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首先需要回归常识

2021-06-15 04:17刘燕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本源教书育人常识

刘燕君

事 件

“我不过说了一些常识,怎么就火了?”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的发言“火”出了圈。在接受媒体回访时,唐江澎表示,自己只不过说了一些常识。

评析

在教育被高度关注的今天,重磅言论层出不穷,无数“圈外好友”瞄准教育,抛来让人心动的橄榄枝:在教育热点上“开花”,在家长关切处“示爱”,在孩子自己需历练处“全帮”。这些以名利为出发点的甜蜜诱惑,引得一些家长、教师,甚至校长,陷入“盲、忙、茫”的迷糊状态,“盲从、忙乱、茫然”综合征正悄然侵蚀着教育生态。

当教育基本的常识被支离破碎时,我们的学生已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自然成长。比如,写作业应该是学生的责任,要自己探究,遇到难题不懂甚至不会也是正常现象。而如今呢,学生、家长、甚至有的教师,觉得学生做题就应该全对。为避免犯错怎么办呢?找“作业帮”来帮忙。请问:学生该经历的学习历程交给了别人,他自己是受益了还是变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了呢?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在这个教育常识上达成共识,就会被商家诱惑,在名校名师的金牌下“投降”。

因此,在教书育人这件大事上,首先需要回到本源、回归常识。教育的本源和常识是什么?就是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这是做教育必須坚守的。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让学生像学生一样成长。

常识被网友追捧其实反映了民心所盼,老百姓更期盼这些常识能成为共识,成为全社会教育从业者都遵守的育人规则。老百姓期盼着教育远离名利,因为如果教育被利益裹挟,那么不遵守育人常识的各种“出轨”“抢跑”就会层出不穷。

现如今,教育急需重新梳理那些常识,并通过规则或法律的形式,使之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用法律和规则为常识的落地保驾护航。

唐校长最打动人的地方,是他在委员通道上通过4分钟追溯并感佩他40余年的教育实践。这位校长说的是普通人能听得懂的话,不是大话和空话,因此,他冲上热搜就不足为奇了。

同为校长,笔者深深敬佩且高度认同他的观点与实践,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教育常识的敬畏和坚守。比如,他坚持学生每天上一节体育课,每周上一节艺术课。这样坚守几十年不打折扣,不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吗?

其实,教育常识之所以被老百姓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常识也都是教育规律的朴素表达,背后蕴含着教书育人的真谛。教育人理应携手把教育常识落细、落小、落实,共同营造适合学生自然成长的教育生态,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幸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本源教书育人常识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靠不住的常识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篆刻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纤维新材料:本源与生机
回归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