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书法课堂中的示范教学

2021-06-09 19:40林建勇
书法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颜体笔画书写

中小学书法进课堂已经多年。随着课改的深入,国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包括书法在内的传承和发扬都极其重视,而书法的传承不应该是口头上的,更多的是实践,所以,课堂教学将是书法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示范教学以直观生动、精准有效成为其主阵地上的璀璨明珠。

一、平面展示与立体呈现——示范的必要性

书法艺术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平面性是由展示的方式和材料特性决定的。书法大都书写在平面的宣纸上,展示给观者是整体观看,不会局部呈现。但书法同时也是立体的,观赏者在欣赏时是按书写者的书写过程赏读,古典式书法一般从右到左、至上而下的秩序,而书写者的书写过程必须依托于约定俗成的汉字书写笔顺进行。这样,书写和赏读都注入了时间要素。加上锥形的软毫笔头,随着书写用笔轻重缓急,粗按细提等丰富细腻的动作手法,产生了千姿百态的变化。所以,蔡邕总结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由此可知,一些经典的名碑范帖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审美度和极高的书写技巧难度。古人学书必须通过言传手授的方式,所以,书法的课堂教学也必须通过示范教学方式,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观察与思考——示范的导向性

书法课堂的示范效果是多元的,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示范的全过程,仔细分析教师书写的动作、笔毫在纸上运动状态、笔画起收时的形态,以及力度和速度对书写效果的影响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对老师示范的观摩,让自己掌握书写的要领,达到比较准确的表达。还有要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思考不同书法风格的审美与书写技巧的关系,比如颜体雄浑大气的艺术特点和褚体秀美窈窕的艺术表达在用笔和结体上有何不同。学一种书体,要运用其对比风格的书体做参考,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就更强了。示范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学生对书写的掌握和审美的提升。

三、整体与局部——示范的关联性

整体与局部是学习书法的两个关注点。整体与局部又是相对而言,一幅书法作品,是整体,而作品中的每个字就是局部。对于一个字,它是整体,而字中的每一个笔画就是局部。整体和局部就这么交织着。理解了着这一点,教师在示范时就会从局部入手,继而关注于整体。例如:颜体楷书基本笔画“横”已经是书法学习的最小单位了,教师在示范时,可将横画一分为起行收三段,对每一段进行细致地示范和讲解,要让学生观察体会到笔鋒在纸上围绕其形状所做的藏锋逆入、侧锋铺毫、调锋立毫、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等技巧动作。然后,教师把三段横的局部拼接在一起,由于是独立书写的,所以不可能很好地衔接在一起,但三段式的演示会让学生留下如何书写横画起、行、收的深刻印象,接来的任务就是从局部回归到整体,教师做横画的完整演示,并提示要头尾稍粗,中间偏细,左低右高稍上斜。这种从局部出发关联到整体的思维方式要贯穿于书法学习每个阶段的示范教学。

四、书法课堂示范遵循原则

(一)时间原则

课堂示范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既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又要留足学生为了突破重、难点而努力的练习时间,所以每课时的新授内容要适当,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接受度。书法实践课的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的时间比为2:3:4:1。所以,一堂45分钟的书法课,示范时间大约14分钟。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这14分钟。

(二)效率原则

所谓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使效益最大化。教师能充分利用好示范的这一段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备足备好示范的工具材料,考虑到纸、笔、墨三者的契合度,事前可做多次书写的实验。教师应提早调试好实物投影仪,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示范时可利用高清投影放大实时视频,让示范时的细节充分展现,也可以使用实物投影仪的录像功能将示范的整个过程录下,事后反复播放,让练习时有困惑的学生能及时纠错。

(三)直观原则

课堂示范的方法有多种。其一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直接书写,竖式演示,有利于学生观看,但对教师的基本功是考验,缺点是教师示范时手和身体会遮挡部分同学的视线,示范的字要足够大才能让后排的同学看清。其二是利用小组的方式直接在学生位置上示范,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师生的情感,教学融洽度高,在以往人多时,只能一组组的演示,会比较费时费力,而现今,可利用多媒体投屏技术,用手机同步直播于大屏幕,让小组示范重获生机。其三是利用实物投影仪,教师在讲台投影位置上直接示范,高清投影能让教师书写动作和笔毫运动状态毫发毕现,细节与整体都可兼顾。书法课堂示范教学,后两者运用较多也最直观。除了观看方式直观外,教师在示范前对范字做直观的分析处理,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书法课堂示范教学的创新方式

课堂示范教学是书法课堂常规的教学方式,一般有在直观原则中介绍的三种模式:黑板直立式示范、入座式个体或小组示范、实物投影高清示范。其利用率最高的还是第三种。除了这三种外,也可以进行录制书法示范微视频,针对某一教学任务作系列的示范讲解。书法课堂教学在示范环节如何提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示范教学方式上可做些创新。

(一)补写式示范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大脑有种完形填充的能力,对物象的缺失 部分总会思索如何完美补充,书法教学可加以利用,特别是示范教学,如果将一个字从头到尾的示范一遍,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会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可利用缺笔的方法,先让学生思考如何补足,也可以在学生尝试之后,教师再边讲解边示范。古代许多碑帖在流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字迹会有残缺,这时,我们就可以将此进行充分利用。而缺失补写的笔画、字、词等就是今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这种补写示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对比式示范

对比的事物会更显其自身的特点。利用对比教学法虽然是常规式教学方式,但如果在内容或手法的选择上做更多的变化,也有些创新意味。在书法内容的安排上可将具有審美反差的字体、书体并置,从反差中找出所学内容的自身特点。例如:学生学写颜体基本笔画时,教师并置示范褚体的对应笔画,让学生明晰颜体厚重而褚体灵动在起收笔和行笔处的不同处理,从而能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会教师示范的笔画特征。学生在学习颜体结构特点时也可以将褚体的相同字放置在一起进行分析,颜体字之所以宽博,重要原因在结体内松外紧,方正古朴。另外,教学示范手法上也可以灵活多样,例如用红色墨水示范正确的写法,而用黑色墨水示范错误的书写形态。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当堂写的字作为蓝本,用红色笔直接示范其上,或者改写有误笔画。多样化的示范教学,能增加学生的感官刺激,提升学生学书的兴趣。

(三)拼凑式示范

拼凑式示范更多的应用于部首和结体学习中,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范字模版拆分书写完毕,学生根据所学的结构类型和审美要求,在指定的格子中摆出符合字帖结构的字来。学生在拼凑字形结构后,教师可因势利导,多做几种可能性的探索,并利用实物投影仪的拍照功能,定格并置,寻找最优美的结构字型,与原帖作对照分析。拼凑示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实践性。

(四)作品式示范

学书法的最终成果都将以作品的方式呈现。能写出像样的作品是检验课堂教学水准的试金石。作品式示范是所有示范类型中最难的。教师可根据作品样式和大小,采用不同的示范呈现方式:大幅式大字可直接在黑板或桌面上示范,而小幅式小字类需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如斗方、扇面等,课堂教学的作品示范要符合教学的书体,并具备主体、落款和盖章等元素。教师成功的示范作品也可作为奖品奖励给学习认真、书写优秀的学生,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书法的课堂教学成为书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示范教学作为书法课堂的重要环节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技能传授,对提升书写能力和开拓审美经验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断创新是课堂示范教学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学生在书法学习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林建勇/温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颜体笔画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小小书法家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找不同
科考要凭真本事
三百年来颜体第一人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