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的应用进展

2021-06-11 05:47肖丹丹刘燕娜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据系统恶性影像学

肖丹丹,刘燕娜

1.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江西 南昌 330000

随着超声检查在疾病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各系统的超声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IRADS)已经引入临床。在以往的临床科研中,超声特征描述和诊断报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临床医师理解影像学词汇存在困难,IRADS对病灶的超声特征进行针对性诊断分类,提供病灶位置、良恶性程度等特定信息,使超声描述规范化,有效地解决了影像医师与临床医师间的沟通问题。超声可以在术前对大多数病灶的良恶性做出鉴别,但对于部分缺乏特征性表现的病灶,其病理诊断的类型往往无法通过超声来确定,IRADS对该部分疾病合理地给出分级,可使临床医师迅速准确地获得影像学信息,同时,IRADS对患者的随访进行了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此外,IRADS的应用为临床大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便捷。20世纪初期,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发布了关于乳腺的IRADS,应用范围广泛,随后陆续发布了各个系统的IRADS。本文就ACR目前已发布的乳腺、甲状腺、卵巢、肝脏IRADS的超声部分做重点介绍,旨在推广国内超声报告规范化应用。

1 BI-RADS-US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指南提示40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应进行乳腺癌筛查[1]。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IRADS,1992年,ACR提出了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BI-RADS,为乳腺钼靶分级提供了标准。后于2003年发布了用于乳腺超声的BI-RADS(BI-RADS-US),极大地优化了乳腺超声描述及管理措施,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得到提升。目前,应用最广的是2013年更新的第五版BI-RADS,新版BI-RADS在位置描述、超声词汇等部分改变,增加了超声与MRI、X线钼靶之间的直接关联,采用统一术语、定义和报告格式,便于不同影像学检查之间的比较,提高了三种检查间的一致性[2,3]。

评估分类:在BI-RADS-US中,评估不完全定义为0类,需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若评估是完全的,则按照恶性可疑程度依次分为1~6类,详见表1。

表1 BI-RADS-US[2]

声像图表现:在超声图像上,BI-RADS-US将微钙化(直径<0.5 mm)、边缘不规整(模糊、成角、微小分叶及毛刺状)、不规则形、垂直方位生长化归为恶性指标。在这些恶性指标中,微小分叶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恶性特征,往往受评估者主观影响较大[4]。新版BI-RADS新增了相关征象部分,包括结构紊乱、导管改变、皮肤改变、水肿、血管、弹性评估,使BI-RADS对病灶的评价已不仅局限肿块本身,对于非肿块型乳腺癌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提示[3]。

随诊:2类、3类病灶建议短期随访,分别于6~12个月、3~6个月后复查;4类、5类的结节建议立即行组织学病理检查,或手术治疗。短期随访可以有效地弥补不典型病例的漏诊,提高恶性病变的早期检出率,然而,有学者发现可疑良性结节的患者存在很高的失访率[4],在超声检查时有必要对该类患者加强宣教。

研究表明实际应用中4a类结节恶性率偏高[5],可能是因为评分者经验有限或主观因素影响,错将4a类以上结节归入,应提高相关专业医务人员对BI-RADS的学习,正确把握病灶分类依据及临床处理原则,才有利于BI-RADS规范有效地推广。4a类被定义为具有一项恶性征象的病灶,但恶性征象之间的权重平均分配并不合理,对4类结节的恶性率也存在影响,如何在保持简便性、实用性的前提下提高准确率,还需进一步研究。

2 TI-RADS-US

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近十年发布了几十个不同版本,范围遍及全球不同国家的多个机构。2009年,Horvath等[6]在BI-RADS的基础上首次提出TI-RADS,将甲状腺结节分成10种模式,其标准词汇与BI-RADS相似。随后ACR于2015年发布了甲状腺结节超声术语词典白皮书,并于2017年发布了最新版的TI-RADS[7]。TI-RADS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在甲状腺结节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在多个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8-10]。

评估分类:ACR 2017年版TI-RADS从甲状腺结节的结构、回声、形态、边缘、钙化灶5大项超声特征进行评分,计算5项之和得到总分值,见表2、表3。

表2 TI-RADS 词典[7]

表3 TI-RADS 分级标准[7]

声像图表现:在超声图像上恶性指标包括点状钙化(直径<1 mm)、实性、极低回声或低回声、不规则形、甲状腺外侵犯、纵横比>1,对部分微小结节和不清晰的回声,在评分时难以界定[11],2017版TI-RADS特别提出了对无法定义的特征赋予分值。TI-RADS并未加入血流特征的词汇,对于部分微小病灶,常常无法对其内的血流信号进行判断[12]。此外,由于该版TI-RADS对5大项的超声特征进行了较为严谨的细分,实际操作复杂[13],不利于临床实践和推广,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诊:TI-RADS的随诊管理与BI-RADS相似,便于应用于临床。不同的是,TI-RADS对不同大小的甲状腺结节建议采取不同措施,各个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多将长径10 mm 作为穿刺界值[14]。新版TI-RADS明确建议,最大径超过25 mm的3类结节、超过15 mm的4类结节、超过10 mm的5类结节应进行活检,若不超过则定期随访。

TI-RADS对甲状腺滤泡性癌的诊断价值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15],因其诊断标准的制定依据与滤泡性癌的超声特征有差异,使得一些超声恶性特征不明显的滤泡癌归为3类结节,3类结节的恶性率小于5%,或许针对其划分一个亚分类将有效提高TI-RADS的诊断效能。有研究发现[16],大多数超声特征具有多维和非线性关系,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来预测恶性肿瘤是很困难的,Wildman-Tobriner等[17]运用遗传人工智能算法构建了一个优化的TI-RADS分级系统,为提高其诊断性能和适用性做出了尝试。

3 O-RADS-US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包块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是卵巢癌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部分盆腔肿块受月经周期影响而变化,且存在同图异病的表现。2009年,Amor等[18]建立妇科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gynecological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GI-RADS),将附件区肿瘤划为1~5类,以大乳头状突起物、厚壁分隔、实性区较明显、内部血流较丰富、合并腹水、最低阻力指数小于0.50为恶性特征。然而GI-RADS并未对所有病灶进行分类[19],2020年,ACR正式提出卵巢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0~5类表现见表4。该系统是在2018年出版的O-RADS词典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包含了所有危险分层及相关管理方案的分类系统,对病灶的超声表现,如多房单房性、囊实性、内壁光滑或毛糙、乳头状突起物、血流情况、病灶大小等进行了细致划分,并根据患者处于绝经前或绝经后提出不同的管理方案。有学者[20]对比了新版的O-RADS与GI-RADS的诊断效能,前者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后者。相较其他版的卵巢肿瘤分类系统,O-RADS尚未被广泛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推广和验证。

表4 O-RADS-US[19]

4 LI-RADS-US

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是针对肝细胞肝癌提出的分级,2010年,ACR发布第一版LI-RADS分类,主要以CT、MRI的影像表现特征为参照。随后,逐渐加入超声检查、超声造影的相关内容[21],2018年,ACR发布了最新版LI-RADS[22],并被纳入美国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中。

评估分类:LI-RADS并不局限于一种影像学检查对病灶良恶性程度的评估,而是通过CT、MRI、超声、超声造影,针对不同人群从诊断到治疗进行完整监测。LI-RADS分为监测报告、诊断及肿瘤分期报告、治疗反应报告几个部分,其中,超声主要应用在监测报告部分,包括超声分类和可视化评分[23],超声造影主要应用在诊断报告的部分,用于对肝脏病灶大小、特征的描述观察及诊断分类。

LI-RADS-US将肝内病灶分为3级(表5),1级、2级分别建议于6个月、3~6月后复查,3级患者需要进一步行超声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因肝脏超声检查条件易受个体差异的影响,LI-RADS-US另外提出了可视化评分(表6)以提高敏感性。

表5 LI-RADS-US[22]

表6 可视化评分表[22]

肝脏超声造影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LI-RADS ,CEUS LI-RADS)以超声造影动脉期增强(arterial phase hyperenhancement,APHE)、廓清时间特征、病灶大小为评价指标,划分肝内病灶恶性程度(表7)。LR-1、LR-2建议6个月一次的随访,LR-3和LR-NC应3~6个月随访一次,LR-4、LR-TIV和LR-M建议活检。部分肝内病灶可以在超声造影上清楚显像,而在常规超声上并不显示。超声造影已经应用于肝细胞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术后监测,而CEUS LI-RADS并未明确规定对于非手术治疗肝内病灶的管理。Bruix等[24]认为临床中或许将LI-RADS分类减少至良性、需进一步评估、肝细胞肝癌3个分类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表7 CEUS LI-RADS[22]

5 总结与展望

受早期BI-RADS成功应用的启发,甲状腺、肝脏、卵巢等IRADS相继被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在不断更新的版本中,IRADS已经在逐渐统一不同影像学检查间的差异,这种跨检查间的融合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方便。随着对各种疾病治疗和诊断的深入研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25],如超声弹性成像、人工智能、肿瘤标记物、消融治疗等,对于IRADS是否引入新技术,应取决于该项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成熟和普及程度,新技术的融合、更新使IRADS更具实践性。其次,不同IRADS之间存在共性,尤其对于乳腺、甲状腺浅表超声,可相互完善、融会贯通,实现规范化发展。此外,由于ACR发布的IRADS是基于国外大数据,西方人种族、病因、生活方式与国内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国内外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略有不同,照搬使用很可能并不适用[26],如国内HBV相关的肝细胞肝癌较为多见,常保存了更好的肝功能,采取的是不同的治疗方式,Yau等[27]发表了适用于亚洲人的香港肝癌分类,为国内肝癌患者提供更适宜的治疗指南。是否应在国际公认的IRADS基础上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建立适用性强的IRADS,还需进一步探索。综上所述,超声IRADS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期待IRADS的不断更新完善,以及规范化使用和进一步普及。

猜你喜欢
数据系统恶性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物联网数据系统
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新型模型描述方法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