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及生存质量评分影响分析

2021-06-07 00:53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脏冠心病

舒 逸

武汉市汉口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诱发的心脏病,若未及早展开科学、有效治疗可加重病情,继发慢性心力衰竭(CHF);CHF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心脏在足够静脉回流条件下出现心搏出量不足,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且CHF为冠心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亦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原因,两者一旦合并会加速病情进展,继而危及患者生命[1]。传统方案指导老年冠心病CHF患者长期卧床,虽可缓解其临床症状,但会导致患者活动能力低下,严重者出现致残、致死情况,近年有报告指出,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可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明确其具体治疗价值,本文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老年冠心病CHF患者9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接收92例老年冠心病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男/女=25/21,平均年龄(68.42±10.25)岁;心功能分级:32例Ⅱ级者、14例Ⅲ级者;冠心病平均病程(5.11±0.52)年。对照组46例,男/女=24/22,平均年龄(68.82±10.14)岁;心功能分级:33例Ⅱ级者、13例Ⅲ级者;冠心病平均病程(5.42±0.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1.1 纳入标准 ①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者;②伴心力衰竭症状者;③无药物禁忌证者;④原冠心病得到控制者;⑤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⑥临床资料齐全者[2]。

1.1.2 排除标准 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②药物禁忌证者;③周围神经病变者;④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⑤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计划者;⑥自愿退出本研究者;⑦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者[3]。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选用常规方案治疗:指导其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等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并加强对其临床症状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止用药,并根据其病情采取更有效治疗方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运动治疗。①病情评估:对患者病情、运动情况等进行系统评估,选择合适的康复运动类型,持续康复运动3个月。每周进行3~5次,每2周对患者病情评估1次,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运动强度。②热身运动:有效的热身运动既可放松身心,亦可伸展肌肉,提高各个关节活动度,避免运动时出现组织损伤,5~10 min/次[4]。③有氧运动:包括散步、八段锦、太极拳、骑车等。④穴位拍打:穴位拍打分为低阶、中阶、高阶,由低到高逐渐增加训练强度,穴位拍打由空心拳开完成,拍打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3~5次/周,20~40 min/次。⑤弹力带抗组训练:通过拉伸弹力带次数、长度调整训练强度,牵拉弹力带时吸气,放松弹力带时呼气,8~10组/次,隔天1次。⑥柔韧性训练:以局部拉伸无疼痛为运动强度,10 min/次,1次/d。⑦平衡训练:通过徒手、平衡垫、器械等进行训练,15 min/次,1次/d。⑧注意事项:训练中需加强对血压的监测,若收缩压升高>40 mmHg、收缩压下降<10 mmHg,且患者伴发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时需停止运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将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判定为显效,将心功能改善1级判定为有效,将心功能无明显变化判定为无效[5]。②参考生存质量(QOL)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分值0~60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理想[6]。③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等。④临床指标包括:6 min步行距离(按下计时器,指导患者自起点开始根据自身日常步速行走,在30 m终点处转身折返,测量其6 min步行距离)、BNP前体水平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97.83%)高于对照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48.51±2.4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LVDs、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s(46.74±3.82)mm、LVEDD(47.21±3.62)mm低于对照组,LVEF(49.72±4.3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6 21.02±1.11 48.51±2.42 70.054 0.000对照组 46 21.42±1.52 40.02±2.14 48.060 0.000 t值 1.441 17.825 P值 0.153 0.000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s)

组别 n LVDs(mm) LVEDD(mm)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46 62.42±1.11 46.74±3.82 26.733 0.000 61.94±1.42 47.21±3.62 25.6720.000 35.94±1.41 49.72±4.31 20.610 0.000对照组46 62.71±1.24 51.24±3.61 20.381 0.000 61.91±1.46 53.58±3.41 15.2310.000 35.91±1.45 41.72±4.52 8.301 0.000 t值 1.182 5.807 0.100 8.687 0.101 8.688 P值 0.240 0.000 0.921 0.000 0.920 0.000

2.4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 min步 行 距 离(395.71±18.96)m长 于 对 照 组,BNP(404.68±115.94)p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n 6min步行距离(m) BNP(pg/m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6 315.31±10.42 395.71±18.96 25.205 0.000 525.82±115.61 404.68±115.94 5.018 0.000对照组 46 313.82±10.72 354.52±17.11 13.672 0.000 525.81±114.62 471.16±114.52 2.287 0.025 t值 0.676 10.939 0.000 2.767 P值 0.501 0.000 0.998 0.007

3 讨论

CHF是长期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室功能障碍,继而出现机体循环功能衰竭,为冠心病患者的终末期心脏表现,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伴气短、心悸、体力不支等情况,导致其运动耐力受限,因此常规方案指导其绝对卧床休息,以提高机体舒适,但随者卧床时间的延长,患者自我行为能力下降,为此需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老年冠心病CHF患者生存质量[7]。随着临床对老年冠心病CHF研究深入,发现指导此类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指标,亦可减少冠心病CHF患者危险因素,继而缓解其临床症状[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心脏康复运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中极具优势。临床已有研究表明,康复运动可提高患者心率反应性及心搏量,降低机体交感神经张力,亦可改善机体炎症水平与内皮细胞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次心脏康复运动可提高心肺、肌肉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CHF反复发作[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证实心脏康复运动在改善患者心功能中极具优势:①心脏康复运动分为无氧运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通过锻炼,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肌肉力量,有氧运动可增强机体氧组分代谢,老年冠心病CHF因氧代谢能力较差,为此在训练前需以有氧运动为主,待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可辅助展开无氧运动,但训练中需加强运动强度管控,避免运动强度过大使肌肉中疲劳物质释放进入血液,增加心脏负荷,影响运动及康复效果[12-15]。②清晨是心脏病的高峰期,为此老年冠心病CHF患者需避开发病高峰期,选择在晚上或下午进行康复运动。③临床认为影响冠心病CHF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不仅仅是运动方式,生活、饮食、情绪状态均会影响其生活质量,鉴于此在康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面对康复训练,还需加强自我饮食管理,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减少或禁食高盐、高脂食物,同时需做好戒烟、戒酒工作,避免其影响康复效果,再者在冬季、下雪天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外出时间,训练方式可改为室内,避免机体受寒冷刺激。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CHF患者经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后生存质量及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脏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