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背散配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儿童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20例临床观察

2021-06-20 05:28赵柏恒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赵柏恒

摘要:目的:探究敷背散联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共同治疗,在儿童肺脾气虚型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儿童肺脾气虚型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20例,均采用中药口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伴或不伴西药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20例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结果:经过两种治疗方式的联合治疗后,20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19例),其中显效率为40%(8例)、有效率为55%(11例),整体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在儿童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敷背散联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进行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加速患儿的治疗与康复进程。

关键词:敷背散 人参五味子汤 肺脾气虚 肺炎喘嗽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01-02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以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煽为临床主证[1]。多发于婴幼儿,年龄越小,病情越容易加重,治疗及时则预后良好。在西医学方面,一般指小儿肺炎[2]。中医治疗方面分为常证及变证进行分证治疗。根据我科在临床病例观察及筛选过程中发现,平素体质虚弱的患儿较易因感冒继发肺炎喘嗽,我们将此类患儿的肺炎喘嗽辩证为肺脾气虚证,自2020年起,在临床上采用敷背散贴敷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该型肺炎喘嗽患儿2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基线资料

由于中药汤剂多苦涩难以下咽,因此大多数孩童很难愿意服用口服中药进行治疗。介于此,本次研究在病例选择方面,共选取了能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中药口服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符合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患儿20例进行药物治疗研究。患儿信息:共有患儿20例,其中包含了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年龄范围: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6岁,平均年龄(4.32±1.03)岁;平均治疗天数5天。

1.2西医诊断标准:①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3]中针对肺炎恢复期拟定的相关标准;②患儿临床症状多以咳嗽为主,痰多者于喉中可闻及痰鸣音;③肺部明显可闻干湿啰音或痰鸣音;④无感染中毒症状、体温稳定达72h以上,且患儿各项血常规指标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等)均处于正常范围。

1.3中医诊断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对肺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②患儿面色淡白、咳嗽无力、痰稀薄或白,神疲乏力,便溏纳差、四肢欠温,舌体淡嫩,苔薄白,脉细而无力。

1.4纳排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对症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具有良好依从性且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③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药材无明确过敏症候或过敏史者。(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标准者;②患儿存在有先天性、遗传性重症疾病者;③合并肝、肾、心脏及造血系统等重症疾病者;④存在有慢性进展性疾病或感染性病变者;⑤家属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或患儿已参与其他相关研究者。

2.治疗方法

以我院协定方敷背散贴敷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口服为主,根据血感染指标选用或不用抗生素,以7天为1疗程对患儿进行治疗。

2.1 敷背散贴敷疗法

(1)制作敷背散:将大黄粉、芒硝依照4:1配伍研成细末制成敷背散,使用时将敷背散与新鲜新鲜的大蒜泥调和,将大黄粉、芒硝和新鲜大蒜泥依照4:1:4的比例进行配置后以清水调成膏状。取干净的塑料薄膜,将调和好的膏状物平摊成10cm*15cm、厚0.3-0.5cm的椭圆状敷料备用[5]。

(2)敷背散的使用:取敷背散敷于患者脊柱两侧肩背肺区或名下肺部啰音较为密集的地方,左右各一贴。主要敷贴在患儿的双肺腧、双膏肓、双定喘穴,以达到止咳化痰的功效。

(3)敷背散的使用疗程:坚持每天敷贴1次,每次坚持20-25min,以7天为1疗程对患儿进行治疗。

2.2中药治疗

以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为治疗原则,选用人参五味子汤为主方,服用3-5天,考虑太子参与人参功用相似,虽药力不及人参,但具有补而不燥的特点,且有较好的润肺生津、健脾益气功效,尤其适宜于肺脾气虚患儿,故以太子参代替人参,每次6-10g,其他药物用量及加减如下:五味子6-8g;白术5-8g,茯苓6-10g,半夏5-8g,橘红6-10g,杏仁6-8g,紫菀5-8g,款冬花5-8g,麦冬3-8g,黄芪10-15g,炙甘草6-8g;兼有食欲不振者,加神曲8-10g,麦芽8-12g;有气喘者加麻黄6-10g。煎煮内服或配方颗粒冲服。上述用药克重及对症加减均以患儿实际病情为主,遵照医嘱进行酌情加减[6]。

2.3西药方面,血感染指标升高者选用合適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平均应用3-5天,不用激素类药物及雾化治疗。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显效:以敷背散贴敷相关穴位配合人参五味子汤口服治疗5-7天,用或不用抗生素,咳嗽基本缓解,无发热、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无啰音。有效:咳嗽明显减轻,无发热、气促等症状,用或不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治疗后热峰下降,但咳嗽、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显,仍需以西医抗感染、雾化等治疗为主者。

3.2疗效观察

共选取的20例患儿在经过上述治疗后得出以下治疗效果:显效患儿共8例,其显效率占比为40%;有效患儿共11例,其有效率占总比为55%;无效患儿共1例,其无效率占治疗总比的5%。治疗总有效例数为19例,即治疗总有效占比为95%。

4.病例举例

阮××,男,4岁8个月,因“咳嗽3天,发热2天”于2021年04月24日门诊收入住院。病案号:3778。

主诉因“咳嗽3天,发热2天”入院。既往有多次肺炎住院史,发病时表现为咳嗽、气喘、发热等表现,每次住院均应用抗生素、激素类治疗,平素多汗、易感冒。此次住院体温最高38.5℃,门诊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福尔可定”治疗3天,症状无缓解。入院症见:阵发性咳咳嗽,喉间有痰鸣,气促,发热,多汗、夜间明显,口唇淡红,纳寐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查体可见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均可闻及中等量痰鸣音。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肺脾气虚型。西医诊断:支气管肺炎。此次入院后,采用上述治疗方式为主,予敷背散贴敷双肺俞、双膏肓、双定喘穴,同时口服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抗生素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滴3天,未应用激素类药物及雾化药物。经治疗5天后,患儿偶有单声咳嗽,无发热、气促、多汗情况,食欲、睡眠质量好,肺部听诊无痰鸣音。出院后随访1个月,患儿无多汗情况,无因受凉等因素导致感冒、咳嗽情况。

5.治疗体会

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的患儿大多属于体质偏虚弱者,极易因各种原因而引发感冒继而出现肺炎喘嗽等病症[7]。在临床对症治疗中多需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进行用药,此类患儿多以补肺健脾、益气化痰为主要治疗准则(具体可根据患儿的实际体质状况等进行实际调整)。临床治疗观察中可发现:该类症候患儿大多伴随有食欲不佳、消瘦、多汗等肺脾气虚、卫表不固的表现。而脾为后天之本,处于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失健运,升降功能失调,湿聚为痰;肺失宣肃,其气上逆则咳嗽、痰喘;卫表不固则多汗、易感[8]。因此在实际用药治疗中需要着重对患儿进行补肺健脾,从而达到卫本固表、调和脾肺的目的。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西药治疗(如:抗生素、激素、雾化等)具有一定的短期有效性,但此种治疗方法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患儿肺部啰音消退慢且病情反复易发作的状况,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极易提升病菌抗药性,从而出现治疗效果越来越差的状况。而将常规西药治疗与相应中药进行联合应用则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优势。本次研究中应用敷背散配合人参五味子汤加减作为主要治疗方式,配合应用或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儿的治疗进程明显缩短、肺部啰音吸收更快,实现了中医范畴中标本兼顾的治疗特色,与此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祖国医学对此类病症患儿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这项优势是西医学所不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奚峰,赵芳芳,朱萍.人参五味子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肺脾气虚证患儿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19,v.51;No.547(12):77-79.

[2]聂陋华,邹莹.小儿肺炎外敷散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咳嗽患儿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023(020):2869-2870.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肖蓉,林贯秋,孙翀.中医内外合治肺脾气虚型肺炎喘嗽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7):46-47.

[6]林曉琴,袁雨扬,彭雪金.探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011(010):152-154.

[7]王利朝,张伟玲,郭建丽,等.推拿结合微波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疗效及对TNF-α,IL-6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v.28(29):55-58.

[8]陈妮娜,牛迪.小儿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补脾益肺固表方的治疗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9,034(010):2290-2293.

田东县中医医院儿一科 广西百色 5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