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胎盘早剥护理干预与并发症防治

2021-06-20 06:28董慧玲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5期
关键词:胎盘早剥孕妇护理干预

董慧玲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胎盘早剥护理干预与并发症防治。方法:将我院妇产科就诊的部分胎盘早剥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从就诊的患者中选取70例完成分析。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而更好地更好地体现出并发症防治及相关护理干预的效果。以研究组和参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5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期间统计护理工作的相关资料,重点记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重点研究数据。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5/35)比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14%(13/35)},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胎盘早剥期间存在较多并发症发生可能,对其生活质量及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孕妇;胎盘早剥;护理干预;并发症防治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275-01

引言:胎盘早剥的妊娠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发生于妊娠期20周后,在娩出胎儿前胎盘从正常位置剥离,该并发生后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的出现,如腰腹部疼痛、阴道流血,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而且还会威胁到胎儿的生命。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胎盘早剥孕妇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案,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部分患者对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比的模式完成研究,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胎盘早剥孕妇是本研究过程中纳入分析对象的主体,选取70例此类患者后,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以研究组和参照组来命名研究小组,分别将患者均分至2组,两组人数相同,年龄区间在22岁至36岁之间包含这两个年龄段,平均32岁,资料的可比性符合研究需求。

1.2方法

采用基础护理的方法进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即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加强防范,避免意外发生。

研究组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如下:(1)入院阶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统计其相关资料,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状况,通过详细的检出和监测,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若在护理期间,患者出现腹胀和子宫张力过大的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指导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施以相应的干预[1]。(2)心理护理。由于许多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当疾病发生后,其会出现多种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细致地观察,从而发现行为和语言方面的异常,以此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绪,并采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进行引导。为了缓解患者的压力,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另外,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使其治疗的信心增加,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3)围生期护理。患者分娩过程中若出现子宫卒中这一并发症,对子宫采用生理盐水热敷,同时为了促进子宫收缩,施以相应的按摩。分娩过程中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避免出现异常。完成分娩后需要对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并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2]。(4)产褥期护理。在产褥期护理人员需要将正确的饮食方法告知家属,并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清理,避免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

产后出血、子宫卒中、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窒息等是研究中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发生例数进行记录,采用(总例数÷总人数=发生率)的方法计算结果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明确数据内容,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SPSS 22.0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表达、t检验。而计数治疗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n(%)表达、X2检验。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達。

2 结果

无论是子宫卒中,还是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为在综合护理的研究组中发生,但有2例产后出血、3例新生儿窒息,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5例,总发生率为(14.29%)。参照组中产后出血、子宫卒中、肾功能衰竭、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分别有3例、3例、1例、6例,总发生例数13例,总发生率为(37.14%)。以上数据比较,后者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妊娠期胎盘早剥是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该症状的患者,在完成分娩后,有较大的概率发生子宫卒中这一并发症,对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影响。孕妇接受孕期检查的后期,能够通过超声等技术诊断出是否具有该病,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合理的妊娠方式,是保证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有部分患者分娩前并未检出该病,但在分娩时确诊,这增加了患者的风险,因此要加强临床中护理工作的实施,对维护患者和胎儿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的评估,以此分析患者是否存在高危风险,同时结合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3]。另外还要注重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能积极地配合临床相关工作。本组接受该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采用基础护理模式无法满足降低胎盘早剥患者并发症的要求,而使用综合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韩雪,高云,余晓辉.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胎盘早剥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1):127-128.

[2]岳姗姗,张燕子,王旭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途径及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2):1612-1613.

[3]刘玉洁,刘雅楠.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的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52-353.

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卫生院 云南峨山 653200

猜你喜欢
胎盘早剥孕妇护理干预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8例重度胎盘早剥合并DIC的护理体会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
彩色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收拾行李