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切口妊娠中的应用

2021-06-16 14:09陈路宁李兆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7期
关键词:B超栓塞出血量

陈路宁,李兆山,黄 勇,江 琳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导管室 四川 西昌 615000)

在临床上,子宫切口妊娠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异位妊娠类型[1]。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法为主[2]。伴随近年来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中,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治疗方式相比于常规药物或手术治疗而言,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优势,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并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以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探究采取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20年5月间,96例因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参照组中患者年龄26~36岁,平均(28.72±3.65)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29.32±3.12)岁。比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间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参与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有剖宫产史;③在MRI检查中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

排除标准:①宫外妊娠者;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③手术禁忌症者。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药物+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为患者注射100 mg甲氨蝶呤,在患者血hCG值下降超过80%时,在B超监测下进行清官治疗。

观察组:予以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具体如下:(1)设备:采用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2)治疗方法:①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左或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成功后经动脉穿刺鞘,插入5F-DAV导管,行双侧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②双侧子宫动脉呈增粗、扭曲,子宫下段可见结节状染色[3];③确认插入子宫动脉后,双侧子宫动脉内各缓慢注入25 mg甲氨蝶呤MTX(Pfizer(perth)Pty Limited,批准文号H20140205,规格:2 mL/50 mg);④医用明胶海绵颗粒(1~2 mm手工剪制)经导管注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⑤栓塞完成再次行双侧子宫及髂内动脉造影,子宫动脉中、远段未见显示,延时期孕囊及子宫实质未见染色,表示栓塞成功;⑥术后2~3d行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或宫腹腔镜下探查及孕囊瘢痕病灶切除。(3)术后处理: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加压包扎,平卧24h,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栓塞术前已发生大出血患者给予扩容、输血等治疗。(4)术后随访:观察术后疼痛、发热、恶心等反应及并发症,清宫术中出血量、血HCG下降时间、清宫后月经复潮时间。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成功率;(2)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纳入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其中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行t、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两组患者术后经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后图像见图1。

图1 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后图像

2.2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可发现,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表1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 s)

表1 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 ± 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8 36.5±2.7 9.1±0.2参照组 48 47.2±1.8 11.5±0.6 t 22.845 26.291 P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观察组发生发热、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血细胞下降的比例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上,子宫切口妊娠是较为危险且不多见的特殊异位妊娠,也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的一种,主要指有胎盘或孕囊、绒毛等在子宫切口处着床[4]。导致该情况出现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剖宫产术后内膜及肌层损伤而导致的,在损伤下其缺口愈合出现瘢痕,促使胎盘、孕囊等在癜痕内发育,进而导致子宫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相关临床资料显示,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能够较为清晰的将切口妊娠的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周边血流阻力等情况显示出来,进而为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提供准确鉴别依据,确保诊断的及时性[5]。而一旦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后,一般需立即终止妊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加以干预,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出血量[6]。目前针对切口妊娠的临床治疗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一般可采取子宫切除、减胚联合化疗以及清宫术等方式治疗。而子宫动脉栓塞术则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切口妊娠治疗方法之一[7]。该术式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双侧子宫动脉辅以明胶颗粒进行短暂性栓塞,促使其病灶部位缺血缺氧,进而导致滋养细胞及胚胎萎缩坏死;借助其安全性较高的优势,能够更好保持其良好的吸收性,避免再次出血,极大降低了子宫切除的风险[8]。另外,由于较大明胶颗粒只对2~3级分支动脉进行栓塞,对其他器官的血供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出现子宫坏死等情况。明胶海绵作为中期栓塞剂再吸收后也能确保子宫动脉的通畅,因而还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9]。

通过本次研究可见,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对比无差异(P>0.05);而对比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则以观察组更优(P<0.05)。另外,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也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对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而言,在其治疗中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对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而在实际治疗中就需要结合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与之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则是一种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治疗,鉴于术式的微创伤、准确定位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在切口妊娠患者治疗中应用该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手术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保留子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10]。

综上可见,在切口妊娠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可行,且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B超栓塞出血量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