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医学类高校实验室线上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6-07 00:53丁亚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学类考试成绩实验室

丁亚丽

西藏大学医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2020年初开始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防护主要措施为减少人员聚集,戴口罩[1]。疫情期间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采取了延期春季开学时间以有效地应对疫情,减少人员聚集[2]。同时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积极开展线上授课,确保学生通过线上学习以完成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3]。以往对于线上教学多数高校教师尚缺乏相关经验,主要是受制于教学时间、空间等限制,不利于教学真实感体验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等[4]。医学类高校的实验室教学,属于相对实践性较强学科[5-6],如何有效的进行实验室教学的线上传授,是实验室相关教学老师急需应对的课题。本研究主要总结疫情期间医学类高校实验室线上教学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月及2020年11月本校学习实验室相关课程的在校医学生8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签署入组同意书,按照班级学习条件分为两组,其中2020年4月组为线上学习组(观察组),2020年11月为线下学习组(对照组)。纳入标准: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每次课程均为满勤;排除标准:存在中途迟到、早退现象,存在未参加结业考核对象等。其中观察组男16名,女24名,年龄20~22岁,平均(20.3±0.2)岁,在校学习时间2.5年;对照组男17名,女23名,年龄20~22岁,平均(20.4±0.3)岁,在校学习时间2.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线下学习授课,主要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由教学老师进行面授课程的讲解。

观察组实施线上教学,首先在进行实验课前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主观身体状况、教学相关设备获得情况、网络畅通程度等,并通过网络平台,如微信、QQ群等发送拟定学习的预习内容,通过视频在线打开形式以保障线上教学的出勤率、网络资源的使用率等考评指标。针对网络通讯情况较差者实施个体化管理与单独教学。随后在授课开始前通过网络视频,以便更好地确保学生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可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教学预习内容,以及老师精心制作的与实验室教学相关的时间操作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整学生状态。授课过程中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教学班级管理群,将实验相关内容进行实时仿真后上传至虚拟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获得教学资源的便利性。有条件时要求学生自制相关教学实验设备,并由教师进行网络实时监控,查看学生学习与实践进度,同时将其纳入课后作业范畴与结业考核范畴。切实落实“线上-虚拟-线上”的闭环式教学模式,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进行实验操作时,通过连接麦克风提问、语音通话等形式确保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完成具体实验操作后,还需要在线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讲解,做好总结。随后布置课后作业,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布置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课后作业,并明确规定提交时间,课后作业由授课老师进行专业评判,并计入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学生评估情况、两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两组教学结束后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其中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期末入组学生通过不记名方式进行评估[7],包括教学趣味性、内容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3大块,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教学效果越理想;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8]指随机抽取一个课时教学内容,统计教学开始至完成时间,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8],指随机抽取一个教学任务后老师布置相同作业,由学生主动单独完成所需时间;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则统计教学结束后相关结业考试的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效果学生评估情况比较

观察组学生评价教学趣味性和内容针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际操作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学生评估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教学效果学生评估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教学趣味性 内容针对性 实际操作性观察组 40 89.5±2.6 93.2±2.8 52.3±3.8对照组 40 79.6±3.3 85.6±1.7 79.8±1.1 t值 14.904 14.674 43.965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比较

观察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和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教学结束后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教学结束后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考试成绩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比较(±s,min)

表2 两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比较(±s,min)

组别 n 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观察组 40 43.2±1.8 15.3±0.8对照组 40 46.6±2.3 23.9±1.7 t值 7.363 28.950 P值 0.000 0.000

表3 两组教学结束后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教学结束后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 n 理论考试成绩 操作考试成绩观察组 40 86.5±2.3 74.6±3.1对照组 40 83.5±2.9 81.2±2.0 t值 5.126 11.315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选择延迟开学,以线上教学的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坚决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方针,成为“互联网+教育”推广应用的最佳实践[9]。以往医学类高校实验室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亲自操作演示、播放实验视频等方式[10],面授讲解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则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操作,以达到预期结果,几乎无需自我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1]。线上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结合多种互联网信息技术,显著的增强了医学类高校实验课程的教学参与度、互动性与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好的提高了医学类高校实验室教学的质量与水平[12]。

本研究中观察组受疫情影响,进行线上教学,相对于传统的线下教学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学生评估情况发现,观察组学生评价教学趣味性和内容针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实际操作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比较两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发现,观察组完成拟定教学任务耗时和学生完成相关作业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入,加之疫情防控需求,线上教学作为一种能有效解决教学矛盾的方法而得到推广应用。其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地域限制,更好地丰富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提高教育水平上有着积极作用。

另外比较两组教学结束后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发现,观察组学生教学结束后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但操作考试成绩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而言针对高校实验室教学内容实施线上教学,可有效的提高教学趣味性,但不利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能与线上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弥补因疫情影响所致的时空差异。采取人机交互形式,更好的将实验室操作与试验过程进行情景再现[13],解决了疫情封闭期间资源限制,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14]。但对于实验操作技巧与原理中的某些细节问题,无法做到详细讲解[15],同时因学生对于实验设备与材料的获得性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实践操作体验感的降低[16]。而且线上教学还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受制于时间、地点的缺陷,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17],使大多数无法通过传统课题教授内容得到大规模拓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18-20]。

为疫情期间严格落实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指导思想,以线上课程为主,积极开展线上授课,确保学生通过线上学习以完成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教育部规定实施线上教学,以往对于线上教学多数高校教师尚缺乏相关经验,主要是受制于教学时间、空间等限制,不利于教学真实感体验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等,而未能在实际中推广。然而综上所述:疫情阶段对医学类高校实验室教学内容实施线上教授,能显著的提高教学趣味性和内容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但对于操作的实践性方面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医学类考试成绩实验室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跳过去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