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护理行为对急诊抢救危重患者新发压疮的影响

2021-05-30 11:00李佳馨吴婷婷龙琪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重患者

李佳馨 吴婷婷 龙琪

【关键词】危重患者;新发压疮;前瞻性护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2)12-0114-03

压疮(pressure sore)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躯体局部组织较长时间受压,在缺血缺氧的状况下,促使组织出现的破损以及坏死[ 1 ]。临床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机体免疫力多居较低水平,肢体运动受限,加之有营养不良等问题存在,极易诱导压疮形成[2]。压疮除不利于病情控制外,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压疮还可能继发感染,增加败血症风险[3]。故针对压疮开展预防工作,降低压疮形成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规护理缺乏预见性,前瞻性护理行为干预可通过个体化制定前瞻性干预措施有效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在对危重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重视前瞻性护理行为的运用对新发压疮预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急诊抢救室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意识清晰,可有效沟通交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功能缺陷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2~83岁,平均年龄(57.39±4.93)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3例,多脏器损伤6例,心肺等慢性疾病28例,其它3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57.45±4.87)岁;疾病类型:颅脑外伤2例,多脏器损伤8例,心肺等慢性疾病26例,其它4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护皮肤,协助做好翻身工作,有效吸痰,对生命体征予以支持和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前瞻性护理行为干预:①构建前瞻性护理小组:积极构建前瞻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为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科室护理人员, 全面评估患者急救过程中压疮形成风险,建立压疮预警制度;加强前瞻性护理干预培训,通过视频播放、开设讲座等方式使组员对先进、新颖的压疮专科知识加以了解,增强压疮认知水平,明确压疮预防的意义,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护理质量;②制定前瞻性预防方案:告知患者需避免机体局部长期受压,运用Braden危险评分表开展压疮风险评估工作, 依据分值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制定翻身计划并做好记录,若受压组织承受压力解除0.5 h后仍有压红,需提高翻身频率,使用3 M 敷贴、充气气囊等保护受压皮肤;护理人员需正确掌握移动患者的技巧,以防在移动过程中摩擦力、剪切力过大损伤肌肤,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存在感觉障碍者禁用热水袋、冰袋,以免发生烫伤冻伤,增加压疮风险;每日肌肤清洁,保持肌肤干燥,定期更换衣物,以棉质材质为主;③饮食干预:鼻饲者向予以水果汁、蔬菜汁,肉类可制成稀糊状经胃管注入。禁食者予以维生素、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液,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压疮形成风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新发压疮率及护理满意度。

1.3.1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 应用Braden评分量表评估,包括移动能力、活动、摩擦力、剪切力、机体营养状况等内容,总分23分,15~18分为低危;13~14分为中危;9分以下为高危。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中危+高危)/总例数×100.00%。

1.3.2新发压疮率 Ⅰ度:有红肿、触痛、麻醉或发热出现;Ⅱ度:红肿变硬,且存在向外浸润的问题;Ⅲ度:表皮溃破,有皮下脂肪组织及坏死组织脱落;Ⅳ度:经对坏死组织进行观测,向肌肉层或真皮下侵入。

1.3.3护理满意度 使用本院自制问卷展评估,包括护理舒适度、压疮预防效果、健康知识掌握3方面内容,单项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比较 观察组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 <0.05),见表1。

2.2 两组新发压疮率比较 观察组新发压疮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2例Ⅰ度及2例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 <0.05)。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压疮预防效果、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x±s,分)

3 讨论

与普通病房比较,急诊所收治的危重患者有更高的压疮风险,原因在于:①急救技术因素:患者心脏骤停时需开展心肺复苏,采用电除颤技术展开救治,促使血流动力学紊乱,机体组织灌注出现问题可影响对压力的耐受性,进而引发压疮;②仪器设备因素:危重患者活动能力受限,进而增加压疮形成风险;③急救药物的运用:重症患者可能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影响皮肤完整性,进而引发压疮形成;④慢性病急性发作:此类患者危重疾病发生的同时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易引发营养不良,降低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并增大皮肤受损风险,进而增加压疮发生概率。前瞻性护理行为干预模式为一项新型风险控制管理措施,具前瞻性、预见性特征。临床针对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开展护理时,运用前瞻性护理行为模式展开对新发压疮的预防具有一定可行性[5-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发压疮形成风险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新发压疮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压疮预防效果、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前瞻性护理措施可控制新发压疮形成风险水平,增强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及满意度。分析认为,通过构建小组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经行风险评估、做好翻身干预可有效改善局部受压状况,减少压疮发生风险及发生率[8-10]。另外,通过对饮食干预满足机体营养需求,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事件;此外,做好患者负性情绪调控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加强皮肤干预,减少不良刺激产生的影响,从而增强抵抗压疮的能力,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急诊病情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重视前瞻性护理行为模式的运用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减少新发压疮,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危重患者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探讨
危重患者CRRT血管通路不畅的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
64例ICU科危重患者镇静治疗的护理分析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创血压监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危重患者皮肤压疮护理预防
无创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危重患者32例临床观察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