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妇幼保健院设计中的人文设计观

2021-06-05 07:35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方案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5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保健人群

李 媛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方案师

随着政府部门对医院建设的投入加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也逐渐得到重视,2017年《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建标[2017]248号)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妇幼保健院在这轮建设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甚至有些规模大于相应级别的综合医院。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预示了新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体系带来的影响[1]。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医学模式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就要建筑师更加努力的做好设计工作。

1 妇幼保健院建设特点

从新的建设标准和最近几年各地区新建的妇幼保健院来看,我国妇幼保健的建设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1.1 建设标准高

新建的妇幼保健规模普遍扩大,室内外环境舒适度较高,尤其开始注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在设备上增加了大量先进的诊疗设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设计过程中注重的设计因素从功能因素上升到心理因素,不仅仅是针对患者心理进行设计,同时开始关注医者心理,两者都成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2 功能多元化

最初的妇幼保健院主要功能是对妇女和儿童进行常见病的筛查、防治宣传和简单的孕产妇接生和流产业务。发展到现在,主要功能是临床诊断、保健预防、健康教育,有些还有业务指导和科研等功能。可以说现在的妇幼保健院是一种以临床带动保健的发展模式,在功能设置上逐渐多元化,设计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1.3 服务人群特殊

妇幼保健院服务的人群是妇女、儿童和孕产妇,可以说差别较大但又明显相互联系。除此之外,在妇幼保健院中还有一大人群,就是陪同人员,妇幼保健院不同于其他专科和综合医院,几乎每位就医者都会有家属陪同,实际人流量比起日门诊量增多了1~2倍,且人群的停滞时间也较长。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处理好这些完全不同类型的服务人群,也是一大设计难点。

2 濉溪县妇幼保健院设计分析

妇幼保健院作为医院中的特殊类型,除了保健医疗服务外,更需要能体现文化和各种人性化因素的空间。濉溪县妇幼保健院由门诊楼、住院医技综合楼、感染楼和后勤楼等组成,建筑规模为62000m2。

2.1 有机布局————庭与园的日常文化

本项目可以使医院建筑根植于城市,拥有高效、便捷的城市空间。在功能排布上,由北向南相对清晰地划分出医技楼、门诊楼、后勤行政楼和感染楼。医院整体规划的设计核心理念,就是要在复杂的空间中,寻找高效、有趣的互动空间,赋予公共交流空间日常活动的文化属性。

第一个具体的设计策略就是“庭”。医院很多功能都需要紧凑相邻,大多房间光线昏暗,如何实现最大化采光成为设计的难点。通过庭院的设计,各个功能区域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4大功能楼之间用大小不同的庭院串联起来,中部的门诊部分是进深最大的区域,在这个区域用2个庭分割,解决采光问题。同时这样的设计使得建筑从“空气调节”转向“空间调节”。这两个庭院中设计楼梯,还提供了次级动态的空间,呈现出串联横向和纵向活动。

另一个设计策略是“园”。围绕建筑设置康养花园、儿童活动花园、冥想花园,提供不同人群需要的室外活动空间。3个花园的设置使得医院建筑融于环境,借鉴中国传统庭院文化,增加各种户外活动空间,景观渗透于建筑空间之中,同时也符合绿色建筑中的节地和生态要求,整个医院,通过有限的外部空间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建筑和景观相互融合,互相配合,形成景观视线的层次性,也符合现代康养医疗的理念。庭和园两者结合,能够满足妇幼保健院的各种日常活动需求。

2.2 人性场所————使用者为先的功能布局

图1 濉溪妇幼保健院总平面流线分析图

图2 濉溪妇幼保健院沿街造型效果图

医院建筑的核心是为来此的人们创造人性化的场所空间。当今的医院建筑不再仅仅关注使用功能,更多要基于人文关怀,注重空间的人性化体验。濉溪妇幼保健院的服务人群更加多样化,便捷的流线、最佳的功能分布就成为设计的核心要素。

整个建筑群的门诊楼、住院医技综合楼、感染楼、后勤行政楼由南北向公共空间串联在一起,各个功能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使用者能通过较短的流线到达各功能区(图1)。保健、门诊、急诊分区设计,有相对独立的入口。门诊楼是流线最多的,健康人群和医患人群要分流设计。体检保健在1层主入口南侧布置,有单独的出入口,这部分人群是完全独立的流线;儿童接种和保健部设计在2层,一般儿童使用的部分会设置在低楼层;3层以妇女保健和孕产保健为主;4层为培训科研功能,这样的功能布局符合服务人群的特点。

综合楼1层大厅设置公共服务空间,此空间针对于女性和儿童的消费习惯,如超市、玩具店、奶茶店等,在保健医院中增加消费休闲活动,丰富服务对象的活动内容,在等候时间内有事可做,消除等候时间内产生的烦躁、无聊等消极情绪。营造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空间,丰富服务内容,使医疗空间多样化,让来这里的人能够保持身心舒畅。

2.3 情感表达————有人情味的绿色建筑

濉溪妇幼保健院在功能设置、空间组织、环境塑造等方面的是一座典型的现代绿色建筑。在外界面设计中,窗、墙、围护结构和立面构造细部等,不仅仅起到围护、保温、隔热等作用,还将建筑形象塑造得更有人情味。传统医疗建筑往往给人冷冰冰的形象,但本项目的造型设计上,要营造一个亲切的、活泼的建筑形象。

建筑入口空间在形体上运用弧线设计,打破了直线空间的呆板形象,呈现一种柔和的空间形态,给人一种被怀抱的感觉。建筑造型除了形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色彩,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具有心理、生理和物理三重效应,尤其对患者人群具有重要的生理和心理作用[2]。在立面上以橘红色横向线条点缀建筑,这种色彩符合妇女和儿童的心理需求,让生命的诞生充满色彩。橘红色线条的组合模式多样化,在主入口以横向三段式的设计方式,突出入口,在高层住院楼的立面上用上下交错的方式,使得立面造型更加灵活。橘红色线条与白色墙体的交接用微弧形的方式,使立面产生柔性,在建筑细节上呈现出质感(图2)。

同时在室内公共空间中,比如患者休息大厅、候诊区、家属等候区这些人群较多的区域,都有对外自然采光窗,能够保证自然通风、采光、节能环保等需求,空间中可以直接看到天空,与自然对话,从感官和心理上缓解人们等候时期的紧张情绪,真正的做到人文关怀。

建筑要提供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功能的满足,更多的是要让人们聚在一起,有自由的、舒适的情感空间。从场地、造型、景观以及室内空间一体化的设计思维,给人们从外到内的情感关怀。在融入了诸多因素后,濉溪县妇幼保健院初步实现了设计师的最初想法,建造一个具有人情味的当代医疗建筑。

3 结语

每个建筑本身都有独特性,建筑设计就是把其独特性发挥出来,结合场地、功能、空间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发挥出建筑特色。妇幼保健院因使用人群特殊,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妇女和儿童的心理、生理需求,进行有特色的设计。未来的妇幼保健院可能不仅仅是一个看病的地方,会成为一个医养综合体,让人们更加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保健人群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