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用执法记录仪(下)

2021-06-20 14:46刘长煌
现代世界警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警用记录仪弗兰克

刘长煌

本期接上期继续介绍警用执法记录仪。

五、各国警用执法记录仪展示

1. 英国于2005年对便携式摄像机进行了首次测试,并很快在全国普及执法记录仪。

普利茅斯研究所发表了一份有关执法记录仪的报告,指出“使用这种设备搜集证据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警察在各种案事件现场的表现”。

英国内政部也指出,警用执法记录仪具有“在案事件发生时,佩戴执法记录仪的警察提供的证据质量显著提高”的作用。

但是有批评家认为,尽管执法记录仪被誉为提高证据质量的有力工具,但该工具已经朝受益于起诉方的方向发展,民众希望控辩两方能双向受益。

据估计,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每年可节省至少40万英镑的司法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了公众安全感;

减少了对当地社区犯罪的恐惧;

提高了早期认罪率;

解决了市民投诉警察次数居高不下的问题;

降低了对警察攻击的次数。

2014年,伦敦大都市警察局配备了2.2万台执法记录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爱尔兰于2016年为一线执勤警察配备了执法记录仪,第二年为监狱执法人员也配备了记录仪,总投资150万英镑。

2. 澳大利亚警察已经普及执法记录仪,第一批“警察摄像头”于2007年在西澳大利亚州试用;2015年,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宣布投资400万美元为一线警察配备执法记录仪。

现今,昆士兰州警察把执法记录仪列为必备警务装备,已经收集了15.5万小时的视频数据。

尽管执法记录仪越来越普及,但澳大利亚一些评论员还是表达了对涉及隐私问题的关注。

3. 丹麦警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执法记录仪的国家之一,早在2007年就开始试用移动摄像头。2017年,全国一线警察及狱警都配备了执法记录仪。

4. 荷兰警察使用的第一个穿戴式录像机是防暴警察使用的便携式摄像机,经过2009年至2011年的四次大规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摄像头并没有减少警察暴力和袭警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执法记录仪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2015年,荷兰国家警察将更多的“传感”功能整合到常规警务工作中,在阿姆斯特丹再次进行执法记录仪测试。100名警察进行了12个月的试验,结果发现,新技术下的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警察暴力和袭警行为的发生。

2019年,荷兰正式普及执法记录仪,包括警察、市政当局雇用的地方执法人员、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城管、公共交通安全人员、救护員、消防员等。

5. 法国自2013年开始试用执法记录仪,2017年配备了2000台;2018年,在全国铺开,发放了10400台,近400个城市的一线警察全部装备。

6. 2014年12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提议“将购买摄像头和存储视频的一半费用返还给社区,要求国会在三年内授权拨款7500万美元,以购买5万台摄像头”。他还要求国会拨款2.63亿美元,支持社区警务工作,此举为地方警察配备执法记录仪提供了50%的联邦支持。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一直支持在警察部门和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使用执法记录仪;“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组织认为,解决警察暴力的措施主要有三项:为警察配备执法记录仪、有限使用武力和警察非军事化等。

7. 芬兰警方自2015年开始采用执法记录仪,首都赫尔辛基警察局使用了30部执法记录仪来帮助警察维护公共秩序,规定只能在特定环境中使用,比如公共场所。在房屋内使用执法记录仪必须是办理刑事案件方可。

录音录像数据将被加密,并且只能使用特定的软件才能进行访问。由于需要保护隐私,大多数数据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删除。

2018年,芬兰警方在全国普及执法记录仪。

8. 德国于2015年随机抽取1200名公民作为样本,对是否赞成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进行调查,结果71%的人赞成,20%的人反对,9%的人不愿意表态。

2016年2月开始,联邦警察开始在柏林、科隆、杜塞尔多夫和慕尼黑的火车站试用执法记录仪,一年后,联邦议院同意政府大量配备。

联邦警察和各州警察陆陆续续装备了执法记录仪,一线执勤警察几乎是全覆盖。

9. 波兰首个执法记录仪项目于2015年在华沙启动,主要是应对大型游行示威活动。2017年10月,开始在全国普及。

10. 瑞典警察规定执法记录仪不是警务人员的标准配备,只有在大型足球比赛和示威游行时执法才能佩戴。

瑞典警察发言人在2015年说,执法记录仪将用于特殊目的,他们与美国警察的执法环境不同,无须记录一切交流活动。录音录像很少在法庭上用作证据,实践证明,只有大约一半的素材被用作证据;另一部分素材因为是人为控制录音录像而不被采用。

1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警察在进行了六个月的试点之后,于2015年正式普及执法记录仪。

市民如果对交通违法行为有异议或警察的执法行为未能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可以申请使用执法记录仪的录音录像作为证据。

12. 新加坡警察部队于2016年6月在全国配备警用执法记录仪,但是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规定除非在执法活动中、在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录像,与工作无关视频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删除。遇有隐私案件,如性侵案受害者,由拍摄对象决定是否录像,且严格保护受害者隐私。

13.菲律宾国家警察对执法记录仪非常重视,在繁华地带率先启用。博尼法西奥环球城(BGC)是马尼拉的地标,这个一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的街区内容非常丰富,有风景如画的公园、令人惊奇的博物馆、时尚现代的购物中心以及室内规模最大的夜总会和时尚餐厅。2016年,警察首先在此试行执法记录仪,结果显示,警察执法规范了很多,遭受袭击的次数也下降了,此后便迅速在全国推广。

14. 印度警察在2017年开始推广执法记录仪,现今主要是大城市及交警部门使用较多,有效地减少了袭警行为的发生。

15. 加拿大自2019年以来,已经为所有一线警察配备了穿戴式视频系统,但是加拿大的警察工会出于隐私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反对佩戴此类执法记录仪。

经过评估,无论警察还是市民,对警用执法记录仪的使用表示支持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期待相配套的法律能进一步完善,设备性能不断提高。

六、警用执法记录仪经典案例

1. 2020年4月28日,美国洛杉矶市博伊尔高地有人报警,称一名男子非法侵入其住宅,请警察制止。警察弗兰克和同伴赶到了现场,弗兰克与嫌疑人产生了言语争执,后演变成肢体冲突,并各执一词。

地区检察官杰基·莱西开展了调查,他调取了弗兰克同伴的执法记录仪,发现语言冲突后,弗兰克没有控制住情绪,用拳头朝嫌疑人击打了12次,于是认定弗兰克使用武力既无法律依据,又无合理性。

弗兰克面临着暴力袭击的重罪指控,如果罪名成立,他将可能被判处最多三年的有期徒刑。

2. 2020年8月7日16时12分,佛罗里达州警察在一家购物中心门口击毙一名黑人青年萨拉蒂斯·梅尔文(22岁),警长办公室说这名嫌犯正在逃跑并拔出枪来。

在公众的呼吁下,8月20日,警长办公室公布了执法记录仪拍摄的画面,引起了网友的围观。

死者家属的代理律师说,这段录像并不完全符合警方的说法,警察开枪击毙梅尔文属于过度使用武力。

梅尔文是在奥林奇县购物中心外面被警察攔下的四人中的一个。奥林奇县警长办公室说,四名嫌疑人因一起枪击案被通缉。

录像显示,奥林奇县警在一家购物中心试图截停四名年轻人,四人分散逃跑,其中一人是梅尔文,后来警察蒙蒂尔开枪击中了梅尔文的背部,8分钟后,救护车赶到,送到医院不久,梅尔文死亡。

这段时间里,有名警察骂出了一句种族歧视的话语。

争议的焦点是,梅尔文在跑动过程中是不是有掏枪的动作,是否对警察构成了人身威胁?由于执法记录仪的记录没有清晰地显示这个关键动作,目前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正在加强调查,以决定案件性质。不过,那名讲了种族歧视性话语的警察已经被停职审查。

梅尔文的家人要求警方开除蒙蒂尔,他们正在准备对他提起民事诉讼。

3. 2020年8月11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警察在街头巡逻,对违反新冠肺炎封锁令外出,或者不戴口罩者进行查处,结果发现一名年轻女性没有戴口罩,便上前盘问。

该女性和同伴是“反封闭者”,她说有医生的证明允许她不戴口罩,但警察依然对其进行抓捕。

“反封闭者”对警察的动作进行了录像,在网上公布了警察坐在女人的身上、卡女人脖子的截图,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纷纷谴责警察暴力执法,警方压力倍增。

后来警方公布了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上面显示“反封闭者”态度恶劣,暴力阻挠警察执法,依照当时的情景,警察采取的动作是合乎规范的,属正当行为。

执法记录仪拍摄的视频公开后,社会舆论得到控制,该女子因未能提供姓名和地址、暴力阻碍执法被捕。

4. 2020年7月15日,纽约警察在布鲁克林大桥附近执勤,与游行示威者产生冲突,游行者声称警察野蛮执法,殴打游行者。

调取警察佩戴的执法记录仪录像显示,警察执法合乎规范,是游行示威者用棍棒袭击警察,录像还原了真相,平息了网友的议论。(全文完)

(责任编辑:冯苗苗)

猜你喜欢
警用记录仪弗兰克
北京市:首批克隆犬正式入警
做梦记录仪
警用电动车
CY—J01警用四旋翼无人机
记录仪
答非所问
弗兰克与滑板
蒙弗兰克奇遇记
公安系统采购警用车节约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