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2021-06-05 07:53丘建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处理厂招标施工单位

丘建华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市政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333)

1 引言

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考虑布局、规划、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目前,相关发达国家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工艺,并且有效实现了对城市污水问题的解决。我国对污水厂建设经验相对不足,导致投资高、效率低等问题,难以真正发挥污水厂价值。因此,相关企业应着力于加强建设造价控制,保障污水厂建设社会效益。

2 案例分析

某污水厂地处某市区东面,经AAO处理方式,日均污水处理量为4×104m3,该厂占地面积3.8 h m2,总投资额在9 000万元以上。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AAO曝气池和集控楼展,并进一步将部分机房、储泥池进行改造。该项目在高效沉淀池中,另外配备了V形滤池,对原厂进行规模的扩大。通过增加泵房、加药间以及加氯间,可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质量。对于污水中存在的污泥,项目增加了浓缩池、脱水机房,确保污水厂建设最终达到1级A标准。

3 污水厂全过程造价管理

以污水厂作为重点,整体分析造价管控。图1为全过程造价管理图。

图1 污水厂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图

3.1 设计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从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并根据开发商的需求合理规划污水厂整体结构设计。为有效保障施工单位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优化设计细节,通过组织项目招标获取最佳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符合项目的经济性与稳定性要求。同时,施工企业应积极参与到整个设计环节中,结合自身建设经验,落实图纸审核工作,确保图纸能够满足施工需要,防止出现内容遗漏情况。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应进一步与建设方相协调,落实限额设计制度,通过设定设计限额,保障在不同阶段下,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管控。污水处理往往需要耗费较高的投资,基础设计质量将直接关系最终项目价值,经过多方面协商,基于量化分析层面,提高设计准确性,保障工程经济性,确保各项设计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到项目施工中[1]。具体而言,施工单位要为工程设计提供辅助作用,确保项目尽快确定初步设计方向,进而实现建筑基础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优化。同时,合理选择施工设备,充分考虑设备价格、操作以及维护等多方面因素,既要保障设备技术先进性,也要保障设备经济合理性。

3.2 招标环节

相关文献指出,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利益,提升招标公平性,实现工作造价保障。本文项目资金投入额超过3 400万元,工程承包方标额低于2 600万元,造价下浮相对较为严重,具体约为20%。因此,相关单位要明确相关招投标机制,以施工质量保障作为基础,尽可能控制建设投入。具体而言,应根据现有工程量清单,参考相关文件,对内容进行编制完善,以免出现漏项情况。同时,要保障相关特征描述清晰,以免出现理解问题,影响报价,引发争议以及赔偿事件。除此之外,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工程量计算,提高计算准确性。落实工程量清单审核工作,经反复核对,以免出现误差。

3.3 监理方管控环节

通过签订合法合同,项目业主将合同中涵盖项目委托给乙方,这部分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质量以及建设进度等内容,要求受委托企业应落实全过程管控工作。在本文项目中,所有监理工作均符合标准,并完成了巡视、旁站的有效规范。

3.4 现场管控环节

该项目施工单位以天为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任务进行明确,并安排专人对该项工作负责,通过加大管理力度,有效促进施工各环节落实。以周为单位,项目负责人集中组织主题会议,总结上周内出现的施工问题,并经过有效商讨,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完成工程整改完善工作。因为本项目工程量相对较大,工期较紧,对施工操作要求严格,施工单位应将多方面因素考虑到工程中,发挥有效协调作用,对各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项工序连接顺畅。在该项目中,建立在有机协调基础上,通过及时发现工程施工漏洞,节省资金超过10万元。

4 污水厂造价管理要点

4.1 前期设计

污水厂的前期设计可充分体现整个工程造价管控的基调,因此,施工单位也应高度重视前期设计工作,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明确污水处理厂的环保目的,与建设方共同制定科学的控制标准,并优化设计内容,落实实时管控工作。具体而言,应借助有效手段筛选设计方,要求主设计师具有专业多年从业经验,并且出具的设计方案能够将环保理念充分融入设计理念中,提升建设方案的环保指数,并满足方案的经济性要求。除此之外,由于建设方案关系到造价控制效果,因此,应综合对比各建设方案,筛选最佳建设方案,提高污水处理质量[2]。经初步设计后,工作人员要准确评估污水厂日均处理水量,以行业排放标准为参考,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综合考虑管理工作便利性,合理选择用水处理方式,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实现环境保护。施工图对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工作人员应将设计图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作为重要条件,纳入施工图审核标准中,最终确定施工图后,完成复审工作,确保施工图与污水厂建设要求相符,并保障各项施工有序开展。

4.2 招标阶段

招标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监理方、相关设施的安装、调试等参与企业的选择,落实招标透明化,可使工程更符合市场需求,提升施工质量。同时,通过进行有效招标活动,有利于优化工程各项配置,能够提升建设方对工程的把控能力。在污水厂建设中,施工单位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提高施工单位对工程的了解,能够创建更加优质的施工环境,推动各项施工进度有效进行。在招标初期,企业应全面展开市场调研,了解相关缴纳金额,以确保顺利进入招投标环节,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以免受到干扰。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可在内部合理开展招标规划,合理选择评标形式。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受到项目、工程量影响出现的造价变化情况,并考量计价方式,经有效协商,初步确定相关价格标准。除此之外,在项目合同中,应逐一敲定合同内容,合理划分各方界限,以免出现权责不明情况,对工程不利,甚至引发纠纷事件。图2为招标流程图。

图2 招标流程图

4.3 施工阶段

进入施工环节后,主要根据施工大纲落实各项施工内容,并跟进施工进度。由于建设方、施工方角度不同,对问题考虑的侧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参照建设大纲落实后续施工任务,建立在精细化管控基础上,将施工内容进行细致化处理,并在确定最终施工方案后,进一步上报相关审核部门,在相关方均通过后,以该方案作为参考,完成实地建设。在造价管控中,监理方的作用十分重要,应针对整体施工环节,编制具体工作细则,对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在施工期间,需要着重加强关键点造价管控。对于施工单位,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好施工现场管控,确保造价管控工作。以经济性、环保性为目标,深入探索施工方案设计,通过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最佳施工方案能够投入工程使用。在专项方案制订中,应健全方案变更审批程序。具体而言,由于工程方案变更情况时有发生,会引发造价波动,考虑到这一情况,相关单位应参考项目清单数据,在有效执行清单的基础上,探究相关增减情况,并在争取原设计方同意的情况下,对清单进行落实。方案变更后,工作人员应将变更方案造价情况上报给上级部门,经有效审查后,根据变更方案落实施工,以免出现施工成本增加情况。除此之外,单位应选择稳定材料进货渠道,使现场对材料以及设备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施工方应加强与建设方协商,保证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运行。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全面管控资金投入,跟踪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对工程款流动情况进行管控。

4.4 竣工阶段

污水厂建设完成后,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需要落实竣工结算造价管控,还需要做好保修回访、测试运行造价管控,使工程造价管理得以顺利收尾。工作人员应以合同作为参考,对比合同各项条款,完成审核结算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应仔细分析工程项目多余情况,检查工程量中与实际不符的签证,并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性计算,确定工程竣工造价真实性、准确性。除此之外,应加强相关方有效协商,明确价款总数目,以免签发后期纠纷。

5 污水厂造价管理意义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项目,能够起到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污水处理技术更新复杂,在水质处理要求提高的情况下,需要污水处理厂将自身水质标准提升到一级A水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污水处理厂成本。因此,污水处理厂应做好造价控制,在立项初期,完成可行性报告编制,突出环保性原则,完成厂区设计,并进一步落实后续管理工作,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以多角度出发,借助有效手段,加强造价管控,可有效实现污水高质量处理,提高污水厂运营能力,促进环境净化[3]。

6 结语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造价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需要管理人员有效落实实时性管理,确保造价管控准确性,提升企业综合效益。因此,企业应集中加强对施工各个工序的审核工作,为投资合理性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建设成本节约,确保始终有充足资金流入污水处理运行中,促进生态治理。

猜你喜欢
处理厂招标施工单位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谈LNG接收站项目施工单位的外部协调工作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