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整合下的课堂新模式

2021-06-06 04:36王伟莉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

王伟莉

【摘 要】教师的教学改革必须在尊重、遵循孩子真实活动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的古诗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古诗教学,教师会将诗词处理得更“巧”, 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会更“妙”,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模式创新

教师的教学应当加快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资源改革,并在尊重、遵循孩子真实活动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古诗教学也应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对所学有兴趣,结合被称之为“和谐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的教学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而语文课堂的古诗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一个不错的途径。

组合、预设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教师和学生们在网络云端相遇,教师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成了趣味与知识点并存的教学。我几乎整天都守在手机和电脑旁,制作修改课件,统计学生情况,批改学生作业,反复思考各种问题背后的解决策略,寻找最优的教学方式。

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预设课堂、梳理文本时,感受最深的是因为视频的应用,教师对诗词处理会更“巧”,学生对文本情感体悟会更“妙”。

我设计了一堂高段古诗赏析活动课。这堂古诗赏析活动课是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点,在一定数量的古诗积累基础上设计的。结合电脑绘画、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诵诗赏诗”“说诗”的兴趣,活动紧扣“随画诵、情景演、听乐品、随屏说”四个环节,充分享受诗中的“诗情画意”,陶治学生情操。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与创新,锻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在活動课的准备阶段,先根据新大纲推荐篇目,积累、梳理。让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古诗利用三维画面改编,或配画,或编成小品、独幕剧等形式,利用影像技术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部分特殊学生给予帮助、鼓励。

组合新的赏析活动程序,悟“诗情画意"

加强多媒体应用,设计古诗赏析背景、诗词配画等,开启赏析活动程序第一步:闯关“古诗城”。电脑屏幕显示“古诗城”背景图(按“春”“夏”“秋”“冬”设城关卡)。三维动画“大白鹅”宣布入关规则:古诗城的“春”“夏”“秋”“冬”四大关卡是大家入城的四个大门,而入关的“通行证”是背诵出一首与门上季节对应的诗词。学生按四季不同诵吟诗词,电脑字幕相继显示各“门”有代表性的佳诗。

再结合电脑三维图进入赏析活动课的第二步:漫游“古诗城”。“大白鸦”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大家来到“古诗城”,站在孩子们绘制的三维图城“画廊”,按屏幕示意,猜猜这是谁的哪一首诗?评一评画得是否恰当?并选用古筝乐曲《高山流水》为背景,通吟相应的诗:第一幅画面相继展现:“远山”“白鹭”“桃花”“江水”“鱼儿”及穿戴箬笠、蓑衣的钓鱼人。第二幅画面展现的是:“垂柳啼莺”“高空白鹭”“山峦积雪”“小河轻舟”“草堂、门庭、闲阶”等。第三幅画面展现的是:“远山”“万岭”“积雪”“江水”及“箬笠、蓑衣”的钓鱼人。

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享受现代语文课堂,品析古诗文的奇妙

走入赏析古诗活动第三步:自主品味。请大家按诗句分别滑动鼠标着色,并介绍你的认识或观点。学生经过着色添彩,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更好地品悟诗境,品味诗中的色彩美,赏析诗句语言的凝练及体悟诗人的情感。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主探究心理。教师跟随学生的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句点拨、逐句突破,每一步都随画面想象梳理,走得都很扎实。也让学生通过想象激活了思维、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展示出个性色彩,这一做法既务实有效,又返朴归真。重点是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尤其是随着课件展示“哪些字词让你体会到作者喜悦的心情”“读着这样的词语想到了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丰盈的画面感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春夜喜雨》中,古人曾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因为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课件画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从不同角度,学生体会对春雨的喜爱。一起探究和相互启发的赏析过程,一起走进古诗文本,和《春夜喜雨》“零距离”触摸,带着特有的品味方式感受古诗情境,让孩子们一起接受古诗文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享受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诗情画意!

激发学生们内心的感受,为深悟诗情奠定基础

带学生们探究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先播放名曲《送别》,为学生很巧地创设了一种情境,铺垫了一种调子,使学生很快进入“送别”的氛围中,初步感知了古人送别时的深情。紧接着用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学生在了解黄鹤楼与扬州地理位置的基础上,为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感,利用投影设计,不但有助于学生明确地了解地理位置,还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中“西辞”等的意思,为深悟诗情奠定了基础,可谓设计的又一“巧”处。

在品析“碧空尽”“唯”等字词和诗意时,用视频加入饱满的唱腔,意蕴满满的吟诵教学,学生唱读古诗,体会古诗的平仄,教给学生咏诵的方法,让学生在唱读中体会体味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

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绝句进入学生眼际、侵入听者脑海,激起那火花一样的思维,给人情感上以强烈的震撼感。文本、视频、学生、教师四者融为一体,感觉“妙”“妙”“妙哉”。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领学生精读、品味,感受诗歌熏陶渐染,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激发学生们内心学习的原动力。以视频唱读的形式感染人、打动人,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达到心灵与心灵交汇的境界,真可谓“滴水原本可藏海”啊。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树人小学中兴校区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模式创新现代信息技术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