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提升途径

2021-06-15 02:25张苗苗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要: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长期形成的心理问题,影响求职能力的客观现象,开展对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提升工作研究,是保障困难学生综合成长的关键。本文对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提升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能力;综合成长

前言:

在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环境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保障成为高校就业问题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个人综合能力不高、缺乏职业规划、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决定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水平存在严重分化的现象。结合这些因素的作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途径应用中,不断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求职能力,提高就业率。

一、完善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就业环境

在提升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求职能力过程中,高校要发挥重要的政策保障作用。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前社会的扶贫背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展开精准的就业指导,帮助这些学生能够顺利的实现毕业就业。通过不断完善就业保障体系,为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创设良好的环境。结合国家指导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高校的就业机制进行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有效保障。通过对就业过程进行有效的制度规范,明确学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内容,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在求职过程中,确保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1]。比如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就业协议签订环节进行制度保障,将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涉及到学生权益的内容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能够在签订就业协议的过程中,确保自身的权益。还比如,要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公开,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提生学生的求职自信心,从而实现顺利的就业。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广协同育人机制

在提升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过程中,企业要发挥出重要的支持参与作用。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作为人才招聘的主体,是保障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载体。在企业开展招聘活动的过程中,要和高校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就业机会[2]。比如高校和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协同育人的机制,高校为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养、人才教育,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的学习基地、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尤其是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帮助这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能力,提升求职能力。还比如,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对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物质的帮助、精神的帮助,通过设计奖学金等形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提升求职能力。还比如,企业针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的调研,在各项考核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录用,帮助这些学生实现顺利的就业,改善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

三、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完善资助育人工作

首先,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中,要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对这些学生存在的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重点关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心理素质,为经济困难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扶,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建立职业规划,提高求职能力。其次,通过使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将全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毕业情况进行总结,然后结合学生就业现状,对就业难的问题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对经济困难学生展开重点的指导帮助。比如针对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全面的现象,通过鼓励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从而对自己有更准确的认识,增加求职信心。最后,通过就业训练模式的创建,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比如组织高校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参与创新竞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水平,不断开发创新的思维意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應用标准,提高自身的求职能力。

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求职能力

经济困难大学生求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在技能层面,更多的还要求具备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因此,经济困难大学生为更好的顺利就业,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格外关注[3]。在进行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身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等能力水平进行提升。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兴趣爱好,对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明确,制定就业规划,提前进入到就业的准备工作中,以便于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展现自身实力,实现顺利就业。

结语:

总之,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从政策上进行保障,在制度上进行创新,改变贫困大学生的固有观念,真正的发挥出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综合作用,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进行有效的规划,注重其专业知识、综合素养的提升,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更顺利的实现就业,促进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瞻.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 就业与保障,2020,(23):151-152.

[2]周艳. 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营销手段研究[J]. 营销界,2019,(25):247-248.

浙江工业大学 张苗苗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