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颅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估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6-20 05:25吴荣兴廖仁引周卫国周之明韦素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高血压

吴荣兴 廖仁引 周卫国 周之明 韦素冬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分级与脑内微出血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对106例磁共振高血压受检者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磁敏感加权序列(SWI)扫描。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A组)、高血压2级(B组)和高血压3级(C组)。比较A组、B组、C组CBMs的检出的数目和分布情况,分析高血压分级与CMBs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分级越高,CMBs检出率、计数越多,严重程度越高。结论高血压分级与脑微出血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高血压,脑微出血;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190-02

有研究表明,脑微出血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内微小血管玻璃样病变所致微小出血,受损血管周围小的灶性微小出血或含铁血黄素沉积[1-2]。这种微小出血与脑内叶性出血不同,CT和常规MR检查序列都难以观察。随着MR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MR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已被证明对微小出血灶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利用SWI对CMBs检出率、计数、分布进行观察,研究高血压分级与CMBs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且经MR颅脑SWI检查的10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42例,2级高血压患者51例,3级高血压患者13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5.21±9.35)岁。

1.2 MR检查设备与成像参数

使用Siemens1.5T磁共振扫描仪。取标准头部解剖体位,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扫描范围自头顶部至枕骨大孔水平。SWI 扫描参数:TR参数为40.7ms,TE参数为24.9ms,层厚参数为1.5mm,层数参数为70,FOV参数为24*24cm,重建矩阵参数为320*224,采集时间为4~5min。

1.3 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SWI 原始检查数据自动传输到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用西门子自带的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选择 SWI 序列,使用 Functool 软件的“ESWAN”选项,显示幅度图和相位图,选择“Computer”进行计算,保存后得到校正的幅度图和相位图,再选择 “3DMIP”,采用层厚为 10mm 重建得到最小密度投影 MIP 图,并选择“Batch”选项进行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以幅度图为准,结合相位图、MIP 图及重建图来观察颅内微出血灶。结果由2名及以上高年资主治医师影像学医师进行分析,确定CMBs的数量及分布特征

1.4 CMBs的MR颅脑SWI表现及分型

根据高血压患者CMBs的脑内分布及数量分为5型:Ⅰ型,中央多发型:病灶数量>1个,分布于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干区域;Ⅱ型,中央孤立型:病灶数量为1个,分布于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脑干区域;Ⅲ型,外周多发型:病灶数量>1个,分布于脑叶皮层及皮层下;Ⅳ型,外周孤立型:病灶数量为1个,分布于脑叶皮层及皮层下;Ⅴ型,散在分布型:病灶>1个,在脑组织内分布无明显规律,呈散在性或弥漫性分布。CMBs的严重程度依据病灶数量分为4个等级[4]:0:无CMBs;1:轻度,1~4个;2:中度,5~9个;3:重度,10个以上。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經MR颅脑SWI检查10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血压1级(A组)、高血压2级(B组)和高血压3级(C组)。1级高血压(A组)患者合并Ⅰ~Ⅱ型CBMS 15例,2级高血压患者以Ⅱ~Ⅲ型CBMS 27例,3级高血压患者Ⅴ型CBMS 8例。说明高血压分级与CMBs严重度呈正相关性,高血压程度越严重,合并CBMs的检出率越高,提示高血压分级与CBMs发病密切相关。

3.讨论

随着MR技术在神经系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对SWI序列的应用,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发现在SWI序列脑实质内会出现明显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小的斑点状低信号灶。这低信号灶是脑内微血管破裂或渗漏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出血后含铁血黄素、脱氧血红蛋白、铁蛋白等沉积在微血管周围,SWI序列对出血甚至微小出血后的残余痕迹,尤其是对含铁血黄素的沉积敏感性很高[5]。脑微出血泛指≤10mm病灶,好发于基底节、丘脑、皮层、皮层下等区域[6],高血压性脑微出血是最常见的微出血类型。关于CMBs的研究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与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有明显相关性[7],而高血压又是脑卒中的比较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病与CMBs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高血压对脑内细微穿支动脉的损害,最终导致血管的脆性增加、硬化或形成微小动脉瘤,导致细小动脉的通透性增高,微量的血液从管壁漏出,是CMBs形成的病理基础。高血压患者CMBs主要分布于包括基底节、丘脑及皮层-皮层下区[8]。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程度越严重,合并CBMs的检出率越高,这说明高血压是 CMB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尤其是收缩压水平越高,微血管的损伤越严重,CMBs 的发生率越高,CMBs 的数目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增高,有增多的趋势。而 CMBs 的发现可提示未来脑卒中发生的可能。因此 CMBs 是预示未来发生脑卒中病变的有效的影像学指标,CMBs和脑出血之间存在一个出血体积转化阈值,当CMBs体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脑出血方向转变。所以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存在CMBs的患者中控制好血压是非常必要的,对血压的有效控制,不仅能够减少CMBs的形成,还有助于防止微小血管破坏的进展及防止新的微出血的出现及脑出血转化。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CMBs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预测因素,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磁敏感检查十分必要,有助于早期进行临床干预,防止症状性脑出血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示临床治疗高血压目的,尤其是控制收缩压的重要意义:不光可以减少脑微出血灶的形成,还可以助于防止脑微小血管的进一步破坏。

本研究不足之处,本研究选取的病例均是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未对年龄、糖尿病、冠心病等因素与脑微出血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还有样本量不足,也可能导致结论可能存在偏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收集临床较大的样本及综合多个因素考虑,得出的结论更加精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han S,Kartha K,Yoon SS,et al.Multifocal hypointense cerebral esions on gradient-echo MR ar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hypertension.Am J Neuroradiol,1996,17(10):1821-1827.

[2]张敏,岳炫烨,殷勤,等.脑微出血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190-192.

[3]刘德国,于太飞,王光彬,等.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脑微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磁共振成像,2011,2(6):420-425.

[4]Chen SY,Yang B,Zhao SQ,et al.The research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of cerebral microbleeds.Chin J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2007,9(7):467-470.

[5]西部医学2015年4月第27卷第4期 Med J West China,April 2015,V01.27,No.4.586-588.

[6]张敏,岳炫烨,殷勤,等.脑微出血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190-192.

[7]Wang SJ,Wang LW,Huang HQ,et al.The value of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micro-bleeding.Chin J Magn Reson Imaging,2013,4(5):335-337.

[8]陈颖.1.5 T MRI -SWI序列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中國CT和MRI杂志,2013,11(2):7-9.

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2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