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出血风险研究

2021-05-31 10:09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301700王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血栓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301700)王瑾

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患者常表现为心房电活动显著紊乱,快速无序颤动波明显,患者大都具有原发性心血管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患者出现机体代谢紊乱时,也会引起心房颤动,临床常见的发病原因较多,比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但抗凝治疗的风险较大,比如患者可能因为抗凝过度而发生出血,或者抗凝强度欠佳,未能对患者起到预防作用,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严格的抗凝治疗指导[1]。华法林属于常用的抗凝药物,临床实践指出,该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抗凝的作用良好,但患者仍具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风险[2][3]。本文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患者65例纳为对象,根据抗凝期间有无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n=27)和未出血组(n=38),比较两组对象的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情况,探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出血风险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我院收治的65例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患者为对象,根据抗凝期间有无发生出血分成出血组(n=27)与未出血组(n=38)。纳入标准:①经综合检查与诊断确定为非瓣膜心房颤动;②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参与和配合研究;③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使用其他药物抗凝治疗;②具有瓣膜置换史;③临床资料不完善。两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 方法 检测研究对象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正常时,则让患者服用华法林,单次服药3mg,每天服药1次。用药后监测患者的身心不良反应,持续用药3d时,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检测患者的INR,如果检测结果未达到标准,则给患者调整华法林服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减用药剂量,注意每次加减剂量0.5mg,加强患者INR的监测,将患者的INR控制在2.0~3.0之间,每用药3d为患者检查1次INR,观察患者的INR控制达标时,则维持当时用药剂量,1个月后再检测INR[4][5]。

1.3 观察指标 观测患者的平均用药剂量,采用光学比浊测定法检测患者的INR。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完成处理,相应定量和定性数据分别采用student-t和chi-square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出血组的一般资料与未出血组性别、年龄等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附表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岁) 体质量(kg) 体质量指数(kg/cm2)出血组 27 16/11 65.89±8.12 67.95±10.53 22.76±4.12未出血组 38 23/15 65.75±8.05 67.83±10.46 22.84±4.05 X2/t - 0.011 0.069 0.045 0.078 P- 0.918 0.473 0.482 0.469

2.2 两组用药剂量与INR比较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华法林用药剂量比较,(2.58±0.46)mg/dVS(2.61±0.49)mg/d,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出血组的INR值(3.85±0.57)显著高于未出血组的(2.60±0.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INR评估出血价值 根据约登指数计算INR最佳截断值为3.11,该值下预测出血的敏感性为88.8%,特异性为86.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1~0.98(P<0.05)。见附图。

附图 INR评估出血风险的ROC曲线

3 讨论

心房颤动患者体内血栓形成风险大,且患者极易发生脑卒中,稍有不慎便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常用的防治药物,目的在于抑制患者体内形成血栓,预防患者出现血栓栓塞,避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受到威胁[6]。

华法林是一种常用抗凝药物,该药对房颤患者能起到抗炎、抗凝的效果,属于香豆素类抗凝剂之一,能明显对抗人体内的维生素K,阻止II、VII等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药理研究显示,华法林不会对人体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造成抵抗作用,故用于体外抗凝药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无效。华法林体内抗凝作用的发挥,与活性凝血因子消耗密切相关,抗凝效果维持时间长,对血栓栓塞的防治作用明显。据国内多个研究指出[7][8],华法林抗凝治疗时,要注重INR的监测,保证INR在1.7~2.5之间,抗凝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和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问题,但欧美研究显示,年龄未超过75岁的患者,要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能有效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如果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较大,临床选用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平均用药剂量无较大的差异,但出血组患者的INR高于未出血组患者,这说明患者身心状况不同,则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出血风险不同,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明显。建议临床上用华法林给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时,注重患者INR的监测,准确评估和预测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与相关事件,从而给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严格的调整用药剂量,并加强患者身心状况的监测。

猜你喜欢
华法林抗凝血栓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