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刍议

2021-06-08 13:32金紫薇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金紫薇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教学方式。就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来看,其基本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得以提升。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并实现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强化提升。此外,通过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语文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更加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伴随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开展初中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更应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将各学科基础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结合具体课程将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其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不断提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效果,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与综合素质水平。

一、课前精心准备合理安排活动

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就该活动的特点来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然而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任学生自由活动而不去进行管理和约束。实际上,教师需要在课前就综合性活动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并对课上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教师在课前設计活动阶段,要做好活动组织和引导以及点拨等工作,在活动结束之后要做好总结点评等。同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安排一段集中的时间作为大型活动课进行教学,同时整合利用一些较为零散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

比如,在学习《女娲造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人类起源”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在要求学生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时,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也可以利用举办黑板报、作文竞赛等形式,既能够达到展示的目的,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就“人类起源”这一主题准备相关的资料,要求其按照学校黑板报的相关要求,出一期黑板报,并不限制其内容,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在此之后,学生通过合作等形式,很快出了一期黑板报,将“人类起源”的相关知识呈现在黑板上,使得课堂上介绍与评价资料等时间得以缩短,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再如,在开展“倡导低碳生活”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前对低碳生活的内涵和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表现等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在课堂上播放,以培养和强化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搜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及上海等城市对于垃圾分类颁布的一些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方案等,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具体的分类标准及生活中的操作处理方法等,有效提升了此类综合性活动的实效性。

二、设计开放性主题类教学活动

教师在实施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做到立足班级学生实际,将教学理论同课堂实际密切结合,并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特征与学习情况等,对主题活动进行设计,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并不断增强活动的可行性。此外,教师在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时,必须要确保其质量,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其所具有的开放性,而且也要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学习成效,提高学生参与主题活动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对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进行学习时,该单元的主题为动物。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认识到,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事物描写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在此前提下,教师应构建开放性的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开展社会性调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综合性的活动之中,利用分组调查的方式,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类动物进行调查。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动物的了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综合性社会活动,对其学习热情进行充分的调动,以提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效。再如,在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主题从历史事件、日常生活以及课堂学习等多个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案例,鼓励学生以开放性的思维参与到该教学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开放性程度与整体实施效果。

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学习材料

在开展初中教育教学活动时,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很难实现学习效果的大幅提升。要想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成效,必须要对其学科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基于此,要求学生应具备根据教师教学内容在课外对相关学习材料进行深入挖掘的能力,进而达到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的效果,以此切实增强学生综合性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比如,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学生如果仅仅对教材内容与课堂上教师补充的学习内容进行阅读,实际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阅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图书和杂志报刊以及电视广告等各种途径来源的阅读材料,并且还要能够甄别阅读材料,选择一些有助于其阅读能力提升的材料,将其作为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保存。如在学习如何收集资源时,教师可以就该部分内容,专门为学生进行讲解,并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进行专门的解读,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有效途径对资料进行搜集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进行感悟,充分感受大自然所具有的魅力,要求学生将课文中一些写景的文章同现实进行充分结合,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描述的内容,并从文字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此,学生较好地参与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成效非常显著,实际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四、立足教材强化学生综合性素养培养

根据新课改相关规定,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在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应用,统筹考虑各类知识和方法以及技能等,深化学生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要以语文教材中编入的课文为依据,要确保活动设置体现综合性特点,能够达到较好的活动实施效果。

比如,教师在开展《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借助多媒体工具与学校图书馆,搜集一些描写母爱相关的诗歌和散文、同母亲相关的感人事迹的新闻报道以及一些对动物世界母子情进行描写的作品等。通过上述活动,较好地锻炼了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母亲相关的歌曲进行欣赏,在班级中举办一些朗读母爱相关文学作品的比赛等,进而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较好的锻炼。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周末及放学时间,同母亲进行聊天,了解母亲在童年及青年时期的生活情况,了解母亲为自己的付出,在抚养自己过程中所有过的辛酸。为确保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采访之前先列出提纲,并记录好采访的过程,以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整个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分享记录其对母亲这一角色的思考认识。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以“母亲”为主题,写一篇表达心声的作文。上述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主要立足于对课文中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也为巩固提升学生学习成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对其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提升,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品质和人文素养,这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教师应在已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促使综合性学习成果更加丰富。

[作者通联:浙江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