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痛的疗效观察

2021-06-20 03:56杨文郭凯锋黄臻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跟骨骨折

杨文 郭凯锋 黄臻

摘要:目的:观察低温冲击镇痛治疗联合肌效贴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创伤骨科住院收治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76例(76足),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38足)和观察组38例(38足)。两组患者均在外伤24h内开始采取常规基础干预措施,对照组单独使用肌效贴进行贴敷,观察组在使用肌效贴的基础上配合使低温冲击镇痛仪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5天后,观察组完全消肿率达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能明显地减轻跟骨骨折术前肿痛的程度,能更快消肿镇痛,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及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温冲击镇痛治疗;肌效贴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肿胀;术前疼痛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41-01

跟骨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多累及踝关节面,以足跟部疼痛剧烈,肿胀和瘀斑明显,着地行走受限为主要表现。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肿胀不消除而勉强进行手术治疗会加重组织损伤,使切口缝合困难或导致感染从而影响伤口和骨折愈合。故术前尽早有效消肿、预防和减少张力性水泡、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等待时间成了骨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用低温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跟骨骨折早期肿胀和疼痛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收治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76例(76足),同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知情同意后方可进入本研究,其中男66例,女10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5.07±18.37)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具有清晰的意识及均有正常的沟通能力;符合跟骨骨折诊断标准;单侧跟骨闭合性骨折;受伤后24小时内入院;符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指征;已签定相关知情同意书且愿意积极配合试验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影响愈合的因素;有局部循环或感觉功能障碍者;有冷疗禁忌症;有沟通障碍;开放性伤口。

1.3 方法 入院后2组患者均按骨科常规方法给予消肿处理,包括药物消肿和抬高患肢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增加低温冲击镇痛治疗。常规消肿方法:包括20%甘露醇(国药准字H37020843)125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3天。入院后依据急性期处理原则处理患肢,如患肢远端垫枕头抬高患肢,嘱患者充分卧床休息、制动,局部保护加以普通冰袋冰敷。(1)对照组用肌内效贴治疗,方法:棉签清洁患侧踝关节肿胀处,贴上爪形贴布,隔日1次,每次贴扎一般维持24h左右,如患处皮肤出现过敏、脱落或变形则立即重贴或者停止。(2)观察组:再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温冲击镇痛仪治疗,仪器由瑞海医疗器械集团提供,型号为CryofosⅠ。方法:治疗师治疗枪置于距离表皮大约6-8cm位置,围绕踝周围肿胀处进行垂直喷射同时以打圈的方式慢慢地小范围移动,喷射时间约为10s内,以皮肤上结成一层薄薄的白霜为准,每次总治疗时间约为1-2min,每日2次且时间间隔8h以上。

1.4 疗效评价指标

1.4.1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共0-10分,评分尺上有一条10 cm的横线,0到10表示疼痛逐渐加重,让患者横线上划一记号,来表示疼痛的程度。

1.4.1肿胀度测量:治疗前后消肿度对比,测量方法:在距跟骨结节1 cm处,用皮尺环绕整个足部.测量通过跟骨结节的最小周长,肿胀度=[(患肢的肢体周径一健肢相同部位周径)/健肢相同部位周径]x100%。肿胀评估标准:Ⅲ度:明显肿胀,有张力性水泡2个以上;Ⅱ度:肿胀比较明显,皮纹消失,有较小或未出现水泡;I度:稍微肿胀,皮纹存在;0度:无肿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第2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患者的足踝部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开始消肿时间为(36.68±4.83)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消肿率(0度)达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低温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第2天后足踝局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第3、5天疼痛及肿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第2、3、5天低温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对减轻足部肿胀具有很好的疗效,可提高足踝完全消肿率,与传统冰袋相比,具有制冷方便,快速、治疗时间短、效果显著以及安全无菌等优势,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低溫冲击镇痛仪联合肌效贴治疗可减轻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前肿痛、缩短病程,临床收益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茜,刘冰莹,金真等.低温冲击镇痛仪与传统冰袋冷敷在膝关节镜术后消肿和镇痛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2):74—76.

[2]张启富,陈耀智,梁天佳等.肌内效贴治疗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67—6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511400

猜你喜欢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及并发症比较研究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讨
撬拨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跟骨骨折48例临床诊疗分析
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临床分析
弹力加压包扎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