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学字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21-06-06 05:57安丽波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形旁会意字字理

安丽波

汉字是音形义的三位一体,横竖撇捺的奇妙组合。它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富有魅力的文化结晶。汉字的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提高素养的过程。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尚未成熟。统编教材要求的识字量非常大,如何教给学生正确、快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我们小学教师一直探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字理学字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一、字理学字:在寻根溯源中实现高效识字

1.字理学字助力字义理解。

汉字的产生源于祖先生活的需要,从最初的画卦、结绳到后来成熟的甲骨文,从金文、大小篆再到楷、草、行,汉字的形体演变记录着我们华夏文明的足迹。许多汉字形体演变本身就是字义“说明书”。这种特点最鲜明的就是象形字。

象形字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比重较大,如统编一年级上册的《口耳目》这一课,我带领学生观察字理图,感悟汉字的演变规律。从惟妙惟肖的图画到简洁的古文字,再到端正的楷体字,汉字演变过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下子明白汉字是怎么产生的,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汉字的含义。教材里会写字中也有许多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很多会意字的含义在部件的组合中表达出来,比如《伯牙绝琴》一课的“绝”字。“绝”字的甲骨文像一束丝被两个短横割断;金文刀的形状变得形象;演变成篆文时部件组合表意更加明显:左边一束丝,右上是一把刀,右下像一个跪坐的人。它的含义是将丝割断。

此外,教学中有些汉字,形旁含义似乎与字义差别很大,学生在识记过程中便容易产生疑问。通过字理学字就会让疑问迎刃而解。如教学《红领巾》一课的“领”字时,我先让学生给生字组词“领带”“领导”“首领”等。这时,我发问:“这‘领字是形声字,‘令字是声旁表音,‘页字是形旁表义,你们猜猜“页”是什么意思呀?”学生七嘴八舌却没有猜对。因为这个字的本意与学生理解的“页码”的“页”意思并不一样。当我出示字理图解读“页”古时候表示头的意思时,学生一下子理解了“领”的含义。可见,字理学字能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含义。

2.字理学字助力减少错字。

我国知名语言学家佟乐泉教授曾指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析字理是识字写字教学很有实效的方法。尤其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容易写错的汉字。如:当初的“初”,学生很容易将左半边写成“示”部;走步的“步”容易把下半部写成“少”;武术的“武”撇上容易多一笔等。如果学生能够溯源寻根,了解造字本源,那么字理就能帮助学生准确书写。我将这样的易错字制成字理微课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通过观看有趣的字理视频了解汉字的由来,理解汉字每个部件的含义,进而实现正确书写,有效突破识记难点。

二、字理学字:在析形索义中有效区分形近字

识字教学实践中,有时碰到一些形近字或同音字,学生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运用字理比较法,可以有效地解決这一难题。尤其利于学习形声字形近字。我们知道,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组合而成。对于形声字形近字,大多我们回溯形旁本源就能很好地区分。如:在教形声字“蚂蚁”的“蚂”字时,我引导学生用替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同学们,你们看看哪个字和“蚂”字长得像?”学生说出“蚂”字是“妈妈”的“妈”字把女字旁换成了虫字旁。我马上认可这样的识记方法。让学生明白,“蚂蚁”是昆虫,而“妈妈”是女性,所以它们的偏旁不同。像这样通过换形旁对比识字的汉字很多很多。此外,对于一些同音字形旁相同难以区分,那么就寻找其字的演变过程去区分。如:竟和竞、即和既、酒和洒等。走进汉字,回溯造字本源就会真正理解含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字理学字教学要情理兼容,“情”就是要有童趣和童真。溯源要有度,以“利于识字”为原则;溯源要精准,给学生规范正确的知识。用字理学字去教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对汉字文化的兴趣与研究意识,强化文化认同,丰富文化积淀。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真正提升识字效率。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形旁会意字字理
你知道形声字吗
近四十年来会意字研究综述
形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优势作用*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汉语会意字的概念整合
小学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