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二年随访结果

2021-06-20 04:06王芳张如锦周莎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随访颈动脉粥样硬化发作

王芳 张如锦 周莎莎

摘要:目的 在本研究中针对临床短暂性脑缺血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作预后进行2年随访调查研究。方法 对100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开展两年随访,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预后影响,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是与短暂性脑缺血预后具有紧密联系,对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其预后影响因素为溃疡斑和软斑。结论 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发展至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其复发和疾病发展会提高脑梗死危险性,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会从一定程度上延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随访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68-01

引言

临床研究表明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预后因素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在本研究中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开展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这些患者进行两年随访,分别探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和不同类型粥样硬化斑对于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

1研究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中挑选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住院部和门诊部接受治疗的100例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针对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经过二年随访并对患者再次进行超声检查。

1.2研究方法

结合临床判断标准,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超声分型中,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析,其中I型是指内中膜厚度介于1.0毫米到1.2毫米,II型为内中膜厚度大于1.2毫米,但未出现明显狭窄,III型患者血管有轻度狭窄,同时血管狭窄度介于20%~50%之间,IV型患者血管狭窄度介于50%~90%之间,V型患者血管狭窄度高于90%。结合病理学特点对斑块超声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4型,具体为扁平斑,硬斑,软斑和溃疡斑,对患者进行两年随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加重的患者,可将其计入到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组,在本研究中针对患者的超声检查是由相关专人负责完成的。

1.3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采用NOSA数据编辑器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可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可利用ridit进行分析。

2研究结果

首先从患者的随访结果来看,在本研究中针对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进行两年随访,其中有一例由于脑卒中或其他原因出现死亡,有一例患者在随访中出现失访,因此共计98例完成两年随访。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54例,44例,其年龄介于3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有40例患者無疾病复发,疾病复发的患者共有32例,有26例患者出现脑梗死。经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有25例为正常患者,有72例为B超异常患者,针对98例患者在两年后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

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两者间的关系来看,根据数据显示,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中血管狭窄的患者复发和疾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明显要高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正常的患者,相比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斑块的患者来说,一般扁平斑患者疾病复发以及脑梗死危险性不变,而对于溃疡斑和软斑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疾病复发和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系数明显要高于颈动脉彩色多普超声无斑块的患者。

对患者进行两年随访,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表明具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复发以及疾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明显高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3讨论

在表格中针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开展两年随访,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患者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疾病复发和发展为脑梗死的危险性会明显提高。除此之外,患者血管狭窄度是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患者的血管狭窄度对于短暂性脑缺血预后判断无明显作用。在本次随访中针对患者资料可以发现,粥样硬化斑块类型是与短暂性脑缺血预后具有紧密联系,利用溃疡斑和软斑可用于判断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预后,但硬斑和扁平斑相对来说较为稳定,其与血管内膜具有紧密粘连,且很难脱落,软斑通常是形成时间较短的斑块,或者新鲜血栓,其通常与血管内膜具有较差的黏连性。溃疡斑基底部或内部出血,斑块基底部或表面含有脂质,血凝块,蛋白质等一些硫化物,溃疡斑和软斑发展较快,因此很容易脱落出血,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近年来,随医学技术发展,研究学者提出可通过高分辨MRI技术进行颈动脉硬化成像,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斑块可准确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但由于受到机器设备性能要求和成本限制,无法广泛应用。血管内超声,PET等技术也能够用于斑块不稳定性显示,但由于该技术是一种有创性且具有放射性,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和成本低,虽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可融合hsCRP水平,以提高高危患者的筛选灵敏性。

总之,本研究针对临床上仅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其疾病复发和发展均会提高脑梗死的概率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是比较差的。

参考文献

[1]郭文正,杨春光.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30卷17期,9-10页,2020.

[2]朱烽,刘玮玮,明晓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9(19):21-23.

[3]沈瑾,李明辉.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评定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v.18;No.285(05):101-104.

[4]荆京,孟霞,王安心,等.多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影响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9(6).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 山东金乡 272200

猜你喜欢
随访颈动脉粥样硬化发作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近期疗效及半年随访分析
9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数字X线摄影床边胸片特征及疗效分析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梅毒诊断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检查意义
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神回复
卒中后痫性发作6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