他们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并让他们为能够做集体工作和对他们的责任感到自豪。这其中一定有悲伤和快乐,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捍卫集体利益,并在他们中间形成集体荣誉感。

(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良好发育成长的一种手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来源,学生每天放学后回家,通常在家里花的时间多于在外面的时间,父母必须首先利用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作为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切入点。

1. 自我服务意识的养成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长辈的万分溺爱,在温室里长大。童年大多数父母向子女灌输一种不好的心态,即“你只需要学习,别的一切事情都不用做”。这导致孩子极度缺乏社会责任感。想要充分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父母首先必须放弃对儿童的无条件的溺爱,让小孩掌管家庭事务,学会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且为家庭服务。例如,玩具和生活用品必须整理,房间必须自己清理,脏衣服必须自己清洗,家庭作业不依赖父母或同学,必须学会独立地履行家庭義务,只要开始做一件事情,就必须将它完成。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责任心培养策略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