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6-20 04:25黄志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黄志向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4月~2021年4月某院35例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出18例患者采取常规救治措施(甲组),另外17例患者在甲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乙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甲组;乙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均低于甲组,其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恢复其肾功能,促使炎症因子水平下降,且CRP、CVP及PaO2/FiO2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更优。

关键词:持续性血液净化;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114-02

感染性休克属于临床急诊科常见危重症,主要指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病灶内微生物及其释放的生物毒素入侵血液循环,从而影响全身各器官及系统,最终引起休克[1]。本病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多伴有肾功能损伤情况,既往采取的常规液体复苏、应用抗菌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成效一般。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临床肾脏替代疗法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其通过将人体内血液引至体外,再利用血液净化装置去除血液内代谢废物,以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研究指出,血液净化技术能够及时且有效地清除重症感染患者机体内存在的大量炎性介质,控制病情进展[2]。本研究对某院重症感染性休克腎功能不全患者实施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深入探讨其疗效,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文2018年4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35例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甲组男女比例10:8,年龄38~62岁,均值(50.06±3.75)岁;乙组男女比例9:8,年龄39~61岁,均值(50.04±3.78)岁,以上一般资料(P>0.05)。

纳入标准[3]:均符合感染性休克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者。

1.2方案

甲组:常规开展抗休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实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乙组:仪器选择血液透析仪(型号:Prismaflex,百特金宝),所有患者均选择股静脉置管方式,经患者股静脉置管后使动静脉血管通道成功建立,血液滤过器装置选择聚丙烯腈膜多层小平板滤过器(RP6滤过器),将血液滤过器动静脉管道分别与患者动静脉两端进行连接,借助滤过器静脉管道夹子及血泵调节滤过器血液侧压力,使其产生13.33~26.66kPa的正压,调节负压为26.66kPa,确保滤过液流速达到60~100mL/min,注意及时补充置换液。血流量维持在150~250mL/min,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调节;每次24h。

1.3观察指标

(1)肾功能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送检,对标本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白介素(IL)-6水平进行检测。(2)疗效:患者治疗后意识恢复至正常,收缩压>90mmHg、尿量超过30ml/d,周围微循环灌注显著改善且病情于24h内稳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收缩压>90mmHg,尿量有所增加,意识恢复至清醒状态,病情48h内稳定为好转;患者治疗后收缩压<90mmHg,意识、尿量均未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3)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中心静脉压(CVP)及氧合指数(PaO2/FiO2)。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及IL-6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疗效

乙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患者恢复情况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P>0.05),乙组治疗后,患者CRP、CVP及PaO2/FiO2均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感染性休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神志不清、心跳过速及白细胞计数上升等,是当前导致临床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死亡率较高,死亡原因多与患者出现持续性严重低血压或血流不足引发的缺氧有关。故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安敢显得尤为必要。

张娟[5]等学者研究指出,CRRT血液净化技术用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存活率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含量及PaO2/FiO2均优于甲组,分析原因可能为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将血液中炎性介质、有害物质等充分清除,并通过连续且缓慢方式将患者体内多余溶质及水分清除,对患者肺脏气体交换功能起到改善作用,从而提高其氧合指数。CRP作为临床炎症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较为常用的检验指标,当机体处于正常状态下其含量偏低(在1~8 mg左右),当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者刺激后,人体会大量释放CRP,导致其含量以高出正常值数倍的趋势急剧上升[6]。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感染病原菌后,病原菌会释放某些物质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障碍,机体免疫状态发生改变致使血清炎性因子(如TNF-α、IL-6等)大量释放,从而加重病情。本研究中,乙组患者CRP、IL-6水平显著低于甲组,充分说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可有效清除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改善预后。此外,感染性休克患者以高心排量及低外周血管阻力引起的组织间灌注不足为特征,故临床治疗中需注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予以监测,并依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血液净化则能够在不对整体血液渗透压造成影响前提下改善血液状况,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患者体内液体存在负荷过重的现象,对其机体内环境起到良好调节作用。本文乙组患者CVP水平优于甲组,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重症感染性休克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持续性血液净化技术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疗效,改善其肾功能指标,还有助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一凡,曾杰,付晶,等.血液净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性损伤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5):2306-2309.

[2]陈洋,符秋红.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3):409-411.

[3]徐飞,胡男彬.早期糖皮质激素联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对肺血管通透性指数、血乳酸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3):410-412.

[4]于军华,周昭悦,李雪卿,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感染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1):1793-1795.

[5]张娟,黄智勇,谢荣裕,等.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1):109-111.

[6]蒋忠洋,孙欢.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透析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2):887-890.

田林县人民医院 广西百色 5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