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21-06-15 02:27涂跃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松鼠人教版创设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特点,而小学生又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创设出适当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教版语文第二册《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所在单元,是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柳树醒了》时一首儿童诗,更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它用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语调把春天的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描绘了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孩子们,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老师想送一些词语给你们——春满人间、柳绿花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穿暖花开、春光明媚”,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春天的,于是我顺势引导:“春天真美,你们想走进春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柳树醒了》,让它带我们走进春天吧!”这样的情境导入,很容易就勾起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春天的美丽。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渲染环境气氛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情感体验。

人教版语文第二册《荷叶圆圆》一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时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但是现在城里的孩子多数时间待在家里,很少有时间出去走走看看,有的甚至不认识荷花。于是我就从网上找了荷花池的图片、小青蛙的视频,将荷花池里的景物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不禁感叹:“好美的荷花呀!好有趣的小青蛙!”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中才能被唤醒,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与课文作者产生共鸣,使情感教育渗透于课堂的每个环节

三、创设绘画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简笔画来创设情境,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人教版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课时,教材中配备的插图是小松鼠埋松果的情景和长出一棵小松树的情景,而“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鼠林”则只有文字描述,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小松鼠为了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着想,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我就让孩子根据课文的描述,用简笔画的形式在课本上添上图画。于是我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把它画出来吧!”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趣味,也更容易体会小松鼠的聪明活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喜欢涂涂画画,在教学时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创设表演情境,加强语言训练

分角色表演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分角色表演,学生可以站在文中人物的立场上去体验文本,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人教版第二册《司马光》一课,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时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故事。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叙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孩子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表演,最后在讲台上演示。孩子在熟读的基础上很好地把握了落水孩子的痛苦无助、其他孩子的惊慌失措以及司马光的沉着机智,紧扣别的小朋友“哭着、叫着、喊着”,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缸”进行模仿表演。这样,在情境中朗读,在情境中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也显得轻松活泼、充满活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故事,教师要结合文本和学生的特点创设出合适的表演情境,使学生在学中演、在演中读,进而起到以读代讲、以演促学的教学目的。

总之,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等,教师要結合实际,因文而异,确保创设的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延边教育出版社,2013.

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小学 涂跃美

猜你喜欢
松鼠人教版创设
创设未来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松鼠
松鼠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松鼠
松鼠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