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放化疗治疗和同期放化疗的效果评价

2021-05-31 08:02永煤集团总医院476600王海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毒副靶区放化疗

永煤集团总医院(476600)王海峰

北京丰台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100071)殷建保

据社会调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正在逐年提升,其中肺癌的患病人数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治疗肺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为手术方法,但是许多老年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再加上老年患者本身耐受力较差,因此更多的选择放化疗治疗[1]。临床上,治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的放化疗分为两组方法,其中包括序贯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序贯放化疗是指化疗疗程结束后,在进行放疗,而同期放化疗是指化疗、放疗同期进行,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次研究从近两年在我院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两种放化疗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完整研究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在我院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按照数字表达法均分为两个小组,其中50例接受同期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者60岁,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68.5±2.5)岁,其中鳞癌26例、腺癌13例、腺鳞癌11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者62岁,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67.3±2.8)岁,其中鳞癌24例、腺癌16例、腺鳞癌10例。两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差异可对比。纳入标准:①入院老年患者的卡氏评分均超过70分;②所选患者的血象指标、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③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④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放化疗禁忌证患者排除;②治疗依从性差患者排除;③未自愿签署协议患者排除。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同期放化疗治疗,治疗第一个周期进行放疗、化疗。①MVP化疗:治疗第1天,90mg/m2顺铂、6mg/m2丝裂霉素,静脉注射;第1天、第8天,3mg/m2长春地辛,静脉注射,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是否出现毒副反应,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②放射治疗:通过6MV X线照射治疗,剂量为2.0Gy/次,每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5次,从0°、180°前后对穿开始照射,照射总剂量为40Gy,共治疗25次。前后对穿照射结束后开始缩野照射,放射治疗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开脊髓部位,照射总剂量为60Gy,共治疗30次。利用CT进行靶区定位,共分为原发病灶、肿瘤靶区、转移靶区等。

观察组:实施序贯放化疗治疗。①MVP化疗:治疗第1天,90mg/m2顺铂、6mg/m2丝裂霉素,静脉注射;第1天、第8天,3mg/m2长春地辛,静脉注射,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密切关注老年患者是否出现毒副反应,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3个疗程治疗完全结束后开始放疗。②放射治疗:通过6MV X线照射治疗,剂量为2.0Gy/次,每天进行1次,每周进行5次,从0°、180°前后对穿开始照射,照射总剂量为40Gy,共治疗25次。前后对穿照射结束后开始缩野照射,放射治疗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避开脊髓部位,照射总剂量为60Gy,共治疗30次。利用CT进行靶区定位,共分为原发病灶、肿瘤靶区、转移靶区等。

1.3 观察指标 两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不同方案的放化疗治疗后,对以下三个指标进行评估:①治疗效果:病灶缩小75%以上且1个月内无复发情况,则为完全缓解;病灶缩小35%~74%且1个月内无复发情况,则为部分缓解;病灶缩小不超过35%且没有新病灶出现,则为病情稳定;病灶增大35%或发生转移灶,则为病情进展。疗效为完全显著与部分缓解之和[2]。②利用FACT-L癌症治疗功能评价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包括生理情况、心理情况、功能状况和家庭情况,分数越高,则说明生存质量越好[3]。③统计两组老年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21.0统计表进行处理,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据统计调查,观察组老年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36/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0%(30/50),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据统计调查,观察组生理情况、心理情况、功能状况、家庭情况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研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附表。

附表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2.3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据统计调查,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4%(7/50),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8%(14/50),毒副反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肺癌类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在早期阶段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早期确诊率比较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对于晚期患者来说,采用放疗、化疗联合治疗的方法应用更多。从多年临床演技发现,单纯应用化疗或者放疗,疗效并不理想,很难延长肺癌患者的寿命,病灶远处转移率较高[4]。因此,本文将化疗、放疗联合起来应用,目前,常见的放化疗方法包括同期放化疗、序贯放化疗。对于老年人来说,各项功能都出现了退化的现象,同期进行会增大老年患者机体的负担,对重要系统、脏器都会带来损伤,因此更加推荐序贯放化疗,能够在治疗的同时,减轻老年人机体负担。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2%高于对照组的60%,序贯化疗进一步增强化疗药物的作用,药效持续时间更久,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毒副反应低于对照组,表明序贯化疗不仅能增强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增加,从而改善了患者化疗效果,提升了患者整体的生存质量。由此充分证明了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的作用效果,两种放化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序贯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更加贴合老年患者生理学、机体耐受性和解剖学的特点,这种给药方法更适用于老年患者[5]。

综上所述,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序贯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能够延长老年患者寿命的同时,促进生存质量提升,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猜你喜欢
毒副靶区放化疗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