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分析

2021-06-15 01:59王立兰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落实《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过程 硬核教育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培养其人文精神和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进一步运用和学好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一、引言

阅读作为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外语学习者积累、巩固语言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比较薄弱,特别是不能准确概括全文的主旨大意,获取文章提供的主要信息,形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比较忽视对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对什么形式的教学材料,都千篇一律地采用“读单词—教语法—做练习”的模式,结果造成重语言知识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良局面。当然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一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还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培养其人文精神和跨文化意识,为学生进一步运用和学好英语打下良好基础,这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英语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落实英语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的主要途径,极具实践意义。

二、教学过程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也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悟道”或“参禅”的过程,而学生要想在阅读过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就得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目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都采用读前、读中、读后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从阅读三个环节的功能来看,读前为铺垫,读中重训练,读后求拓展。三者之间本身就是一种递进关系,所设计的阅读任务的难度也应该依层推进。

(1)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激活思维。阅读中每个人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如生词、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这些拦路虎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而读前的活动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重重障碍,为他们成功的理解、获取篇章信息铺路架桥。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手段,如问答、讨论、介绍、自由谈话等引入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激活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在此期间,教师主要应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即生词和文化背景知识。

(2)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注重技巧。本阶段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获取篇章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使他们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进行阅读。其常见的阅读技巧有:

1)、预测:预测是阅读前的“热身运动”,是“成功的阅读者应掌握的策略之一”熊金霞。“学生通过感知课文的标题、首尾段以及关键句,便能激活认知结构中有关篇章结构的图式,利用篇章结构图式预测文本内容,补充某些文本中未直接交代的部分内容,从而迅速理解文本”—皮连生。预测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进入阅读前的积极状态。

2)、略读:略读是指读者快速阅读文章或部分文章,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组织结构和写作意图。教师在这里首先要求学生使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模式,教师在阅读前适时进行相关的阅读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边读边查生词、指字阅读、有声阅读、心读、摆头、回视和眼停过频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地管理和监控自己的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略读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助于促进学生解码的自动化。

3)、查读: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查出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查读是快速阅读的另一种形式。教师设计一些需要查找的信息和具体事实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找到這些须查的信息和问题的答案。

4)、细读:细读是为了领会和掌握所读课文的精神实质、内容细节以及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意图而进行的一种边阅读边深入思考的阅读方式。细读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要求,因此,在细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锻炼学生学会根据文章所提供的各种线索分析作者的态度、立场、观点等。

5)、推读:推读是推测文段中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推理活动要依据特定的语篇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推理,理解语篇中蕴涵的意义,分清明述、暗指,既要以事实为依据,也要依据自己的常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猜词能力是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3)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强调应用。读后活动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和反思文章内容,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拓展运用所学知识,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语

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感性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教师不但要在课内精读教学中落实交际性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技巧和速度,而且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大量阅读,多练习,勤实践。在一节阅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个阅读活动,完成多个阅读任务,为学生的没一项阅读活动尽量搭建支架,做好铺垫。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还在于指导学生有步骤、有顺序地操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开发其智力,挖掘其潜力,培养其兴趣,使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王立兰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