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方式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麻醉中的比较

2021-06-09 02:58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支气管镜雾化

马 雪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消化呼吸内科,山东 淄博 255300)

电子支气管镜,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均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可以快速地探查病灶部位,为临床治疗提供现实依据。但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患者来说是较为痛苦的体验[1]。研究显示,62%的患者会因为检查过程的疼痛与呼吸困难,产生心理恐惧,因此检查过程的麻醉至关重要。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的局麻药物,低浓度可以起镇痛、提高痛阈值的功效,但是高浓度的剂量吸入容易导致毒性增强,抑制心肌收缩力。选择合适的吸入方式可以降低利多卡因的吸入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多采用喷雾或雾化吸入的方式,本研究将对两种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探讨,并对比两组对麻醉效果产生的影响。实验内容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实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2例检测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为(57.32±2.39)岁。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为(58.19±1.64)岁;两组检测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满足《成人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术应用指南(2019年版)》[2]中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适应证: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咳血、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进行查体时表现为胸腔积水、肺部病变等。

纳入标准:(1)患者满足上述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适应证;(2)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利多卡因麻醉药物存在不耐受;(2)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存在禁忌证;(3)合并心功能障碍、严重心律失常等患者;(4)身体状态虚弱、恶性肿瘤、喉结核等患者;(5)患者依从性不高;(6)合并急性哮喘发作、持续性咯血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压缩雾化2%吸入利多卡因(生产厂家: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89)麻醉,操作方法如下:采用压缩雾化机(型号:德国百瑞TurboBOY型)进行操作,促使15mL的利多卡因经声门、气管、支气管弥散后充分发挥麻醉作用,氧流量保持在4~5L/min,雾化时间持续10min,术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剂量追加,再利用配套喷嘴向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需要入境的鼻腔喷3喷。

对照组实施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规格同上,操作方法:采用超声雾化器(型号:KCW-5T,生产厂家:南通杰西电器有限公司)进行操作,将15mL的利多卡因放置在雾化器内,在两侧鼻道滴3滴1%麻黄碱(生产厂家:长春迪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4678),再进行雾化吸入,保持高流量面罩式持续吸入,术中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若出现呛咳明显可进行剂量追加。

1.3 观察结果

麻醉手术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耗药量、操作用时、不良反应情况。

麻醉效果:参照《麻醉后恢复期病人的评估与治疗》[3]制定麻醉疗效标准:根据患者的咳嗽、插镜、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优:患者未表现出咳嗽、恶心等相关症状,声门完全开放,插镜过程顺利一次通过。良:患者表现出间断性咳嗽或恶心反射,声门开放不完全,插镜过程较为顺利。差:患者表现出持续性咳嗽,且伴随恶心、发绀、憋气等症状,声门不易开放且插镜过程极不顺利,需要再次补喷麻醉药物方可插入。麻醉疗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的麻醉手术指标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麻醉手术指标(术中耗药量、操作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麻醉手术指标对比情况

2.2 两组的麻醉效果对比情况

观察组的麻醉疗效(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80.65%),不良反应(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麻醉效果对比情况[n,%]

3 讨论

电子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疾病应用较为广泛,属于侵入性病灶部位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时,容易产生异物感、疼痛感,检查体验感较差。同时会影响到医师对病变部位的观察与活性组织的选取,造成支气管黏膜损伤。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高检查效果,降低患者的刺激反应[4]。目前,临床常用喷头喷雾、雾化吸入等方式,但喷头喷雾容易造成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而雾化吸入相对来说操作简单,不良反应较少[5]。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产生的麻醉效果也存在不同差异,本研究显示相较于超声雾化吸入,采用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效果更理想。

利多卡因被血液吸收后会促进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双重功效,具有较好的镇痛、思睡功效,低浓度的剂量可以降低心肌自律性,且不良反应较轻;但是高剂量的利多卡因作用的增加也会导致毒性随之增加,给予中毒血药浓度时,患者会出现惊厥症状[6]。压缩雾化是通过压缩机将空气进行过滤压缩为气流经喷口喷出,冲击到利多卡因促使气化,由出雾口喷出被人体口鼻吸收,经压缩的药物颗粒微小,经过呼吸作用进入肺部、支气管等部位较灵活、快速,可直接被人体吸收,降低患者的用药量的同时提高麻醉疗效。超声雾化是通过超声晶片将电能转化为超声波能,从而在常温下将利多卡因雾化为较小的药物颗粒,再利用超声定向压强将药物喷出,进入气道吸收。采用压缩雾化可以降低利多卡因用量,从而降低高浓度利多卡因的毒性风险[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麻醉手术指标(术中耗药量、操作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压缩雾化可采用原药雾化,相同的治疗时间内降低雾化吸入的药物用量,同时雾化颗粒较小,降低支气管内壁损伤,提高检查效率。观察组的麻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压缩雾化可以有效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高插镜成功率。其原因在于超声雾化对雾粒无选择性,导致药物颗粒会出现沉积,多集中在口腔等上呼吸道,而未能进入下呼吸道,麻醉效果不佳;同时超声雾化产生的雾粒较大,患者会吸入过多的水蒸气,促使呼吸道湿化,导致呼吸道干稠堵塞物吸水膨胀,增加呼吸道阻力,从而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反应。

综上所述,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压缩雾化吸入麻醉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利多卡因的消耗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支气管镜雾化
利多卡因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和IL-6、IL-10 的影响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视觉科学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